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烧热-反应热计算复习(带答案)

燃烧热-反应热计算复习(带答案)

燃烧热-反应热计算复习(带答案)燃烧热反应热计算复习一、燃烧热(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

【注意】①对物质的量限制:必须是1mol:②1mol纯物质是指1mol纯净物(单质或化合物);③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

如C→CO2(g);H→H2O(l);N→N2(g);P→P2O5(s); S→SO2(g)等;④物质的燃烧热都是放热反应,所以表示物质燃烧热的△H均为负值,即△H<0(2)表示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以燃烧1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中常出现分数。

(3)有关燃烧热计算:Q(放)=n(可燃物)×△Hc。

Q(放)为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n(可燃物)为可燃物的物质的量,△Hc 为可燃物的燃烧热。

【练习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下划线处表示燃烧热的是( ) A.NH 3(g)+45O 2(g)NO(g)+46H 2O(g);ΔH =-a kJ·mol -1B.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l);ΔH =-b kJ·mol -1C.2CO(g)+O 2(g)2CO 2(g); ΔH =-c kJ·mol -1D.CH 3CH 2OH(l)+21O 2(g)CH 3CHO(l)+H 2O(l);ΔH =-d kJ·mol -1 答案B【练习2】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 mol 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 ,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C 2H 2(g)+5O 2(g)4CO 2(g)+2H 2O(l);ΔH =-4b kJ·mol -1 B.C 2H 2(g)+25O 2(g)2CO 2(g)+H 2O(l); ΔH =2b kJ · mol -1 C.2C 2H 2(g)+5O 2(g)4CO 2(g)+2H 2O(l);ΔH =-2b kJ·mol -1D.2C 2H 2(g)+5O 2(g)4CO 2(g)+2H 2O(l); ΔH =bkJ·mol-1答案A【练习3】.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C3H8(g)+5O2(g)===3CO2(g)+4H2O(l);ΔH=-2220kJ·mol-1设有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5mol,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3847kJ,则混合气体中H2和丙烷的体积比是( )A.1∶3 B.3∶1C.1∶4 D.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根据燃烧热计算反应物的组成。

解法一:假设二者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则2.5mol丙烷燃烧放出的热量已大于3847kJ,则A、C、D均不可能正确,可得答案为B 。

解法二:已知:1mol H 2燃烧所放出的热量=571.62kJ·mol-11mol 混合气体燃烧所放出的热量=38475kJ·mol -1n (H 2)n (C 3H 8)=1450.6483.6≈31解法三:设混合气体H 2、C 3H 8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

错误!解得:⎩⎨⎧x =3.75 mol y =1.25 mol答案:B二、盖斯定律(1)内容: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即化学反应热只与其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2)、应用:a 、利用总反应和一个反应确定另一个反应的热效应b 、热化学方程式之间可以进行代数变换等数学处理 (3)反应热与键能关系①键能:键能既是形成1mol 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也是断裂1mol 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

②由键能求反应热:反应热等于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为“+”)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为“-”)的代数和。

即△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E-反∑E生③常见物质结构中所含化学键类别和数目:1molP4中含有6molP—P键;28g晶体硅中含有2molSi—Si键;12g金刚石中含有2molC—C键;60g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4molSi—O键(4)反应热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计算反应热的公式为:△H=生成物总能量- 反应物总能量【练习4】已知:(1)Zn(s)+1O2(g)=== ZnO(s),2ΔH= -348.3 kJ·mol-1,(2)2Ag(s)+ 12O2(g)=== Ag2O(s),ΔH= -31.0 kJ·mol-1,则Zn(s)+ Ag2O(s) === ZnO(s)+ 2Ag(s)的ΔH等于()A.-379.3 kJ·mol-1B.-317.3 kJ·mol-1C.-332.8 kJ·mol-1D.317.3 kJ·mol-1答案:B【练习5】已知:2CO(g)+O2(g)=2CO2(g)ΔH=-566 kJ/mol;Na2O2(s)+CO2(g)=Na2CO3(s)+1/2O2ΔH=-226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283 kJB.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3(s)+O2(g)ΔH>-452 kJ/mol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练习6】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3OH(g)+H2O(g)==CO2(g)+3H2(g);ΔH=+49. 0 kJ·mol-1②CH3OH(g)+ O2(g)==CO2(g)+2H2(g);ΔH=-192. 9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3OH的燃烧热为192. 9 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上图所示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O2(g)==CO2(g)+2H2(g)的ΔH>-192. 9 kJ·mol-1三、反应热与物质稳定性的关系不同物质的能量(即焓)是不同的,对于物质的稳定性而言,存在着“能量越低越稳定”的规律,因此,对于同素异形体或同分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若为放热反应,则生成物能量低,生成物稳定;若为吸热反应,则反应物的能量低,反应物稳定。

【练习7】灰锡(常温下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Sn(s,白)+2HCl(aq)== SnCl2(aq)+H2(g)ΔH1②Sn(s,灰)+2HCl(aq)== SnCl2(aq)+H2(g)ΔH2③Sn(s,灰)Sn(s,白)ΔH3 = +2.1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1>ΔH2B.锡在常温下以白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答案:BD【练习8】S(单斜)和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S(单斜,s)+O2(g) ===SO2(g) △H1=-297.16 kJ·mol-1②S(正交,s)+O2(g) ===SO2(g) △H2=-296.83 kJ·mol-1③S(单斜,s) ===S(正交,s) △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3=—0.33 kJ·mol-1B.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S(单斜,s)=== S(正交,s)△H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D.S(单斜,s)===S(正交,s)△H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答案:AC强化练习1.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1、-1411.0 kJ·mol-1和-1366.8 kJ 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AA.-44.2 kJ·mol-1B.+44.2kJ·mol-1C.-330 kJ·mol-1D.+330kJ·mol-1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2×283.0 kJ·mol-1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3.已知:CH3CH2CH2CH3(g)+13/2O2(g)4CO2(g)+5H2O(l);∆H =-2878 kJ(CH3)2CHCH3(g)+13/2O2(g)4CO2(g)+5H2O(l);∆H =-2869 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4.已知:①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②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 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 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 kJ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 = 2HCl(g) 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 183 kJ/mol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83 kJ/mol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83 kJ/mol5.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 B 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E1、E3表示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B.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C.加入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焓变D.整个反应的ΔH=E1-E2【解析】由图中物质A、B、C的能量相对大小可知,A B是吸热反应,B C是放热反应,A项错误;三种物质中C的能量最低,故化合物C最稳定,B项正确;催化剂改变反应途径和活化能大小,但不能改变焓变,C项错误;整个反应的ΔH=E1-E4,D项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