第六单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知识点1 七七事变
1.时间:1937年7月7日晚。
2.地点:卢沟桥。
3.经过: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
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
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4.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5.抗日英雄: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6.结果: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相关链接】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九一八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七七事变。
【思维拓展】
为什么说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从这个意义上讲,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知识点2 第二次国共合作
1.国共态度: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2.改编军队: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2)意义: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知识点3 淞沪会战
列表比较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淞沪会战
日,日军攻陷南京。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沪会战,日军进攻上海;一条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次惨案:南京大屠杀,屠杀中国军民
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这样,以国共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答案:C
例3.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解析:本题为判断型选择题,考查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答案:C
例4.它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它是中日双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它”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枣宜会战
解析:本题考查淞沪会战。
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卢沟桥事变后”,可知发生于1937年,然后再抓住题干中“第一场大型会战”这一信息,可确定材料表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在抗战中的地位。
答案:A
例5.“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这段文字反映了()
A.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南京大屠杀惨案
C.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重庆大轰炸惨案
解析: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
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与题干描述相符。
答案:B
例6.国共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
下面两党关系演变中,实现再合作的原因是()
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
A.日本侵华加剧了民族危机
B.共产党改编红军停止了内战
C.国民政府改组缓和了矛盾
D.东北军和八路军实现了联合
解析:本题为图表类的判断型选择题,考查第二次国共合作。
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这样,以国共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答案:A
例7.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望两岸共圆“中国梦”。
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②北伐战争③南昌起义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考查两次国共合作。
解答时,可用排除法。
南昌起义是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之后,是国共两党之间的对抗,③不符合题意,A、C、D三项排除,故选择B项。
答案:B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的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这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