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阐释
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 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 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 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历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有何特点?
盘点一、历年的古典诗歌高考试题均具有经典、 规范的特点;考查的形式主要是主观题;
盘点二、历年的高考试题均是近体诗,且其中大 都为短小精悍的绝句或律诗;
福州双安中学2012届高三复习教学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要求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__象___、__语__言__和___表__达__技__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______思__想___内__容___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
为何写?
考点阐释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___人__物__形、象 ___景__物__形__象___,____事___物__形__象__把握形象的特征,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 型意义。
第三步,结合文章主旨,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 效果。可以概括为:一个寄情山水,傲岸不羁逍遥洒 脱,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第四步,形成答案:秋天的月夜,诗人泛舟江上, 自斟自酌,乐在其中,一个寄情山水,傲岸不羁逍遥 洒脱,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从中我们可以 感受到人物心境,虽然孤独一人,并没有茕茕孑立的 凄凉之感,而是在橹声秋色中显得怡然自得。
鉴赏形象的提问方式与答题方法:
提问方式: 1、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一形象?
答题方法:
1、找到诗中描写形象的相关词语,准确理解形 象的基本含意。
2、用精炼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 3、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和效果
例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第四桥 萧立之 自把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
象形
)象
( 意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 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 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 “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 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 “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 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 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 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 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 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 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考点阐释
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 修辞技巧:_比__喻__、比拟、__衬__托__、夸张、___互__文_、通 感、____双__关、借代、____对__、比反语、反复等。 表现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 抒怀、借古讽今、用__典___、铺垫、象征、对比、映衬 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___静__结__合、 以动写静、_虚__实___相__生__(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 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____比_(兴间接抒情的诗歌),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_______以___乐_等景。写哀情
综观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 形象?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人物的心境?
解题步骤:第一步先找到诗人描写 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意。
“自把孤樽擘蟹斟”,“一江秋色无人管” 是描写人物形象的句子,其中“自”和“孤樽”是 关键第。二步,用精炼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表示形 象特征的词语是:傲岸不羁,逍遥洒脱,闲适恬淡。
(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 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阅读李白《独坐敬亭山》,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 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 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 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
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 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 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 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读者
考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试
表达技巧;
说 明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学习要点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2、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3、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4、如何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 5、如何鉴赏诗歌的物象
什么是诗出来 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 情的艺术形象。
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 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 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 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如何 (1)什么形象;
鉴赏
诗中 抒情
(2)形象的基本特征;
主人
公的 (3)形象的意义。
形象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盘点三、选材应力避两点:1、家喻户晓的作品 不选,以免给猜题押题者提供机会;2、艰涩冷僻 者也不予考虑;
盘点四、鉴赏的诗歌均选自课外。故阅读相当数 量的课外古典诗歌是做好鉴赏题目的前提。
古代诗歌鉴赏(一)
鉴赏诗歌形象
明确诗人、诗歌、生活、寓意的关系
生活
提供 资源
诗人 含情
创作
诗歌
凝结 寓意
意义
巧妙 鉴赏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
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
镜湖边的三山。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
何处”形是说象一的觉意醒义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