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雷锋精神的三个向度及其当代价值

论雷锋精神的三个向度及其当代价值

论雷锋精神的三个向度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 ————————————————————————————————日期:

论雷锋精神的三个向度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2-05-1417:27:07 星期一责任编辑: 汪寒作者: 徐茂华卢鹏
来源:《重庆日报》
雷锋精神,就是对雷锋的先进思想和崇高品德的概括,是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

周恩来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具体体现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实情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爱岗敬业的“螺丝钉”精神,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助人为乐的关爱精神。

可见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共产主义精神,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新形势下,我们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学习雷锋的长效机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准确把握雷锋精神科学内涵的三个向度和当代价值。

ﻫ坚持与时俱进,准确把握雷锋精神科学内涵的三个向度我国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认为:“我们应当根据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摒弃对雷锋精神模式化、概念化、简单化的理解,摒弃学雷锋活动的程式化,赋予雷锋精神以新的内涵。

”与时俱进是雷锋精神的内在品质,是雷锋精神经久不衰、富有生命力的动力支撑。

坚持与时俱进,就是要把雷锋精
神的发生背景和发展趋向结合起来,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把握雷锋精神;就是要把纯粹的理论学习同丰富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不断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就是要把雷锋精神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推进雷锋精神的理论升华。

ﻫ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解读雷锋精神的时代性。

雷锋精神形成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基础及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因此,雷锋精神具有与生俱来的社会主义时代性特征,是当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动具体体现。

首先,从雷锋精神的产生背景来看,上世纪60年代初,经济的逐渐恢复促使全国范围“五爱”教育活动的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思想在人民群众中普遍达成共识,爱党爱国、无私奉献、恪尽职守、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引领人们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空前的纯洁、健康,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社会原因决定了雷锋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

其次,从雷锋精神的发展历程来看,其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不同社会发展时期,实践证明,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和国际国内形势的严峻挑战,不但没能削弱雷锋精神的时代光辉,反而更加坚定了人们学习雷锋、践行雷锋精神的满腔热情与坚定信念,雷锋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最后,从弘扬雷锋精神的实践来看,
人们对雷锋精神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越来越深刻,践行雷锋精神的形式和方式越来越多元,不断变化的时代更加强烈地呼吁雷锋精神。

新时期涌现的一批又一批“弘扬雷锋精神、争当时代先锋”的先进典型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雷锋精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需要雷锋精神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核心坚持雷锋精神的整体性。

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坚忍不拔的“螺丝钉”精神、坚定不移的奋斗精神……这些都是雷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雷锋精神的本质体现。

雷锋精神是由多个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精神元素形成的有机体,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精神文化复合体,有着鲜明的整体性特征。

不从整体性上理解雷锋精神,就不能准确把握其内涵实质,甚至走向雷锋精神片面化和庸俗化的极端;把握雷锋精神的整体性,关键在于坚持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集体主义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的有机结合。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

”而雷锋精神自觉地把人民的利益、社会的利益、他人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就是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精
神的集中体现,二者的有机统一理所当然地成为把握雷锋精神整体性的前提和关键。

从雷锋的精神元素中把握雷锋精神的世界性。

列宁曾经说过,人类千百年来就遵守着一些共同的行为规则和行为规范。

雷锋精神中那种与人为善的境界、乐于助人的精神等,确实有着世界范围的意义。

即是说,雷锋精神具有穿越时空和跨越国界的精神品质,助人为乐、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是世界各国各族人民共同追求的崇高美德,准确把握雷锋精神的世界性是科学理解雷锋精神实质不可缺少的一环。

雷锋精神根植于中国,带有浓厚的社会主义气息,但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文化,雷锋精神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其较好地吸收了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精华,并在实践发展过程中不断升华,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相结合,使得雷锋精神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凝炼成了永恒的价值,从而突破狭隘的民族地域限制走向全世界,这也是雷锋精神与时俱进的重要方面。

ﻫ立足时代主题,充分发掘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把弘扬雷锋精神与实现时代主题联系起来,是全社会学雷锋活动深入持久开展并不断取得成效的关键,也是充分发挥雷锋精神时代价值的题中之义。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时代主题最为核
心的内容,因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成为雷锋精神时代价值的本质体现。

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雷锋精神与市场经济并不矛盾,相反,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雷锋精神对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能够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ﻫ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终目的是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从而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物质文化生活的不同层次的需求;讲得通俗一点,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与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是一致的,弘扬雷锋精神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提下同样适用。

一方面,立足时代主题,弘扬雷锋精神,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引导和激励每个人都发扬大公无私、艰苦奋斗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尽管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雷锋”,但弘扬雷锋精神能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力量并转化为物质资源;另一方面,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能够有效抵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防止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潮对人们的诱导。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雷锋精神时代价值的重要
体现。

雷锋精神引导人们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什么是人生?选择怎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这是每个现实社会中的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雷锋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因此,雷锋精神不是那种遥不可及的空洞抽象理论,其具有极强的社会实践性,并引导人们在人生发展道路上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科学的发展方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引起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发展和道德观念的复杂多变,有些人在金钱和名利面前“低下了头”,把最基本的做人准则和道德规范抛到九霄云外,甚至为追求个人私利而损害集体、社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这种错误的人生价值取向最终不仅毁掉了个人的发展前途,更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造成阻碍作用。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个社会个体坚持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引导人们理性分析各种利益及其关系,帮助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确保个人的发展方向与整个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协调一致发展。

雷锋精神激励青年一代履行肩负的历史使命。

青年是祖
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青年大学生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帮助青年一代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先进文化,不断增强其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新时期时代主题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雷锋精神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其本质就是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坚持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在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为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弘扬雷锋精神,结合时代主题对青年一代进行“学雷锋、树典型、当先锋”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指导青年站在时代发展和民族富强的政治高度思考、理解和分析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激发青年一代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无私贡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青年一代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积极履行肩负的历史使命,这是雷锋精神时代价值的又一重大体现。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