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经济法基础学习:5 合同法律制度
经济法基础学习:5 合同法律制度
(二)合同的特征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合同是两方或多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 (3)合同是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 (4)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产生的民事法律行为。
(三)合同的分类
1.单务合同和双务合同 2.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3.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4.主合同与从合同
4.合同的事实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 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并且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任务二 合同的订立
相关知识
(二)合同成立的地点 1.一般规定
一般来说,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的成立地点。
2.书面合同的成立地点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确认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 地点。
1.要约的构成条件
(1)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 (2)要约是由特定的人作出的意思表示。 (3)要约必须是向特定的人作出的意思表示。 (4)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5)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2.要约邀请
要约邀请有以下特征:①要约邀请向不特定的对象发出。②要约邀请的内容是不具体 的。③要约邀请没有法律约束力。
3.承诺的期限
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4.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生效
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
任务二 合同的订立
相关知识
5.承诺的迟到和迟延
(1)承诺的迟到。承诺的迟到是指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为新要约 ,除非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 (2)承诺的迟延。承诺的迟延是指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 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该承 诺有效,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
四、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因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给对方造成损失时所应承担 的法律责任。 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任一情形如下: ①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②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③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的。 ④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经济法基础
目录
项目一 经济法总论 项目二 企业法律制度 项目三 公司法律制度
项目七 金融法律制度 项目八 财税法律制度
项目四 破产法律制度 项目五 合同法律制度 任务一 合同法律制度概述 任务二 合同的订立 任务三 合同的效力 任务四 合同的履行 任务五 合同的担保 任务六 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任务七 违约责任
任务二 合同的订立
2
相关知识
3.要约生效时间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①以对话方式做出的要约,自受要约人了解时发生效力。② 以书面形式做出的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发生效力。③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 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项目六 证券法律制度
项目九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项目十 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项目十一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项目五 合同法律制度
任务一 合同法律制度概述
1
学前导入
一、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一)合同的概念
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 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
2.书面形式合同的成立时间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如双方当 事人未同时在合同书上签字或盖章,则以当事人中最后一方签字或盖章的时间为合同的 成立时间。
3.确认书形式合同的成立时间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 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2.合同条款的补正与补充
合同的内容约定有错误或不完整时,当事人可以协议补正或补充完整。补充的合同内容 与其他内容具有同等效力。
3.格式条款
格式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任务二 合同的订立
相关知识
三、合同的成立 (一)合同成立的时间 1.一般规定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任务二 合同的订立
相关知识
(二)承诺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其效力体现在:一经承诺,合同即告成立。
1.承诺的构成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必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必须在有效期限内作出。 (4)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2.承诺的方式
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通知的方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根据交 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
4.要约的撤回、撤销与失效
(1)要约的撤回。要约撤回是指要约在发出后、生效前,要约人使要约不发生法律效 力的意思表示。 (2)要约的撤销。要约撤销是指要约人在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承诺前,使要约丧失 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 (3)要约的失效。要约失效是指要约丧失法律效力,即要约人与受要约人均不再受其 约束,要约人不再承担接受承诺的义务,受要约人也不再享有通过承诺使合同得以成立 的权利。
6.承诺的撤回
承诺也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 知同时到达要约人。
二、合同的形式与内容 (一)合同的形式
1.书面形式 2.口头形式 3.其他形式
任务二 合同的订立
相关知识
11
(二)合同的内容 1.合同一般包括的条款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2)标的。 (3)数量。 (4)质量。 (5)价款或者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
二、合同法
合同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因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 关系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任务一 合同法律制度概述
相关知识
一、合同的订立
合同的订立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依法就合同的主要条款经过协商一致达成 协议的法律行为
(一)要约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人是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人是受 要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