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苗培育课程标准

种苗培育课程标准

种苗培育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园艺植物种苗培育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园艺专业
1.前言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园艺专业(园艺植物栽培方向)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是从事园艺植物栽培和种苗培育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各种不同育苗方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具备从事种苗培育的基本职业能力。

1.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园艺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置。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课程模式中以知识为主线的设计思路,采用以不同种苗培育方式的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工作任务来整合相关知识和技能,将该课程设计成任务引领型课程。

本课程的相关工作任务是以种苗培育的场所来划分和设计的,工作任务间按照平行并列的关系进行排列。

先总体讲解种子检验和种子处理,然后按育苗场所将工作任务分解为穴盘(容器)育苗、设施苗床育苗、组织培养育苗、苗圃(地)育苗等几个并列的任务,以利于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就业需要对某一育苗方式进行强化训练。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以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种苗培育工以及花卉园艺工、蔬菜园艺工、果树园艺工、瓜果栽培工的四级职业标准对种苗培育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任务的学习都以典型的园艺植物种苗培育的各个环节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理论与实践,每个环节要结合当地生产实际设计相应实训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强化技能,各个环节完成后进行企业化综合实习实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建议学时数为176。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种苗培育各不同育苗方式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要求,掌握园艺植物种苗培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达到花卉园艺工、蔬菜园艺工、果树园艺工、瓜果栽培工四级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以及从事种苗培育工作的责任心,树立标准化、绿色环保、安全和服务等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能对种子、种苗质量进行鉴定和评价
●能熟练进行种子处理
●会配制各类培养土和培养基质
●能进行穴盘(容器)育苗的操作与管理
●能进行设施苗床育苗的操作与管理
●能进行组培育苗的操作与管理
●能进行苗圃(地)育苗的操作与管理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4.1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设计思想。

(2)应按本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安排教学活动,结合职业技能考证来组织教材内容。

要通过典型的园艺植物种苗培育的操作,引入必需的理论知识,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与相关企业一起,加强具体操作的训练,精心编写好《技能操作规范》。

(3)教材要始终围绕园艺植物优良种苗培育的核心任务来撰写。

(4)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园艺植物种苗培育的认识。

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5)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

要将种苗培育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时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行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6)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考证的要求。

要具体、典型和可操作性。

4.2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采用活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本课程教学成功的关键是现场教学。

应以典型的种苗培育技术为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先行示范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操作训练。

师生互动与教师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会壮实幼苗培育技术。

(3)在教学过程中要模拟和创设实际工作情景,加大实践操作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
业技能考证的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种苗培育全过程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挂图、投影仪、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生产技术的具体过程。

(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现场,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综合职业素质。

(7)实践训练场地要精心选择和设计,并提前进行安排和准备,使操作活动能正常进行。

4.3教学评价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

主要根据实践操作结果来评价学生掌握技能的水平。

可采用项目评价、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等评价方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

在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前提下,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考试等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以特别鼓励。

(4)应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理论知识考核为辅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心智。

4.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2)注重挂图、教学仪器、多媒体课件等等常用的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效地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促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4)校内应设立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并尽量延长开放时间,便于学生利用空余时间随时到实验室或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学习和操作练习。

(5)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本行业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的实习实
训需求,同时为学生就业创造机会。

5.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园艺专业园艺植物栽培专门化方向(三年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