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说明施工作业设计的编制是以我司编制的《某某绿色科研基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四川某某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图纸;四川省某某岩土工程公司提交的本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以及二组团边坡支护设计文件,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法规、规定为依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确定的,为确保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项目各级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二、工程概况1、建筑概况某某科研基地项目位于某某县某某镇皇坟山,紧临双黄路,场地地形起伏较大,总趋势为东高西低,由东向西倾斜,坡降0.84;地面标高438.5~469.30m,相对高差30.8m。
某某科研基地培训中心工程分为三个组团,均为框架结构。
培训中心一组团的建筑面积为9296.64m2,基础埋深 5.2m,地上3层;培训中心二组团的建筑面积为7837.3 m2,A、B区地上7层,C 区地上3层;培训中心三组团的建筑面积为1275.6 m2,地上3层。
2、地质概况根据现场钻探:水碾河以东至皇坟山山脚地貌单元属岷江水系一级阶地, 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从上至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人工填土层、耕地土,第四系全新冲积层及泥质粉砂岩。
皇坟山为丘陵地貌,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从上至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耕土、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堆积层及泥质粉砂岩。
人工填土层及耕土均有植物、树木根系,不能作为回填土使用,开挖需全部外运。
人工填土层土层厚度均为0.4-5.0米;耕土厚度均为0.4-0.6米。
水碾河位于拟建场地西侧,由南向北蜿蜒流过。
3、开挖的重点及难点(1)根据地勘报告,本工程场内粘土为膨胀土,胀缩等级为Ⅱ级,因此,场内粘土均不能作为土方回填,需全部外运,本工程土方施工间段为9-10月份,本地区雨水仍然较多,膨胀土雨期施工时本工程土方施工的一个难点。
(2)培训中心二、三组团的位置处于山坡之上,地形地势复杂,开挖段的相对高差达30.8m,土方开挖后会形成10-20M的边坡,边坡的稳定及安全支护是本工程的一个重点。
(3)培训中心一组团临近水碾河,水碾河常年水位距工程设计±0.00高差达9m,河道整治及河堤堡坎的修建是本工程的一个难点。
(4)本工程土方挖填方量较大、,土方外运及填方内运,使原本就极为狭窄的场地更显紧张,因此,总平布置对本工程极为重要。
(5)工期紧是本工程的另一个难点。
要确保施工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三、施工准备工作1.测量准备根据建设单位及相关单位移交的测量点位(现场交接后须办理书面交接),施工前由项目测量员放出土方开挖边线,项目部编制详细的土方开挖作业交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参与土方开挖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1).接桩后,应及时组织测量技术人员进行内业校核和外业复测,外业的复测包括导线复测和水准复测:平面控制点复测采用附合导线测量方法进行,高程控制点复测采用附合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复测的技术要求不应低于原来控制桩的测量精度等级;发现问题后,及时与业主和交桩单位进行沟通,复测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复测报告,以使复测结果得到确认后方可使用。
2).在土方开挖之前,场内所有的红线桩、建筑物的定位桩,全部经市规划部门测量核准。
查红线桩及定位桩是否产生移位,若有移位应会同规划部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研究处理方案。
3).对场边道路及场内的临时设施做好定位标记,以备观测。
4).所有的测量桩、红线点一经核实后,项目部就落实专人对其保护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以确保红线点的准确性。
2.现场准备工作1).根据土方作业的要求,在场内修建适量的施工便道,满足土方运输车辆的通行要求。
2).主入口处的道路及冲洗设施应在施工前完善,土方车辆进行入市政道路前,一律冲洗干净。
3).对车辆主要进出场道路进行疏通,确保挖土车辆的畅通无阻。
4).根据交通管理的相关要求,土方运输前,根据拟定的运输线路去市政府相关部门办理手续,以保证土方运输车辆能正常通行。
3.人员准备第一、为保证土方的顺利、安全的开挖,项目部专设指挥部:总指挥:某某(全面负责、全盘指挥)副总指挥:某某(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各方面事宜)。
现场调度:某某、某某、某某(负责车辆调度、技术、质量事宜)。
安全负责:某某(负责整个现场的施工安全管理)测量负责:某某、某某、某某第二、在土方开挖前落实一下劳动力:土工40人负责人工清挖及局部开挖普工15人负责零星施工材料的运输及坑内杂物的运输。
4.机械准备根据本工程及现场实际情况,本次开挖选用以下机械进行开挖: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 反铲挖土机 1.2m3 4台2 反铲挖土机 0.5m3 1台3 自卸汽车12T 15台4 推土机80HP 1台供平整道路用5 压路机 YZ20B 1台供回填用6 装载机2台场内转土5.仪器准备根据本工程及现场实际情况,本次开挖选用以下仪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 全站仪 NTS-302B 12 经纬仪 J2 13 水平仪 DSC-432 14 对讲机 U88 46.施工照明准备1).所有用电均可以从现场配备的配电箱内接引,通过手提小电箱架空引至土方开挖区域。
但施工用电必须由值班电工专门负责,禁止操作工人随意移动。
2).整个施工现场的夜间照明通过用钢管架子架高安置的4个5KW大太阳灯照明。
夜间作业,机上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施。
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
7、边坡支护准备因本工程二组团土方开挖边坡较高,所以土方开挖时必须与边坡支护相结合,在开挖前做好边坡支付的相关材料及设备准备工作。
同时考虑逢雨天采取塑料布进行遮盖措施,准备相关遮挡材料以备用。
四、土方开挖1.土方开挖方案本工程首先清除地表土,土方全部外弃(详场平专项方案);其次,开挖一至三组团的临时道路土方(详临时道路专项方案),临时道路土方按大放坡方案,挖至三组团后,立即由三组团按前幅挡墙尺寸一路修坡返回,修坡坡度按1:0.3的放坡系数,由上向下2m一层进行修坡,每修整一段,立即喷护一段,当一段修整至道路高程后,立即进行挡墙基础的施工。
在道路土方挖至三组团时,开始进行后幅挡墙的临时道路土方开挖(因地势较陡,不能上下同时开挖,这样就将上、下挡墙的开挖地段错开),后幅挡墙临时道路土方开挖方案同前临时道路,当放坡开挖至二组团C区C-1轴后,开始往回修坡并喷护,并同时施工挡墙基础。
二组团基础除现有的挡墙图纸以外,还有部分跌级,最大跌级高度达7.3m,由建设单位另出挡墙图。
如下图所示∶后幅挡墙修坡的同时,进行前、后挡墙之间的土方挖掘。
土方开挖时,所有膨胀土,全部外弃。
根据地勘报告显示,本工程二组团部分基础深入强风化甚至中风化砂岩层,在用破碎机破碎该部分岩层时,要注意岩层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是否需要申请爆破作业。
2、开挖的技术要求由于现场相对高差达30.8m,开挖后,前挡墙的局部位置边坡达20m以上,因此,本工程土方开挖的边坡支护极为重要,根据地勘单位的要求,本工程边坡按喷锚护壁方案进行处理(具体详喷锚护壁专项方案)。
为确保支护体系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对要求土层开挖与喷锚施工相互配合,土方分层开挖应遵循的原则:第一次土方开挖至地面下2.00m,然后第一排锚杆及喷锚施工并进行养护。
第二次土方开挖2.00m左右,然后进行第二排锚杆及喷锚护壁施工并进行养护。
第三次土方开挖2.00m左右,然后进行第三排锚杆及喷锚护壁施工并进行养护。
第四次开挖至基础,然后进行第四排锚杆及喷锚护壁施工并进行养护。
锚杆及喷锚护壁完成后,采取人工清底的方式,然后开始挡土墙及拟建物的基础工程同时进行施工。
土方开挖宜采取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相结合方式,一般情况下采取机械开挖,局部地方宜采取人工开挖。
基础开挖至距坑底20cm 时宜改为人工清理坑底。
在开挖过程中要进行控制测量,控制开挖的底标高,不得超挖或欠挖,并将开挖后的工作面整平。
开挖过程中严禁碰撞支护体系。
土方随挖随运,不得堆置在基坑周边。
开挖至坡底后应尽快开展基础施工,以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在坡顶及坡底设置300×300的排(截)水沟,在土质较好地段排水沟内侧满抹水泥砂浆防漏,土质较差地段用浆砌砾石,间隔30m做一个1000×1000×1000集水井,做好坡顶、坡底的排水防水工作。
开挖至坡底后应尽快验槽并开展基础施工,以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挖运施工中,灵活调度,充分发挥铲车,装截机的效率,利用现场的工作面,以退行线路布置铲车,装载机后,采用斜体品字形方法同时并进。
如在开挖岩层的过程中,发现岩层太硬需进行爆破作业时,要及早报告,避免因办理爆破手续延误工期。
3、土方施工的注意事项1).根据地层情况(特别是厚沙层处)密切与安全喷护配合,局部按照支护施工的具体要求进行开挖。
2).机械开挖时应确保护壁体的安全、严禁碰撞护壁。
3).土方开挖到基底部设计标高以上150-300㎜,停止机械开挖,待用人工清底后,立即进行施工验槽,以保证土的原状土性。
4).施工时作好开挖的测量放线工作,并根据施工图纸要求放出开挖线。
5).若遇地质资料与实际开挖不相吻合,应会同业主、设计院、勘察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协商处理。
6).雨期施工时,设备应搞好接地处理;运输机械行驶道路应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证行车安全。
7).成品保护:开挖时应注意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水准基桩,防止被挖土和运土机械设备碰撞、行驶破坏。
8).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将土方开挖作业分为四个施工区(分别为培训中心三组团、培训中心二组团A区、培训中心二组团B区、培训中心二组团C区),由培训中心三组团向培训中心二组团A区分区组织施工,每完成一个区即移交给基础工程。
9).开挖监控的措施。
本工程由于地势地形复杂,应加强开挖监控工作,防止发生超挖、欠挖或发生边坡坍塌等质量或安全事故。
第一,在开挖边线外10m的地方设置监控点,对开挖的高度,开挖的边线进行测量监控,仪器采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尺、塔尺以及其他测量必备的器具。
第二,定期监控,开挖高度按2米次,开挖边线及其他监控按1米/次的频率对开挖工作进行有效的监控。
第三,对监控数据的管理。
每次监控完毕后,要根据相关表格对监控数据进行汇总,以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管理,并上报监理。
4.地下管线及地下障碍物1).建设单位负责提供准确的地下管线位置,同时,我项目部也将用常用的雷达探管仪对周边的煤气管、通讯通信电缆等的走向及埋深进行详细的探测。
2).项目部负责土方开挖的质量,严格按照基坑工程及支护施工技术要求进行交叉作业。
3).各类文物均属国家所有。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古墓、古建筑遗址等文物及化石,或其他有考古、地质研究等价值的物品时,应马上停止施工,立即保护好现场,以书面形式报告业主或监理,而不得隐瞒和私自占有。
4).施工过程中发现影响施工的地下障碍物时,应以书面形式报告业主或监理,共同协商处置方案5.变形观测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拟建筑物设计要求,挡墙最高达13.2米,由于边坡支护施工是一个动态的、信息化的施工过程,施工过程须对边坡变形、桩锚支护体系的受力情况进行连续观测,并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对后续变形和受力情况进行预测,同时将测试结果和分析报告及时反馈给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公司、施工单位,以便设计单位对支护设计的合理性、正确性进行分析,并根据测试结果修正设计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