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木种苗培育(9233)自学考试大纲

林木种苗培育(9233)自学考试大纲

林木种苗培育(9233)自学考试大纲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林木种苗培育是研究林木种子丰产、保存种子生活力、解除种子休眠、种子检验、苗木培育及出圃等有关的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应用学科。

它以植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等为理论基础。

本课程实践性强,在生产实践中接触运用的机会比较多,要特别强调其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林木种苗培育是林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

它在造林、美化和保护环境中具有非常突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其任务是为种子结实、种子检验到苗木培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先进技术,使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培育技术与经营管理相结合,以便提供品种丰富、品质优良的苗木,达到林业永续利用的目的。

对自学者要严格按照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课程的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

目的是检测课程应试者是否达到课程合格水平,是否掌握从种子结实、种子检验到苗木培育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初步具有独立编写苗圃设计及田间试验设计,从事上述工作的能力。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重点、难点、疑点。

理论知识方面,理解林木种子生产的原理;播种苗、营养繁殖苗等的培育;壮苗及苗木出圃。

实践技能方面,要求了解种子品质检验的重要方法与技术;熟练掌握林木种实的采集、调制及贮藏;掌握苗圃的选择、区划及建立;熟练掌握播种繁殖、营养繁殖培育苗木的主要方法。

重点:林木种子生产的原理;播种苗、营养繁殖苗等的培育。

具体内容见各章的重点。

难点:本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因此要把自学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当前林木种苗培育的经验与教训,熟练掌握林木种子生产,强调在苗圃中坚持在主要生长季节对各类苗木的培育技术的实际操作和年生长调查。

疑点:影响林木结实的因子和造成林木结实周期性的因子易重复,要弄清其共同点及其区别;区别种子湿藏和低温层积的实质。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以植物学、树木学、生态学、植物生理生化、土壤学及必要的生物统计知识为基础,与造林学课程有着密切联系。

在自学考试中应突出本课程的特点,特别是实践性技术环节,以保证本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 1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林木结实(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林木结实的内在规律和外界因子的相互关系、林木结实的大小年现象及解决的技术措施。

2.一般了解:影响种子产量与质量的土壤条件、影响种子产量与质量的环境条件的其它因子3.一般掌握:林木发育期、林木开始结实年龄、母树的条件4.熟练掌握:林木结实的内在规律、林木结实的周期性及解决的技术措施(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林木发育期与结实年龄:主要林木发育期、林木开始结实年龄及林木结实的周期性与相应解决的技术措施第二节影响种子产量与质量的因子:只作一般了解(三)考核知识点1. 林木的结实规律2. 结实周期和间隔期3. 影响林木结实的因子(四)考核要求1.识记:大年、小年、大小年现象(或结实周期性)、结实的间隔期2.领会:林木个体发育的时期3.综合应用:造成林木结实大小年现象的原因及解决的技术措施?第二章采种母树林的建立与经营(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采种母树林应具备的条件、采种母树林的经营2.一般了解:中国林木种子区、母树林的区划要点3.一般掌握:选择种源(产地)的原则4.熟练掌握:采种母树林选择的条件、采种母树林的经营;(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种源的选择:主要了解选择种源(产地)的原则和我国林木种子区划分概况。

第二节采种母树林的选择与区划:主要掌握采种母树林应具备的条件及区划要- 2 -点。

第三节采种母树林的经营:主要掌握疏伐、施肥、灌溉、土壤耕作、母树林的保护、其它促进结实方法等的经营措施。

第四节种子产量的估测与测定:主要学习种子产量测定的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三)考核知识点1. 采种母树林应具备的条件2. 采种母树林的经营3. 种子产量的估测与测定(四)考核要求1.识记:种源、种子区、选择种源的原则;2.领会:种子产量测定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3.简单应用:采种母树林选择的条件。

4.综合应用:采种母树林的经营措施。

第三章采种及种实的调制(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种子形态成熟的特征、种子脱落与采种期及种子质量的关系、常见林木种实调制的方法。

2.一般了解:常见林木种子脱落方式。

3.一般掌握:采种母树的选择条件。

4.熟练掌握:常见树种种子成熟的特征、脱落方式、最佳采种期及及林木种实调制的工序。

(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采种:主要学习种子成熟过程、种子脱落与采种期及种子质量的关系,了解采种母树的选择条件和相应的采种技术。

第二节林木种实的调制:主要掌握林木种实的类型、各类种实调制的工序及种粒分级的重要性。

(三)考核知识点1.种子的成熟过程及特点2.采种期与种子质量的关系3.采种母树的选择及采种方法4.林木种实的类型5.各类种实的调制(四)考核要求- 3 -1.识记:生理成熟、生理后熟、种子分级2.领会:(1)形态成熟、生理成熟的概念和特点;(2)林木种实的类型3.简单应用:种子的脱落方式是确定采种期的依据。

4.综合应用:常见林木种实调制的工序第四章林木种子质量检验(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种子品质检验的抽样程序和各项测定指标2.一般了解:种子样品的包装保管3.一般掌握:x射线摄影与感官检验法4.熟练掌握:种子品质检验的抽样程序和各项指标测定的技术要点(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种批和样品:主要学习种子抽样程序第二节种子的物理性状:主要学习种子净度、种子重量、种子含水量的测定目的与方法第三节种子发芽检验:主要掌握测定种子发芽能力的各项指标及具体林木种子发芽检验方法第四节种子生活力的测定:主要掌握各种染色法的原理、方法及适用条件。

.第五节x射线摄影与感官检验法:只作一般了解。

(三)考核知识点1.试料的选取2. 种子的物理性状3. 种子发芽能力4. 种子生活力(四)考核要求1.识记:净度、千粒重、种子发芽率、种子发芽势、种子生活力2.领会:种子检验的程序及内容3.综合应用:抽样必须具有代表性第五章种子的贮藏(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保持种子生活力的原理、种子干藏和湿藏的主要对象和技术条件2.一般了解:种子的包装和运输3.一般掌握:常见林木种子的贮藏方法- 4 -4.熟练掌握: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外因素、种子如何贮藏才能延长它的寿命(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掌握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外因素第二节种子的贮藏方法与运输:掌握常见林木种子的贮藏方法(三)考核知识点1. 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2. 影响种子寿命的环境条件3. 种子的贮藏方法(四)考核要求1. 识记:种子寿命、种子标准含水量2.领会:种子贮藏方法有哪几大类3.简单应用: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影响种子寿命的外在因素。

4.综合应用:当地主要林木种子的贮藏方法、种子如何贮藏才能延长它的寿命。

第六章苗木年生长规律(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掌握苗木年生长进程是制定育苗技术措施的主要依据2.一般了解:苗木种类、留床苗、插条苗、移植苗的年生长规律3.一般掌握:苗木高生长类型4.熟练掌握:1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与留床苗、插条苗、移植苗的年生长规律的异同点(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苗木种类:主要学习苗木分类第二节苗木的茎、根生长:主要掌握苗木高、直径、根系生长规律第三节1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 主要掌握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划分的标准与特点第四节留床苗的年生长:主要理解生长初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划分的标准与特点第五节插条苗的年生长:主要理解成活期、幼苗期与生长初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划分的标准与特点第六节移植苗的年生长:主要理解成活期、生长初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划分的标准与特点(三)考核知识点1. 苗木种类- 5 -2. 苗木高生长类型3. 1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4. 留床苗、插条苗、移植苗的年生长规律(四)考核要求1.识记:播种苗(或实生苗)2.领会:高生长类型3.简单应用:1年生播种苗、留床苗、插条苗、移植苗的年生长规律。

4.综合应用:1年生播种苗各时期的划分标准及育苗技术要点。

第七章苗圃的建立(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全面分析圃地的条件是正确选择圃地的前提和进行苗圃设计的依据2.一般了解:苗圃分类及特点3.一般掌握:选择苗圃地的条件4.熟练掌握:苗圃的规划设计(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苗圃的种类:苗圃分类及特点第二节选择苗圃地的条件:掌握苗圃位置、地形、土壤条件、水源、病虫害及鸟兽害等选择要点第三节圃地区划及设施:学会苗圃生产区的区划、苗圃辅助用地的设置第四节苗圃面积的计算与技术档案:学会苗圃面积的计算及建立苗圃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三)考核知识点1. 苗圃地的选择2. 苗圃面积计算3. 苗圃的规划设计(四)考核要求1.识记:生产用地、辅助用地概念2.领会:各育苗区配置的原则3.简单应用:掌握苗圃用地选择的条件4.综合应用:苗圃的规划设计第八章土壤耕作、除草与作业方式(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6 -1.重点:掌握土壤耕作环节、化学除草剂的应用及作业方式2.一般了解:土壤耕作的作用3.一般掌握:土壤耕作环节4.熟练掌握:化学除草剂的应用、作业方式(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土壤耕作:主要学习土壤耕作的作用、土壤耕作环节、几种类型土地耕作要点第二节除草与化学除草剂的应用:掌握除草的必要性、化学除草剂的应用第三节作业方式:掌握苗床育苗、大田育苗的优缺点及其应用条件(三)考核知识点1. 土壤耕作2. 化学除草剂3. 作业方式(四)考核要求1. 识记:高床、低床2.领会:化学除草剂的种类各概念及应用3.简单应用:苗床育苗、大田育苗的应用条件4.综合应用:除草剂的分类、使用方法、南方作业方式第九章苗圃施肥与轮作(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苗木的营养诊断、苗圃常用肥料的性质及使用方法、圃地苗木配方施肥2.一般了解:苗圃施肥的意义、氮磷钾对苗木生长的影响3.一般掌握:苗圃施肥的原则、肥料三要素的配比及最佳施肥量、轮作4.熟练掌握:苗木需肥时期与施肥方法、鉴定苗木失绿症的方法、缺营养元素的症状(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苗圃施肥的意义:了解苗圃施肥的作用、苗圃施肥的必要性及苗木所需的营养元素第二节氮磷钾对苗木生长的影响:学习肥料三要素的施肥效果、氮磷钾的作用第三节苗木的营养诊断:熟练掌握鉴定苗木失绿症的方法、缺营养元素的症状第四节苗圃常用的肥料:熟练掌握有机肥料、矿物质肥料、微生物肥料的成分、化学性质、肥效快慢及适用条件第五节施肥的原则:了解苗圃施肥的原则- 7 -第六节肥料三要素的配比及施肥量:掌握苗圃施肥氮磷钾的配比及最佳施肥量第七节苗木需肥时期与施肥方法:熟练掌握苗木营养元素的季节性变化、需肥时期、施肥时期与方法第八节轮作:了解轮作的必要性、轮作的方法及周期、连作(三)考核知识点1. 苗木的营养诊断2. 苗圃常用的肥料3. 施肥的原则4. 肥料三要素的配比及施肥量5. 苗木需肥时期与施肥方法6. 轮作(四)考核要求1. 识记:轮作的概念2.领会:苗圃常用的肥料、施肥的原则3.简单应用:苗圃施肥氮磷钾的配比及最佳施肥量、苗木需肥时期与施肥方法4.综合应用:鉴定苗木失绿症的方法、缺营养元素的症状第十章播种苗的培育(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播种期、苗木密度、育苗地的管理等均是确定苗木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子2.一般了解:一般了解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内容与方法3.一般掌握:掌握各期播种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种子催芽4.熟练掌握:最佳播种期的选择、苗木密度及播种量的计算、播种方法及其技术要点、育苗地的管理(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播种期:掌握各期播种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第二节播种前的准备工作:一般了解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内容与方法第三节种子催芽:主要掌握种子催芽的意义、林木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相应催芽方法第四节苗木密度及播种量的计算:掌握苗木密度的作用、合理密度与确定密度的原则、播种量的计算第五节播种方法及其技术要点:通过实习熟练掌握播种方法及适用条件、播种技术要点第六节育苗地的管理:通过实习熟练掌握播种地的管理及苗期管理各环节的技术- 8 -要点(三)考核知识点1. 播种期2. 播种前种子处理3. 种子休眠的原因及解除休眠的措施4.苗木密度及播种量的计算;5.播种方法及技术要点;6.播种地的管理(四)考核要求1. 识记:种子休眠、苗木密度、合理苗木密度、播种量2.领会:最佳播种期的确定;育苗方式可分哪两类;播种方法可分哪几种;播种工序;苗圃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