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争议焦点买卖合同篇一:以案说法-买卖合同纠纷以案说法——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情概要某纸业公司(以下简称纸业公司)与某甲印务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中,纸业公司作为原告,甲公司作为被告,某乙印务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为第三人。
本案中,原被告双方没有订立书面买卖合同,是否存在交易习惯就成为确定是否具有事实上的买卖合同关系的关键。
本案中诉讼标的涉及300多万的商品纸买卖货款,原告纸业公司与被告甲公司、第三人乙公司均存在债权债务关系。
其中,被告甲公司与原告对账、结算并接受发票签收回单确认的货款为1485790.82元。
于20XX年3月31日、20XX年5月6日经原告纸业公司与被告甲公司、第三人乙公司对账,确定第三人乙公司接受发票签收回单确认的货款1854580.71元。
本案中,被告是否“自愿加入到第三人公司欠原告结算但未付货款1854580.71元债务中并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存在争议,由此可知本案是一般买卖法律关系及债务加入法律关系的案件。
本案经过基层人民法院一审作出判决,甲公司不服提起上诉,中级人民法院以事实不清为由,撤销原判,发回基层人民法院重审。
基层人民法院于20XX年5月21日作出判决,判决甲公司向纸业公司支付货款人民币1485790.82元及利息,乙公司支付纸业公司货款人民币1854580.71元及利息,甲公司对乙公司所支付货款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甲公司不服并上诉至中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于20XX年11月10日作出生效裁判,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争议焦点某纸业公司与某甲印务公司之间是否存在买卖合同关系?原告纸业公司称,20XX年8月20日其与被告甲公司根据行业习惯订立口头合同,约定由纸业公司向甲公司提供商品纸,具体品牌、数量由甲公司确定,价格双方具体协商。
同时,纸业公司表示,与甲公司的交易习惯是:纸业公司无论是厂发还是库发货物,所有的发货均由购货方在收到货物后向其出具收货单;纸业公司凭购货方出具的收货单每一、两个月由双方结算一次或两次,结算中购货方确认结算数额后,纸业公司向购货方开具双方认可的结算金额的发票,购货方收回向纸业公司出具的收货单,同时向纸业公司签收增值税发票回单作为确认结算的证明;纸业公司再凭购货方结算并签收确认的增值税回单向结算单位要求支付货款,并且在收取货款的同时再向结算单位出具收款收据,交易流程全部完成。
而被告甲公司对于与纸业公司是否存在买卖合同关系是有截然不同的观点的。
首先,甲公司表示与纸业公司之间不存在所谓的交易习惯。
原告纸业公司虽然提供了一份对账单用以证明双方商品纸买卖的交易习惯,但该对账单除金额外无送货日期、数量、单价等信息,无法证实双方存在多年的交易,无法证实双方存在交易习惯。
其次,原告纸业公司所谓的与甲公司的商品纸买卖合同,实际上是因甲公司曾借用过原告供给第三人乙公司的纸张,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这批商品纸的货款由甲公司打给原告,并由原告开发票给被告。
关于商品纸借用这一关系,也得到了第三人乙公司的肯定。
由此可见,甲公司与纸业公司的对账单是基于与乙公司之间的借用合同关系产生,而不是与纸业公司有直接的买卖合同关系。
本案在“原被告之间是否存在买卖合同关系”的最基本的问题上就陷入纷争,原被告双方互不认可对方的证据,使得本案事实和法律关系的厘清更具难度。
某甲印务公司与某乙印务公司的关系?该关系对本案是否存在影响?在本案诉讼过程中,原告通过查询甲公司与乙公司工商登记资料,认为样杨帅和崔冬冬既是乙公司的财务会计人员,又是甲公司的财务人员。
对于这种财务混同、人员混同的行为,是“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表现,可以认定乙公司和甲公司存在财产混同,因而两公司是应当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
对此,纸业公司的主要依据是,20XX年5月6日,原告纸业公司与被告甲公司对账,杨帅在对账单上加盖甲公司的印章,由此可见,杨帅此时的身份是甲公司财务会计人员,而根据工商登记,杨帅为乙公司的财务人员。
对于崔冬冬,20XX年12月12日,崔冬冬代表乙公司会计与原告纸业公司结算货款,并签收了5张增值税发票结算回单;20XX年2月27日,甲公司与纸业公司结算,崔冬冬又代表甲公司的财务会计结算货款并确认签收了8张增值税发票结算回单。
由此可知,崔冬冬既是乙公司的财务会计人员,在20XX年下半年至20XX年上半年同时还是甲公司的财务会计人员,并为甲公司与纸业公司办理结算货款、对账等财务工作。
对此,被告甲公司称,对账单不是甲公司出具,首先来说该对账单样本与甲公司的对账单格式不符,并且该对账单只有印章而没有单位相关人员签字认可。
至于该对账单上的盖章,是由于第三人乙公司的会计杨帅疏忽错盖甲公司的公章形成,这并不能说明杨帅就是甲公司的财务会计人员。
杨帅是第三人乙公司的员工,暂时保管甲公司的公章、财务印鉴、法人印鉴等,20XX年5月6日,纸业公司到乙公司对账,由于两公司之间业务往来频繁,单据很多,金额较大,有300万左右,对账时间比较长。
加上杨帅的眼睛近视500度,对完账后将眼镜摘下休息,最后在纸业公司对账单上盖章时,误将甲公司的公章当成乙公司的公章,错盖在了原告的对账单上。
甲公司称,其与乙公司之间是独立的两个公司,不能因为乙公司员工工作的失误就认为两个公司之间财务混同,两公司不存在财产混同的问题。
关于法人财产混同的问题,一向是学术界颇具争论的问题,各种学说可谓众说纷纭,本案中双方当事人就此问题也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列举了相关证据予以证明。
对此问题的推敲成为本案的焦点问题之一。
20XX年5月6日,杨帅结算确认的人民币899803.44元货款,该项货款应由谁承担?本案中涉及数量繁多的往来款项,在厘清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债权债务承担问题也是双方论证的焦点问题在基于认为原被告之间存在买卖合同关系的认识上,以及认为被告甲公司与第三人乙公司存在人员混同、财务混同的情形,原告纸业公司认为该899803.44元的货款应由被告甲公司承担付款责任。
根据重审第一次庭审时笔录中记载的甲公司代理人邹佳的陈述,20XX年4月16日至20XX年5月6日期间,被告甲公司将公章、财务印鉴、法人印鉴、支票、银行凭证购买单交由杨帅放在与第三人乙公司财务印鉴同一个抽屉暂时保管,便于杨帅代被告甲公司办理银行方面的财务事宜,由此可知杨帅同时处理甲公司和乙公司的财务。
此期间杨帅以被告甲公司的名义与原告纸业公司办理的结算、确认欠款、对账等事务的行为,应视为代理被告甲公司的行为,其法律后果应由被告甲公司承担。
另外,20XX年5月6日,原告纸业公司与被告甲公司就20XX年3月31日对账单中第三人乙公司未确认的货款人民币907214.11元进行结算,经结算,原告纸业公司开具的付款单位为“甲公司”的发票确认货款金额899803.44元,杨帅经对账结算后接受发票9张,并未提出异议,且在9张发票回单联上均签字确认,杨帅的该结算行为,应视为被告甲公司的结算行为,因此该899803.44元的货款应由被告甲公司承担付款责任。
被告甲公司针对该部分货款,则答辩称其和原告未结算清的货款为585987.38元。
首先来说,甲公司与纸业公司之间没有证据显示存在交易习惯,也没有商品纸买卖合同,如此一来两公司当然是没有买卖合同关系的,因而甲公司对纸业公司不直接承担付款义务。
其次,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与纸业公司有买卖合同关系的是第三人乙公司,篇二:一般买卖合同纠纷案一般买卖合同纠纷案陈良清孙永福【要点提示】优先购买权是基于租赁合同关系而产生。
但是在具体案件审理中,不仅需要对原告的诉请进行审理,还要对合同的基础事实进行判断。
如基础合同本身违反强制性规定无效,将导致原告的诉请失去法律和事实依据。
【案情】原告:阚宗启被告: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阚山村村民委员会第三人:阚宗辉1984年,全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被告集体所有的农业机械被逐渐处理,原拖拉机机房闲置。
1995年10月1日至20XX年10月2日,原告三次与被告签《合同书》,规定原告承租被告原拖拉机机房,租赁期限至20XX年10月2日,同时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20XX年7月21日,被告两委会讨论会议记录为:机房经研究处理卖掉,够(足够)四口宅基地(用地)3万元(价值);四口宅基地(四至),(阚)士忠屋后一条路6米宽,后15m宅基地,宅基地后6m宽路,路北一排房子,共四口屋,出售3万元,东西宽30m,南北以阚士忠东墙为准,西边以阚宗凯屋东墙为准,拖拉机房后墙5m 电话线杆往北10.5m。
20XX年7月22日,原、被告签订《房屋暂用合同》,规定被告两委会研究“把原拖拉机机房卖掉,无论卖给谁,在不影响盖房情况下,允许阚宗启使用一年”。
同日,被告与第三人签订《原阚山村拖拉机机房购买合同》,合同规定:“拖拉机房及院墙由阚宗辉处理,价值30000元。
四至明确,如建两排房屋,中间必须通两条路宽6m,如建一排房屋则按四至执行。
允许阚宗启使用机房一年,至20XX年7月22日。
”合同规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后,阚宗辉要求阚宗启搬出交还房屋。
阚宗启以被告签订的《原阚山村拖拉机机房购买合同》剥夺其优先购买权为由拒绝搬出。
原告阚宗启于20XX年1月3日向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法院起诉。
要求依法确定被告与第三人签订的《原阚山村拖拉机机房购买合同》无效。
原告阚宗启认为,原、被告自1995年10月1日起确立租赁关系,租赁期限至20XX年10月2日止,原告一直承租被告拖拉机房。
20XX年7月22日,被告与第三人签订《原阚山村拖拉机机房购买合同》时,在其租赁期间。
原告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拖拉机机房的权利。
而被告未在法定期限告知原告,擅自出售其合法租赁的拖拉机机房,明显剥夺其优先购买权。
应确认被告与第三人签订的《原阚山村拖拉机机房购买合同》无效。
被告阚山村委会辩称,原告与被告及第三人签订的五份合同分别形成了租赁关系、暂用房屋关系和房屋买卖关系,且均有两委会会议记录为证。
被告与第三人签订的《原阚山村拖拉机机房购买合同》是否剥夺原告优先购买权,请求法院依法确认。
第三人阚宗辉述称,自1995年10月1日起,原告一直承租被告原拖拉机机房属实,但20XX年7月22日,原、被告签订《房屋暂用合同》,原告自20XX年7月22日起借用一年。
原、被告由租赁关系变更为借用关系,原告已自愿放弃优先购买权。
被告与第三人签订《原阚山村拖拉机机房购买合同》合法有效。
【审判】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所有的拖拉机机房及院落虽系在1984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建造的,但所占用土地为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
自1995年10月1日起,被告将原拖拉机机房及院落租给原告长期使用,期限至20XX年10月2日。
20XX年7月22日,原、被告又以《房屋暂用合同》将双方租赁关系转变为借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