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当代中国设计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关系

论当代中国设计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关系

设计美学结业论文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设计美学结业论文
GRADUA
TION THESIS OUTLINE
论文
题目
论中国当代设计民族性和现代性关系 作者姓名
杨琛 指导教师
朱强 所在院系
美术学院 专业名称 平面设计
论当代中国设计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关系
杨琛
美术学院平面设计 0910班
摘要:
1,中国古代设计的开端以及简介。

2,对当代设计民族性的认识, 现代性对民族性的传承,变化和延续。

两者的关系。

3,中国当代设计民族化的发展趋势。

4,在现代设计中又增添了一个科学美的审美形态。

关键词:民族性现代性传承变化发展
Abstract:
1,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ancient Chinese design and introduction.
2,The understanding of contemporary design nationality of national heritage and modernity, continuity and chan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and modernity.
3,China's development trend of contemporary design nationalization.
4,In modern design and added a scientific aesthetic
beauty.
Key word:
National Modernity Inheriting Hange Develop
夏朝作为中国文明史的开端,即意味着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而演进至商代和西周,则是中国奴隶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

虽然奴隶制是一个残酷的流淌着奴隶鲜血的时代,但是取代原始公社制度毕竟是一个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巨大历史进步。

它大规模地利用奴隶的简单劳动协作,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生产力有着重大的意义。

它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以及手工业内部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

正是依靠广大奴隶和平民的辛勤劳动,夏、商、西周时期才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取得了原始社会所不可比拟的巨大发展,尤其是出现了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之间的分工,产生了“士”阶层,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始发期科学技术的萌发期。

从而而中国的民族设计进入了辉煌时期,并且在以后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像青铜器.马车.建筑.服饰.陶瓷等等方面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对于中国当代设计名族性和现代性的关系我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句话:名族性和现代性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而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创新,改造。

简单的说就是传承.变化.延续,创新。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关于民族性的问题。

民族性这个概念本来就是大而空的,甚至离开了一定的参照物就如同不存在了一样。

试想如果没有一个外国来作为参照,哪里有中国这个概念,如果没有西方文明作为参照,东方文明也就弥散了。

民族性就是建立在一个互相对照、区分、交流的基础上的一个国家、民族和人群所拥有的一些特性。

在中国传统设计中有着许许多多的杰出人才创造出了让人惊讶的精美艺术品,它们都具有极大的美学审美价值。

是古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它们中的很多精华都值得我们去吸取。

设计作为内向的创造活动,确实包含着无限的可能性,在各种可能性的探索之中,需要一些反思,需要返本溯源。

我们就可能在设计中去参照古代的一些设计,从中去找寻找灵感,并不是一味的抄袭,或者模仿。

就拿中国的园林来说吧,可以说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的伟大成果它是把地形、地貌、水体等自然因素巧妙地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动植物等所构成的完整统一的整体风景组合。

它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人们游赏憩息场所。

具有古.奇.名.雅等特征。

它将所有的事物都巧妙的布置的。

第一,以“天人合一”为主导思想。

它注重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环境的统一。

第二,从园林
结构到园名构思,从景点名称到景物布置,无不体现徽州文化的底蕴。

第三,以幽静怡人为目的。

它给了我们现代建筑,城市布局,花园布局起到了巨大的启发作用。

如人民公园。

美国的黄石公园等。

设计生态化、非物质化、艺术化、人性化,是当代中国现代设计民族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今后是大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互联网将成为全世界艺术家展示作品的全球最大的美术馆,同时也是直接把艺术作品传播给人们的最佳工具。

艺术将与科学技术结合。

设计中的科技含量提高。

设计现在越来越体现保护环境也就是要保护生态,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在设计中我们多考虑了环境的因素。

为人设计,以人为本。

越来越体现人性化。

举个例子对于不同的人设计了不同的厕所,座位。

这都是人性化的体现。

艺术化的东西也被人们所喜爱,面向大众是未来设计发展的目标之一。

设计师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有了更大提高,更加注重的人心理,关注人的情感。

艺术化的生活是人类向往的生活,物质之美与精神之美相统一。

随着手工艺的复兴,新手工艺将成为设计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设计与手工艺品性的结合。

机械产品趋向人性化、诗性化设计。

设计随着小批量生产和产品个性化时代的到来,日益向着艺术化方向发展。

今后是大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互联网将成为全世界艺术家展示作品的全球最大的美术馆,同时也是直接把艺术作品传播给人们的最佳工具。

艺术将与科学技术结合。

设计中的科技含量提高。

在现代设计中又增添了一个科学美作为相对独立的审美形态,本质上是一种理智的美。

如果从形态学角度作表态考察,可分为科学理论美和科学产品美。

如果从创造学角度做动态考察,又可分为科学理论创造之美和科学实验之美。

科学美不仅体现于科学研究成果,而且显现在科学创造过程之中。

美的概念来自作为宇宙结构基础的形式和数理。

西方传统造物形式就秉承了希腊古典时期的规范,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比例、对称、和谐,多样统一,黄金分割律等作为美的形式概念,这是前人对理想物化形式规律的总结。

海森堡认为:毕达哥拉斯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真正重大的发现。

”为此,科学家开普照勒认为:数学是美的原型。

科学美是理智所领会的一种和谐。

这一点很重要,它揭示了科学美的独特性。

科学美绝不是“自在之物”,它是科学家的理智思想对大自然的感知。

科学美所显现的固是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但它不是外在的、表层的就可以享有的美,而是内在的、深奥的,凭借我们的头脑所理解的美。

参考文献:《艺术设计概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编
《艺术设计学》,凌继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学概论》,王朝文,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