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海经 精卫填海》与民族精神

《山海经 精卫填海》与民族精神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感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先秦时代的中国人是非常看重气节的,《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其中记载的故事自然也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原始的民族精神。

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读山海经》中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其中第一句讲述的就是《精卫填海》的故事。

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神话,女娃因游东海被淹死,变成小鸟,决心口衔高山的木石,去填塞大海。

“木石”与“大海”的鲜明对比突出了女娃锲而不舍的精神。

当然,《精卫填海》绝不仅仅于此。

《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所在的地理位置是中华民族先民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经历了茹毛饮血、披荆斩棘的斗争,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同时也留下了《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

试想,一只小鸟,一刻不停的衔木石填东海,我们的祖先正是靠着这种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决心,才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一步步达到今天的文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