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通信技术的历史发展和技术趋势【摘要】:当前信息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增强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化对网络与信息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
网络与信息的安全性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焦点,成为影响国家大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关键问题。
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中,对通信网络中网络与信息安全分有线网络与信息安全、无线网络与信息安全两部分进行研究,对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安全基础设施的研究也是为以上两方面研究服务的。
虽然无线通信越来越重要,但是就当前而言,有线通信仍占很大比例,而且无线通信除空中接口以外核心网络的信息安全技术要求与有线网络的信息安全要求一致。
因此有线网络信息安全研究非常重要【正文】:1、有线网络面临安全威胁有线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包括:电磁安全:随着侦听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增强,电磁辐射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设备安全:当前设备容量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复杂。
复杂的技术和设备更容易发生安全问题。
链路安全:通信光缆电缆敷设规范性有所下降。
在长江、黄河、淮河等几条大江大河上布放光缆时,基本都敷设并集中在铁路桥(或公路桥)上,可能出现“桥毁缆断”通信中断的严重局面。
信令网安全:传统电话网络的信令网曾经是一个封闭的网络,相对安全。
然而随着软交换等技术的引入,信令网逐渐走向开放,无疑增加安全隐患。
同步外安全:同步网络是当前SDH传输网络以及CDMA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当前大量网络包括CDMA等主要依赖GPS系统。
如GPS系统出现问题将对现有网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网络遭受战争、自然灾害:在网络遭受战争或自然灾害时,网络节点可能经受毁灭性打击,链路可能大量中断。
网络被流量冲击:当网络收到流量冲击时,可能产生雪崩效应:网络性能急剧下降甚至停止服务。
网络流量冲击可能因突发事件引起,也可能是受到恶意攻击。
终端安全:典型的多业务终端是一个计算机,与传统的专用傻终端例如电话相比,智能终端故障率以及配置难度都大大提高。
网络业务安全:多业务网络很少基于物理端口或者线路区分用户,因此业务被窃取时容易产生纠纷。
网络资源安全:多业务网络中,用户恶意或无意(感染病毒)滥用资源(例如带宽资源)会严重威胁网络正常运行。
垃圾邮件几乎摧毁了互联网电子邮件的信誉。
通信内容安全:网络传输的内容可能被非法窃取或被非法使用。
有害信息扩散:传统电信网不负责信息内容是否违法。
随着新业务的开展,NGN必须关注有害信息通过网络扩散传播。
2、网络与信息安全分层通信网络安全应当分层研究。
根据通信系统特点,通信网络和信息安全研究可以分成网络自身安全、业务提供安全、信息传递安全以及有害信息控制四个层面研究。
网络自身安全网络自身安全包括网络可靠性与生存性。
网络可靠性与生存性依靠环境安全、物理安全、节点安全、链路安全、拓扑安全、系统安全等方面来保障。
这里承载与业务网是拥有自己节点、链路、拓扑和控制的网络,例如传输网、互联网、ATM网、帧中继网、DDN网、x.25网、电话网、移动通信网、支撑网等电信网络。
网络自身安全应在控制、管理和数据层面保障。
在控制层面,应在控制信息访问控制、控制信息验证、控制信息保密、控制信息通信安全和控制信息完整性方面保障安全。
在管理层面,应在管理访问控制、管理信息验证、管理信息不可抵赖、管理信息保密性、管理信息通信安全、管理信息完整性方面保障安全。
在数据平面,应在资源可用性方面保障安全。
业务提供安全网络服务安全包括服务可用性与服务可控性。
服务可控性依靠服务接入安全、服务防否认、服务防攻击等方面来保障。
服务可用性与承载、业务网络可靠性以及维护能力等相关。
服务可以是网络提供的DDN专线、ATM专线、话音业务、VPN业务、Internet业务等。
业务提供安全应在控制层面和管理层面保障。
在控制层面,应在控制信息访问控制、控制信息验证、控制信息不可抵赖、控制信息保密、控制信息通信安全、控制信息完整性和控制信息隐私性方面保障安全。
在管理层面应在管理访问控制、管理信息验证、管理信息不可抵赖、管理信息保密性、管理信息通信安全、管理信息完整性方面保障安全。
信息传递安全信息传递安全包括信息完整性、机密性和不可否认性。
信息完整性可以依靠报文鉴别机制例如哈希算法等来保障;信息机密性可以依靠加密机制以及密钥分发等来保障;信息不可否认性可以依靠数字签名等技术保障。
有害信息控制有害信息控制主要是指传递的信息不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五十七条所规定内容。
第五十七条规定不得利用电信网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违反国家宪法、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满足团结等内容。
有害信息还包括当前突出的一些问题例如垃圾邮件、垃圾短信、BBS不良信息、病毒等。
有害信息控制是指网络应采用一定技术和管理手段防止有害信息在网络上泛滥和扩散。
3、网络中与安全相关的技术发展趋势终端趋向智能化:当前技术条件下,网络已经能承载多种业务。
每个业务建设一张新网的模式已不再适合。
为在一张网络上开展多种业务,必须将部分网络的智能转移到终端上。
随着智能向终端的转移,可以预期会出现很多过去公共电信基础设施上没有出现过的安全问题。
因此未来终端智能化是不可避免的,必须将智能在网络和终端合理分配才能有效保障公共电信基础设施安全。
业务趋向多样化:当前公共电信基础设施提供的业务比较单一,除了点到点的传输外就是电话业务。
随着技术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增值业务已成为运营中重要的内容。
公共电信基础设施将不可避免地提供多种业务,满足各种个性化的需求。
当然增值业务可以由公共电信基础设施运用商直接提供,也可以由内容提供商、应用提供商单独提供。
接入趋向无线:移动通信的出现已经极大地改变的生活。
随着802.11的广泛使用,桌面局域网技术有了新的重要选择。
未来能进行短距离(10米内)特别连接的无线个人域网(WPAN)设备会有很大的发展。
3G技术可以预期。
农村和偏僻地区会有低成本无线接入设备。
计算能力不断增强:个人计算机系统的计算能力不断增强。
原有安全的加密算法逐渐变得不安全。
随着终端计算能力的不断增加,为终端智能化提供了技术可能性。
按照莫尔定律,可以预见计算能力还会不断增加。
计算能力不断增加,伴随体积进一步减小仍然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网络规模继续扩张:随着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规模越来越大。
随着社会的进步,通信需求也会进一步增长,可以预期的是网络规模会进一步增长。
在一个规模空前的大网上可能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网络复杂性也会随着网络规模的增长而增加。
在当前网络上的运营经验并不能完全照搬到未来网络上。
因此在“十一五”期间网络规模的增长会影响公共电信基础设施的安全。
新的通信技术不断出现:技术的发展决定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会不断涌现。
新的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出现:随着新技术、新业务、新运营方式的不断涌现,新的网络威胁会不断出现。
公共电信基础设施会受到越来越多,各种各样新的安全威胁。
随着互联网成为电信网络,互联网上的安全威胁越来越影响通信。
垃圾邮件当前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
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安全威胁的不断涌现将不可避免。
公共电信基础设施逐渐重视服务提供安全和内容安全:最初公共电信基础设施主要提供专线业务以及话音业务,上述网络与业务完全不能分离。
在业务与网络合一情况下,只要网络自身是安全的就能正常提供服务。
此外最初公共电信基础设施不关注传输的内容,只作一定的服务质量保障。
因此最初公共电信基础设施主要关注网络自身安全。
在越来越注重隐私的现实环境中必须关注内容传输的私密性。
因此公共电信基础设施安全将从只关注网络自身安全转变为网络自身安全、服务提供安全与内容安全、传输安全并重。
4、有线网络安全标准进展有线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组是一个年轻的标准化组织,目前只有一个标准达到发布阶段,2个标准达到报批稿阶段,绝大部分文稿处于起草阶段。
当前网络安全比较关注设备安全,大部分项目都是设备安全技术要求以及设备安全测试方法。
这些设备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都将与入网管制配套。
当前网络层安全研究较少,主要是框架研究,包括感知IP网络安全框架与电信级IP承载网安全框架。
当前业务网安全主要集中在VoIP业务方面,主要是软交换和H.323方面的安全。
包括安全框架、管理运维等。
其他业务相关的安全还主要在各个业务的总体技术要求中考虑。
08级通信(1)班靳成 0805070344有线通信技术的历史发展和技术趋势【摘要】:当前信息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增强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化对网络与信息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
网络与信息的安全性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焦点,成为影响国家大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关键问题。
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中,对通信网络中网络与信息安全分有线网络与信息安全、无线网络与信息安全两部分进行研究,对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安全基础设施的研究也是为以上两方面研究服务的。
虽然无线通信越来越重要,但是就当前而言,有线通信仍占很大比例,而且无线通信除空中接口以外核心网络的信息安全技术要求与有线网络的信息安全要求一致。
因此有线网络信息安全研究非常重要【正文】:1、有线网络面临安全威胁有线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包括:电磁安全:随着侦听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增强,电磁辐射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设备安全:当前设备容量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复杂。
复杂的技术和设备更容易发生安全问题。
链路安全:通信光缆电缆敷设规范性有所下降。
在长江、黄河、淮河等几条大江大河上布放光缆时,基本都敷设并集中在铁路桥(或公路桥)上,可能出现“桥毁缆断”通信中断的严重局面。
信令网安全:传统电话网络的信令网曾经是一个封闭的网络,相对安全。
然而随着软交换等技术的引入,信令网逐渐走向开放,无疑增加安全隐患。
同步外安全:同步网络是当前SDH传输网络以及CDMA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当前大量网络包括CDMA等主要依赖GPS系统。
如GPS系统出现问题将对现有网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网络遭受战争、自然灾害:在网络遭受战争或自然灾害时,网络节点可能经受毁灭性打击,链路可能大量中断。
网络被流量冲击:当网络收到流量冲击时,可能产生雪崩效应:网络性能急剧下降甚至停止服务。
网络流量冲击可能因突发事件引起,也可能是受到恶意攻击。
终端安全:典型的多业务终端是一个计算机,与传统的专用傻终端例如电话相比,智能终端故障率以及配置难度都大大提高。
网络业务安全:多业务网络很少基于物理端口或者线路区分用户,因此业务被窃取时容易产生纠纷。
网络资源安全:多业务网络中,用户恶意或无意(感染病毒)滥用资源(例如带宽资源)会严重威胁网络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