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金融第2组改动版

国际金融第2组改动版

2008年后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摘要:通过对2008至今的美元兑人民币中间汇率数据分析,发现汇率变动最终是呈升值趋势。

人民币的升值有优势也有弊端,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外汇储备也升高,但其升值对贸易收支影响不大。

长久来说,人民币的升值对中国经济发展利远大于弊。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升值经济影响一、2008年至今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与美元挂钩)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经过两次汇改:第一次汇改在2005年,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人民币持续升值;第二次汇改在2010年,强调推动人民币汇率的动态管理和调节。

以下是2008年之后的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2008年美元折合人民币中间汇率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7.24 78 7.16017.07527.00076.97246.89716.83766.85156.83076.83166.82866.84242008年1月2号,2008年的首个交易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还只有7.2996。

经过前3个月的快速走高之后,4月10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跌破7.00关口,其后的5月和6月,人民币继续高速升值。

转折出现在7月份中旬。

8月份,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下降。

到了10月份,甚至出现了单月走势略有贬值的情况。

12月初,人民币汇率更是出现了罕见的连续四日“跌停”。

截至2008年12月31日。

人民币汇率在2008年的累计升值幅度为6.37%,但是在年中最高的时候,这一数据已经达到了7.41%,期间震荡幅度之大可见一斑。

2009年美元折合人民币中间汇率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6.83 82 6.83576.83416.83126.82456.83326.8326.83226.82896.82756.82746.82792009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保持稳定,基本上在6.82—6.84元的区间内运行,人民币汇率预期相对平稳。

4月中旬至5月中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快速走高,6月中旬再次恢复稳定水平。

2010年美元折合人民币中间汇率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6.82 73 6.8276.82646.82626.82746.81656.77756.79016.74626.67326.65586.65152010年6月汇改重启前,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基本稳定的影响,人民币有效汇率追随美元走势,总体呈现上升走势。

2010年6月中旬汇改重启后,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

2010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收于6.6227元/美元,较2009年末升值3.1%。

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25.0%。

2011年美元折合人民币中间汇率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6.60 27 6.58316.56626.52926.49886.47786.46146.4096.38336.35666.34086.3281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总体维持升值态势。

从1月的1美元兑人民币6.6027元,至12月的年内的1美元兑人民币6.3281元。

其间,连破6.6、6.5、6.4、6.35等多个重要关口。

2011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涨148个基点,轻松突破6.31整数关口,再创汇改来新高,全年涨幅达5.1%。

2012年美元折合人民币中间汇率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6.31 68 6.36.30816.29666.30626.31786.32356.34046.33956.31446.29536.29201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剧烈波动。

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表现偏软,市场上甚至长期弥漫着一定的贬值预期。

不过,从7月底开始,市场出现逆转,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步转强。

10月中旬以后人民币升值节奏明显加快。

11月,人民币对美元在即期市场上还连续“涨停”,即触及1%的波幅上限。

12月,人民币对美元首次突破至6.2900元,创出汇改以来新高。

2013年1月至6月美元折合人民币中间汇率1月2月3月4月5月6月6.2787 6.2842 6.2743 6.2471 6.197 6.17182013年1月到6月美元兑人民币中间汇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2008年至2013年美元折合人民币中间汇率从2005年至今,这期间人民币实行了两次汇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又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2005年6月中旬—2008年6月中旬,这阶段中由于2005年实行汇改,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所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

2.第二阶段:2008年6月中旬—2010年6月中旬,2008年6月中旬第一次汇改结束,从此至2010年6月中旬的两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1:6.8左右。

3.第三阶段:2010年6月至今,2010年6月实行第二次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降,到2011年10月10日,已经跌破1:6.35,创历史新高。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1、究竟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有什么优势和弊端呢?1):人民币升值的优势①有利于我国的进口使老百姓购买进口产品的价格更加便宜,外国的商品我们买都等于是别人打七、八折的价钱卖给我们。

同样道理,我国对外国进行投资或购买外国资产都会比以前便宜、便利。

毕竟在相同的货币价值下,老百姓能买的东西多了。

但从长远看,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最明显的就体现在如上所说的进出口贸易方面。

出国留学也更加便宜了。

减轻了我国进口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更多的原材料和能源,这就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有利于企业的竞争。

②吸引外资人民币的一次升值会引发经济界人士认为人民币还会升值,海外资产将大量涌入,造成金融资产和固定资产的迅速增值,中国经济将形成前所未有的一派繁荣景象,这为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契机。

③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一直以来,我国在国际上都扮演着“世界工厂”“打工仔”的形象,在人民币升值并实现货币国际化过程中,这是压力更是机会和挑战。

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积累,我们已经有抓住这个机会,接受这个挑战的基础。

能使我国的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高附加值为主的方向转化。

④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人民币的升值可以为人民币走向世界打下基础,升值后的人民币会给世界人民带来信心,之后人民币成为国际流通货币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2):人民币升值的弊端①人民币升值,将造成冲击力比较大的通货膨胀,物价将在数年内持续走高。

②出口贸易将受到较大影响,中国一直保持的价格竞争优势将一去不复返。

一些加工企业和贸易企业会倒闭破产,外汇储备将从增长变为下降。

由于加工贸易和工业企业生产的大幅萎缩,多年保持的每年新增1200万就业人口将无法保证,甚至出现就业人口将负增长的局面。

失业率的增加将是社会稳定和政府工作的一大挑战。

③升值后将对资产和收入带来正和负两个极端的影响。

一部分人因金融资产大幅提升而受益,另一部分依靠工资吃饭的人将因物价上涨增加支出,贫富差距的扩大将造成新的社会矛盾。

④大量热钱的涌入,将对国家金融监管及金融资产泡沫构成隐患。

但是从长远看人民币升值利大于弊,从短期看弊大于利,权衡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取其优,人民币还是应该实行弹性汇率,按经济规律办事,加快汇率的市场改革步伐。

2、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单位:亿美元进口总值14285.5 12016.6 15779.3 18986 20489.3 出口总值11330.9 10056 13948.3 17434.6 18178.3 进出口差值2954.6 1960.6 1831 1551.4 2311.1 从2008年到2012年人民币汇率呈现上升趋势,进出口总额在逐年上升,进口额和出口额也有所上升,可见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不大。

首先,我国特殊的贸易结构会减少升值对贸易收支的压力,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有限。

目前,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决定我国出口的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三来一补”仍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贸易形式,其中的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只是赚取生产过程中固定的加工费,所出口产品价值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转移过来的。

任永菊对中国进口与出口的回归分析表明,进口对出口的弹性为0.8182,即我国每进口一个单位时,其中就有0.8182用于出口,也就是说在短期内我国的进口绝大部分是因为要出口才进口的,这主要是由于在我国境内的企业进行加工贸易的结果。

当人民币升值后,原料进口价格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出口量下降的负责影响,所以在这种贸易结构下,汇率波动对贸易量的影响比较小。

3、汇率变化对外汇储备的影响我国的外汇储备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而逐渐升高,到2012年,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高达3.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储备的百分之三十多。

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不升值,中国的央行就得不断的买入美元等外汇,买入买入再买入之下,才能确保人民币不会快速升值。

这样所导致的后果就是,美元不断流入中国并且“被储备”,中国国内却是人民币泛滥,房地产泡沫惊人,通货膨胀山雨欲来;另一方面,商品与真实财富却源源不断的出口到美国。

所谓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从钞票的供应量上就能分析出来一个大概。

只要钞票的总量增加了,她们最终都要流到中国的市场上去购买东西,这自然回造成中国的物价的快速增长。

外汇储备(亿美元)汇率2008 19,460.30 7.29962009 23,991.52 6.83672010 28,473.38 6.82812011 31,811.48 6.62152012 33,115.89 6.32594、汇率变化对利率的影响汇率:两国货币的比价或外国货币的价格(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借贷资金的价格(由国内货币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率和利率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资本本身具有逐利性,利率就是资本的价格,在开放经济浮动汇率制度下,当一国的利率上升时,必定会导致国际资本流动,造成本币升值,反之亦然。

1、经常账户:RMB汇率提高,出口下降、进口上升,国民收入减少、本国货币供给减少,导致利率上升。

2、资本金融账户:RMB汇率提高,本国货币供给增加,导致利率下降。

理论上是上述两种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但由于我国情况特殊,在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货币供给量加大,所以利率呈现上升趋势。

后在2010年经济开始恢复,所以汇率出现了一点反弹。

5、汇率变化对物价的影响实证分析:(一)进口产品的替代机制:人民币汇率变动能通过影响国内进口替代品的价格,间接影响消费品价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