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提纲

2019年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提纲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提纲社会情况的调查报告虽不直接反映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但百姓生活也是跟政治、经济密切相关的。

另外,这也是群众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

下面为你送上20XX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提纲。

【20XX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提纲一】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近日深入到我市让胡路、龙凤、杜蒙、肇州等县区法院和市中院,对法院执行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听取了两级法院情况汇报,并召开了申请执行人座谈会。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20**年以来,两级法院执行局以公平公正为宗旨,逐步化解执行难问题,执结了一大批疑难案件,案件执结率、执行和解率有了大幅度提高。

具体做法:一是建立执行联席会议制度。

市中院印发了建立执行威慑机制、财产申报办法、委托调查、悬赏执行、审计执行的相关规定,成立了“两个机制”常设联络组织,使各部门的联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二是积极开展专项执行活动。

开展涉党政机关等特殊主体不履行生效判决的专项清理活动。

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

XX 区法院、高新区法院、XX区法院达到了创建标准,荣获全省首批“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荣誉称号。

市中级法院、XX县人民法院、XX县人民法院、XX县人民法院“五率”均达到了创建标准。

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

开展涉及农合机构为申请执行人的积案清理活动。

三是完善了审执配合机制。

案件立案时,即进行风险提示和保全提示,鼓励当事人采取保全措施。

案件审判时,引导当事人正确主张权利,及时对可能败诉当事人的财产或诉讼标的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诉讼保全措施,为执行奠定基础。

不断完善执行规范管理机制。

实现了执行裁决权和实施权相互分离,健全了执行工作的运行操作规范,重申了委托鉴定、评估和拍卖纪律。

围绕加强执行监督,制定出台了《违法执行案件评查和责任追究办法》、《执行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的若干规定》等规章制度,使执行工作进一步公开透明。

同时,设立专门的执行救助金。

对已无可供执行财产、生活严重困难的申请执行人进行救助,使一批难案、积案得到圆满解决,提高了执行信访案件化解率。

四是全力组建指挥中心。

按照省法院下发的《关于推进全省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和要求,市法院现已成立执行指挥中心办公室,人员配置、设施的配套正在积极运行中。

二、存在问题一是部分被执行人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缺失。

二是部分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

三是一些基层组织行为不规范,造成法院难执行。

三、几点建议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氛围。

法院要与新闻单位和普法宣传等部门配合,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让公民、法人了解和支持法院的执行工作。

对法院的执行工作要多做正面的宣传报导,使社会公众对执行工作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

要加强对典型案件的宣传,大造依法执行的舆论声势,对被执行人起到警示效应。

同时,也可采取对长期赖账人曝光的形式,动员舆论和道德力量,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二是加强社会诚信机制建设。

要尽快完善执行档案建设,将不尽执行义务的当事人及法人的信息与具有协助执行义务的部门联网,借助执行案件信息平台,构建执行威慑网络,形成与银行信贷、工商注册登记、出入境管理、产权管理等职能部门的联动,通过限制被执行人的贷款、投资、出境、置产、高消费等行为,动员全社会力量增强对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的共同惩戒力度,加大其失信成本,挤压其社会活动空间,提高其自觉意识,促使其主动履行义务。

三是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法院执行工作。

各级政府要带头履行执行义务,特别是影响公民生产、生活的被执行债务,要优先偿付,减少负面影响,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要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支持法院的执行工作,不能对执行工作设置人为障碍。

尤其是涉及乡镇政府的和地方企业的案件,要帮助化解矛盾,兑现法律判决,以维护法律尊严。

法院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推进执行联动机制建设。

公安、检察、工商、土地、司法行政等机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

对有履行能力却拒不执行法院裁决的严重抗法事件或构成拒执罪的,公安、检察机关要及时立案侦查、起诉,坚决依法惩处。

要为保证法院执行工作提供经费保障,为执行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各级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避免直接插手经济活动,防止发生连带执行的后果。

四是创新执行方法,提高执行效果。

要加大执行工作的力度,配强执行人员,将一批骨干力量配置到执行岗位。

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在法律规定范围内,采取提级、交叉、合并、督办、悬赏和置换执行等强有力的措施,提高案件执结率。

要坚持把执行工作和信访工作有机结合,将执行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真正做到公正、高效、文明执行。

同时,要强化审判中的调解工作。

从立案到结案全程要尝试进行诉前调解和加大调解工作力度,使案件在未进入执行环节就息诉解决,以减轻执行工作的压力。

各级法院还要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使一般纠纷可通过民间调解得到解决,以降低诉讼和执行成本。

同时,要加大执行人员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执行艺术和方法,力求以最低的成本换取最好的效果。

要从严管理队伍,对违法违纪执行和贪腐的干警要坚决依法处理。

【20XX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提纲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是按照规范政府非税收入和非税收入票据管理的要求,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手段,完善和推广运用非税收入征管系统票据管理功能,实现电子开票、自动核销、信息共享、强化监督、高效便民,充分发挥财政票据“以票管收”的作用。

为解决我省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先后书面调研14个市州,实地调研湘潭、韶山、衡山等地。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省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现状(一)搭建了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系统20XX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启用非税收入征管系统并专门设置财政票据管理模块。

财政票据管理模块设置了用票计划、票据印制、票据入库、票据移库、票据发放、库存信息、票据退回、票据核销、票据销毁、票据年检、票据台账等功能,对财政票据实行全程电子化管理,实现了财政与代理银行、执收单位直联。

该模块既能满足票据日常管理的各种需求,又能实时掌握票据的变动情况,对用票单位的票据购领、使用、库存等情况,均可通过系统一目了然。

同时,通过建立财政端系统与代理银行、银联公司及执收单位的网络连接,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在非税收入征收管理软件上做到了非税收入一旦到账,票据自动核销,实现了对“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等各个环节的实时监管。

近年来,为适应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新形势的需要,我们不断对非税收入征管系统进行升级,重点完善票据管理功能模块。

今年我们继续完善了两项功能模块。

一项是市县票据计划报送功能。

票据印制计划汇总、报送由系统自动完成。

另一项是高校专用票据自动核销功能。

系统对采集到的专用票据开票信息进行自动核销,提高票据自动核销率。

(二)完善了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基础我省紧紧围绕“充分发挥财政票据‘以票管收’作用”这一中心,稳步夯实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基础。

一是不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我们按照“统一凭证、分类管理、分次限量、核旧领新、票款同步”的要求,制定并完善了票据日常的发放、核销、保管、销毁、年检等流程的管理办法,财政票据管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健全。

二是不断精简种类式样。

我们将原来以“收费票据”为核心的财政票据体系改为以《湖南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为主、《湖南省非税收入专用收据》和其他财政票据为辅的新型财政票据体系,满足了当前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和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为加强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不断规范工作流程。

在规范工作流程上,我们通过严把票据发放关、票据核销关、票据监督关,对单位非税收入征收管理、资金管理和票据管理等进行有效的监督。

四是不断强化社会公众监督。

在“湖南非税收入网”上设立票据查询系统,缴款人可根据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号码查询其缴款情况,发现问题可在网上举报,通过社会监督防止和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提高财政票据的监管能力,维护社会经济环境,促进单位“依法征收,应收尽收”。

经过十年努力,目前我省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已取得明显成效。

据统计,省市两级票据电子化管理程度较高,使用机打票据均达80%以上。

但全省123个县市区推行电子化管理情况不容乐观。

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的程度较彻底(机打票据使用量占全部财政票据总量达50%以上)的有57个县市区,占46%。

如XX市非税局全面推行以“电子开票、自动核销、全程跟踪、源头控制”为主要内容的非税票据电子化改革,使政府非税收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票控收、以票促缴、以票管费”,非税收入缴库率、缴户率达到两个100%,机打票据使用率达96%,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高效便民的非税执收环境,先后荣获了省、XX市“非税收入征管先进单位”等称号;刚开始,正在推进中(机打票据使用量占全部财政票据总量在20%-50%之间)的有50个县市区,占41%;尚未开始推行票据电子化(机打票据使用量占全部财政票据总量在20%以下)的有16个县市区,占13%(如图所示)。

二、我省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我省各级在规范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票据种类有待压缩规范财政票据种类和式样是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20XX年以来,虽然我们陆续对财政票据进行改版,完善票据体系,票据种类已从规范前的64种简化到25种(其中非税收入票据12种,其他财政票据13种)。

但非税收入票据中除2种通用票据外,其他10种全部是带有行业特色的专用票据。

专用票据种类繁多,资金和票据管理就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实现“收缴分离”和进一步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工作。

(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从纵向来看,由于收费人员认识不高、技术力量滞后、执收环境受限等原因,县级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工作进展缓慢。

普遍存在电脑票使用率不高、发放控制不严格、使用不规范、核销不及时等问题。

据统计,省级非税收入手工票据使用量约占非税收入票据使用总量的2.2%,市级约占18.8%,县市区则高达67.07%,甚至有个别县没有启用机打票据。

非税收入数据的真实性难以保证,资金管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从横向来看,其他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程度不高。

我省的其他财政票据主要包括医疗收费票据、公益事业捐赠收据、社团会费收据、往来结算收据和村民(社区居民)收款收据等。

由于目前我省其他财政票据的电子化改革流程只包含了财政印制、发放等财政端管理环节,票据的使用信息没有共享,财政部门无法实时掌握单位票据使用情况。

如虽然医疗收费票据电脑用票量大(据统计,20XX年全省医疗收费票据的电脑票占全省医疗收费票据使用总量的88.09%),但由于医疗收费票据收取的资金不是非税收入,没有纳入财政监管,与财政、银行也没有实行联网,信息不透明,监管难度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