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6.3.1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6.3.1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 √
(4)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倒出一些溶液。 )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倒出一些溶液。 (5)在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会比不饱和溶液含 )在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有的溶质多。 有的溶质多。 (6)在相同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在相同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件不变, 件不变,该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
(7)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 ℃时,其它条 )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20℃
√
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
饱和溶液一定 是浓溶液 稀溶液一定是 不饱和溶液
同学们说说他们谁是正确的? 同学们说说他们谁是正确的?
溶液的分类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稀溶液 浓溶液--------稀溶液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某溶质
升温 加溶剂 加溶质; 蒸发溶剂 加溶质; 降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练习、 练习、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2)装有饱和溶液的瓶底,一定有这种溶质的固体。 )装有饱和溶液的瓶底,一定有这种溶质的固体。 (3)含有未溶溶质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含有未溶溶质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 1、不同的物质在同一种的溶剂中的溶 解性不同; 解性不同; • 2、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 不同; 不同; • 3、同一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 温度有关; 温度有关;
想一想: 想一想:
胡萝卜如果生吃,其中的β 胡萝卜素只有25%被吸收, 胡萝卜如果生吃,其中的β-胡萝卜素只有25%被吸收, 只有25%被吸收 如果用食用油烹调后,则能吸收95%,你知道吸收效率高低 食用油烹调后 95%,你知道 如果用食用油烹调后,则能吸收95%,你知道吸收效率高低 的道理吗? 的道理吗? β-胡萝卜素在水和油中的溶解性不同, 胡萝卜素在水和油中的溶解性不同, β-胡萝卜素在水中溶解性小,而在食用油中的溶解性大。 胡萝卜素在水中溶解性小,而在食用油中的溶解性大。 在水中溶解性小 油中的溶解性大
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溶剂的性质
注意: 注意: 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常用酒精 汽油、氯仿、 酒精、 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常用酒精、汽油、氯仿、苯、香蕉水 溶剂溶解某些在水中难以溶解的物质 溶解某些在水中难以溶解的物质。 等溶剂溶解某些在水中难以溶解的物质。
实验3: 实验 : 支试管, 硝酸钾, 取1支试管,加入 支试管 加入5mL水,然后加入 硝酸钾,充分振荡, 水 然后加入3g硝酸钾 充分振荡, 硝酸钾是否能完全溶解?如不能完全溶解,将试管加热, 硝酸钾是否能完全溶解?如不能完全溶解,将试管加热,观察实 验现象。 验现象。 序号 6 7 结论 溶质 溶剂 温度 现象 固体没有全部溶解 固体全部溶解
[实验 实验1] 实验 用量筒各量取5mL水,分别加入A、B、C三支试管中,再 水 分别加入 、 、 三支试管中 三支试管中, 用量筒各量取 分别加入食盐 蔗糖、消石灰各 ,振荡片刻,静置, 食盐、 分别加入食盐、蔗糖、消石灰各1g,振荡片刻,静置,观察物 质的溶解情况。 质的溶解情况。 序号 1 2 3 溶质 食盐1g 食盐1g 蔗糖1g 蔗糖1g 消石灰1g 消石灰1g 溶剂 水5mL 水5mL 水5mL 现象 食盐完全溶解 蔗糖完全溶解 消石灰没有完全溶解
结论 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 溶质的性质有关 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注意: 注意: 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有强有弱, 食盐、蔗糖、硝酸钾等易 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有强有弱,如,食盐、蔗糖、硝酸钾等易 于水,而消石灰微溶于水,碳酸钙却不溶于水。 微溶于水 不溶于水 溶于水,而消石灰微溶于水,碳酸钙却不溶于水。
[实验 实验2] 实验 两支试管, 取A、B两支试管,分别滴入少量食用油。往试管 中加 、 两支试管 分别滴入少量食用油。往试管A中加 入少量水,往试管B中加入少量汽油 振荡,观察现象。 中加入少量汽油, 入少量水,往试管 中加入少量汽油,振荡,观察现象。 序号 4 5 结论 溶质 食用油 食用油 溶剂 水 汽油 现象 食用油不溶于水 食用油溶于汽油中
结论: 、 稀溶液与饱和、 结论:1、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无绝对 关系; 关系; 2、同种溶质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 、 于不饱和溶液。 于不饱和溶液。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 一、溶解性: 溶解性: 在另一种物质 能力 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 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①溶质性质 2、饱和溶液 ②溶剂性质 升温 蒸发溶剂 降温 ③温度 不饱和溶液 加溶剂 加溶质 3、检验饱和溶液方法: 检验饱和溶液方法: 取样,加入少量该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 取样,加入少量该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 4、浓溶液和稀溶液: 浓溶液和稀溶液: ⑴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不一定是浓溶液 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⑵相同温度,同一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 相同温度,同一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
[实验1] 实验1] 取一瓶底部留有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溶液, 取一瓶底部留有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溶液,分别取出 留有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溶液 适量加入A 两支试管中, 适量加入A、B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 钾晶体,振荡,观察固体是否溶解。 钾晶体,振荡,观察固体是否溶解。 [实验2] 实验2] 在A试管中再加入适量水,观察未溶解的硝酸钾是否 试管中再加入适量水, 继续溶解。 继续溶解。 [实验3] 实验3] 在酒精灯上加热B试管, 在酒精灯上加热B试管,观察未溶解的硝酸钾是否继 续溶解。 续溶解。
硝酸钾3g 水5mL 室温 硝酸钾 硝酸钾3g 水5mL 加热 硝酸钾 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温度
注意: 注意: 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⑴.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如,硝酸钾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⑵.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如,消石灰
探究:物质能否无限的溶解在水 探究 物质能否无限的溶解在水? 物质能否无限的溶解在水 取1支试管,加入3g硝酸钾,再加入5mL水,充分 支试管,加入3 硝酸钾,再加入5mL水 振荡,硝酸钾是否能完全溶解? 振荡,硝酸钾是否能完全溶解? 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 在一定的条件下,硝酸钾不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 在一定的条件下,硝酸钾不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 不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 溶解的量是有限的) (溶解的量是有限的)
思考: 思考: 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1、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关键看什么? 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关键看什么? 3、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4、如何将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 如何将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 5、一杯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能否将它转变成饱和溶液呢? 一杯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能否将它转变成饱和溶液呢?
硝酸钾 晶体 硝酸钾溶液
溶液的分类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 不能再溶解某种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 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 还能继续溶解某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 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实验 现象 结论
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的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 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 在另一种物质 能力
联系生活: 联系生活: 1. 面粉和蔗糖放入水中,是否都能溶解 面粉和蔗糖放入水中,是否都能溶解? 蔗糖能够溶解在水中,而面粉几乎不溶。 蔗糖能够溶解在水中,而面粉几乎不溶。 2. 衣服上沾了油污 用水洗不干净,但汽油却能洗去油污 衣服上沾了油污,用水洗不干净 但汽油却能洗去油污? 用水洗不干净, 油污不溶于水,却很容易溶解在汽油中。 油污不溶于水,却很容易溶解在汽油中。 3.你冲果珍的时候用热水还是冷水 你冲果珍的时候用热水还是冷水? 你冲果珍的时候用热水还是冷水 果珍在热水中溶解的既快又多。 果珍在热水中溶解的既快又多。 猜想: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猜想: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猜想一: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猜想一: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猜想二: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猜想二: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猜想三: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猜想三: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练习: 练习: 下列因素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是( 1、 下列因素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是( B ) A.溶质的性质 B.溶剂的质量 A.溶质的性质 B.溶剂的质量 C.溶剂的性质 C.溶剂的性质 D.温度 D.温度 2、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D )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浓溶液 B.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A.浓溶液 B.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稀溶液 D.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3、 下列措施不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D 下列措施不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A.蒸发溶剂 B.增加溶质 A.蒸发溶剂 B.增加溶质 C.改变温度 D.加速搅拌 C.改变温度 D.加速搅拌 4、现有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00克,能使该溶液变为 现有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00克 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00 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D ) A.恒温蒸发掉20克水 恒温蒸发掉20 B.温度不变 加入20 温度不变, 20克硝酸钾 A.恒温蒸发掉20克水 B.温度不变,加入20克硝酸钾 C.降低温度到 降低温度到10℃ D.升高温度到 升高温度到30℃ C.降低温度到10℃ D.升高温度到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