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授权签字人

授权签字人


授权签字人的考核确认
评审组长或委托技术评审员查阅申请人的背 景资料,确认授权签字人资格条件符合CNAS 认可规则有关要求; 在现场评审中,安排专门过程对实验室/检 查机构申请的授权签字人进行考核,主要采 用面谈方式,技术评审员/技术专家协助; 在观察现场实验过程中,对专业技术问题考 核;共性问题宜采用座谈方式进行提问;

授权签字人的标识
签发报告或证书的形式: 亲自签字 授权盖章 授权电子签名 其他等效标识 要求: 在任何情况下,必须能识别负责验证检查 报告或证书的人员 必须能证明授权是安全和严格受控的
授权签字人的变更
实验室/检查机构在认可有效期内,授权签 字人发生变化(增加/减少授权签字人,或 原授权签字人授权范围变化)实验室/检查 机构应向CNAS实验室处/检查机构处提交 “授权签字人申请表”,提出授权签字人变 更申请,获批准后方可履行授权签字人职责。 CNAS通过资料审查、电话考核等非面试考核 方式增加的授权签字人,在随后的现场评审 时,评审组将对其进行面试考核。
CNAS-R01认可标识和认可状态声明管理规则
5.3.3.1 获准认可的实验室或检查机构应将 认可标识置于报告或证书首页上部适当的位 置。 5.3.3.2 带认可标识的报告或证书应由授权 签字人在其授权范围内签发。 5.3.3.3 同时获得检测和校准认可资格的实 验室,检测报告或证书应仅使用检测实验室 认可标识,校准报告或证书应仅使用校准实 验室认可标识。
CNAS-R01认可标识和认可状态声明管理规则
5.3.3.7 实验室或检查机构签发的带认可 标识的报告或证书中包含部分分包项目时, 应清晰标明分包项目。如果分包方获得CNAS 认可或获得与CNAS签署多边或双边互认协议 的认可机构的认可,从分包方的报告或证书 中摘录信息应得到分包方的同意;如果分包 方未获认可应标明项目不在认可范围内。

授权签字人的考核确认
评审组对授权签字人进行考核时应重点考核 其是否熟悉CNAS的相关要求,技术能力是否 满足要求。行政管理领导如不能满足这些要 求则不予认可; 授权签字人考核,除现场试验单独提问外, 座谈时间(3-8人)宜用40-100分钟; 通过资料审查、电话考核等非面试考核方式 增加的授权签字人,在随后的现场评审时评 审组应对其进行面试考核。

授权签字人的变更

在监督评审时,实验室/检查机构提出增加 授权签字人,评审组长应将情况通报实验室 /检查机构处,在得到实验室处/检查机构同 意后,由实验室/检查机构提出授权签字人 变更申请,并填写“授权签字人申请表”, 交实验室处,评审组对新增的授权签字人进 行确认。
获准认可机构的变更处理
变更通知 获准认可机构在发生下述任何变化时,应在 变更后一个月内以书面形式通知CNAS: a) 获准认可机构的名称、地址、法律地位发生 变化; b) 获准认可机构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授权 签字人发生变更; c) 认可范围内的重要试验设备、环境、检测、 校准工作范围及检测项目发生重大改变 d) 其它可能影响其活动和体系运行的变更。
授权签字人的职责和权利
授权签字人在授权范围内签发带有CNAS 标志的证书或报告; 授权签字人代表CNAS对实验室结果和报 告的质量把关; 授权签字人有自愿终止认可资格的权利。

授权签字人的义务
遵守CNAS规则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签发 证书或报告; 必须对其签发的证书或报告负责,为客户 保守秘密; 在其证书或报告或宣传媒介,如广告、宣 传小册子或其他场合中表明其认可状态时, 须符合CNAS的有关规定; 发现本认可机构有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或从事任何有损CNAS声誉的活动或CNAS规 则的规定的情况时,应及时向CNAS报告。
确认之前,不具有认可资格,不得使用认可标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认可标准变更的处理
当实验室已申请更名,但尚未得到CNAS确认时,评 审报告及所有评审用表格中实验室的名称,均应使用 评审通知中出现的名称。 监督评审时发现的不符合项的整改期限最长为二个 月,对影响检测结果的不符合,要在一个月内完成 监督评审时,评审组若发现实验室已获认可的项目 不具备能力,应撤消其能力,若实验室已获认可的能 力范围表述不适宜的,应予以纠正。 监督评审或复评审时,评审组若发现以前的评审组 将被评审实验室不具备能力的项目予以了认可的情况, 应在评审报告中说明情况。
认可标准变更的处理
在监督评审时,实验室提出增加授权签字人的,评 审组长应将情况通报实验室处,在得到实验室处的同 意后,由实验室提出授权签字人变更申请,并填写 “授权签字人申请表”,交实验室处,评审组对新增 的授权签字人进行确认。 监督评审时发现被评审方已更名 得到CNAS确认的更名,评审组应核实有关证明文件 没有得到CNAS确认的更名,评审组应告知被评审方 须尽快按变更处理程序办理更换名称,在未得到CNAS
CNAS认可实验室 授权签字人
主要内容
授权签字人定义、资格条件 授权签字人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如何履行好授权签字人的责任 ISO/IEC17025、17020标准对检测/检查/校 准报告、证书的总体要求 审核、签发检测/校准报告应该控制的内容 CNAS对认可标志使用的要求 CNAS对授权签字人变更的要求
CNAS-R01认可标识和认可状态声明管理规则 5.3.3.12 实验室或检查机构不得将认可标 识用于样品或产品(或独立的产品部件)上, 使相关方误认为产品已获认证。 5.3.4.1 获准认可的校准实验室应建立签发 认可标签的管理程序。 5.3.4.2 获准认可的校准实验室签发的带 CNAS认可标识的校准标签可以加贴在被校准 的仪器上,并且认可标识应置于标签上部的 适当位置。 5.3.4.3 带CNAS认可标识的校准标签通常应 包含以下信息:
授权签字人资格条件
1.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应专业的工作经历; 2.与检查技术接触紧密,熟悉有关检查标准、 方法和程序,十分熟悉记录、报告及其核 查程序和对检查报告审批把关的要点,能 对检查结果做出正确评定; 3.了解CNAS的认可条件、申请方义务及认可 标志使用等有关规定;
授权签字人的条件
4.具有相应的职责和权利,对检查结果的完 整性和准确性负责,在对结果正确性负责 的岗位任职,并有相应的管理职权,对检 查员进行培训和监督管理; 5.熟悉与检查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 6.熟悉17025/17020标准和质量管理基础知 识,熟悉本检查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获准认可机构的变更处理
变更的处理 CNAS 在得到变更通知并核实情况后,视变更 性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a) 进行监督评审或提前进行复评审; b) 扩大、缩小、暂停或撤销认可; c) 对新申请的授权签字人候选人进行考核; d) 对变更情况进行登记备案。
认可标准变更的处理
对实验室提出认可标准变更要求的,评审组应视评审 组的情况,对变更内容进行评审。 变更内容在评审组成员能力范围内,且不影响评审计 划进度时,评审组可在现场受理变更。但对实验室未 及时向CNAS提出变更申请,应开具不符合项。 变更内容在评审组成员能力范围内,但需延长评审时 间时,评审组长应请示项目负责人后再做决定。 超出评审组成员能力范围的变更,评审组不予确认。 但评审组有义务在评审报告中进行说明。 认可标准变化,与原认可标准无直接联系时,评审组 应建议实验室按扩项提出认可申请。
CNAS-R01认可标识和认可状态声明管理规则 5.3.3.8 实验室或检查机构签发的带认可标 识的报告或证书中若含有符合某规范、标准 或对结果解释的内容时,应作必要的文字说 明,并明确所指规范、标准的完整标识或具 体条款,以避免客户产生歧义或误解。 5.3.3.9 实验室签发的带认可标识的报告或 证书中包含意见或解释时,意见或解释应获 得CNAS认可。如果意见或解释不在CNAS认可 范围之内,应在报告或证书上予以注明。 CNAS建议实验室将不在认可范围内的意见或 解释签发单独不带认可标识的报告或证书。

授权签字人
授权签字人是经CNAS认可,可以签发带认可
标志的报告或证书的人员。
由实验室推荐,经评审组现场考核合格,
CNAS确认授权,在规定的检测/校准项目范围 内签发带CNAS认可标志的报告 实验室申请认可的授权签字人应是由实验室 明确其职权,对其签发的报告/证书具有最终 技术审查职责,对于不符合认可要求的结果 和报告/证书具有否决权的人员。
CNAS-R01认可标识和认可状态声明管理规则
5.3.3.4 如果实验室或检查机构同时也通过 管理体系认证,报告或证书上只能使用认可标 识,而不得使用认证标志。 5.3.3.5 实验室或检查机构签发的报告或证 书结果全部不在认可范围内或全部由分包方完 成,不允许在其报告或证书上使用认可标识。 5.3.3.6 实验室或检查机构签发的带认可标识 的报告或证书中包含部分非认可项目时,应清 晰标明此项目不在认可范围内。
谢谢!

ISO/IEC17025、17020标准对 检测/检查/校准报告、证书的总体要求
实验室/检查机构应准确(正确)、清晰、明 确和客观地报告每一项检测、检查、校准, 或一系列的检测、检查或校准的结果,并符 合检测、检查或校准方法中规定的要求。 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应包括客户要求的、说 明检测、检查或校准结果所必需的和所用方 法要求的全部信息。 报告和证书只能由授权人员签发或批准,有 批准人的姓名、职务、签字或等效的标识 。
授权签字人资格条件—CNAS-GL01
a) 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工作经历,熟悉 授权签字范围内有关检测、校准和检测、校 准方法及检测、校准程序,能对检测、校准 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价,了解检测结果的不确 定度; b) 熟悉认可规则和政策、认可条件,特别是获 准认可机构义务,以及带认可标志检测、校 准报告或证书的使用规定; c) 在对检测、校准结果的正确性负责的岗位上 任职,并有相应的管理职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