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设施农业领域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设施农业专业硕士学位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设施农业产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推广及农村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1. 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 应掌握本领域的专业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园艺产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
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专业特点和学科的新发展,本学科设置了3个研究方向:
1.设施园艺作物栽培研究北方地区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特点、设施生产条件下环境变化规律和作物生长发育特点,以及研究开发设施蔬菜、水果、花卉栽培新技术、新产品。
2.设施品种选育针对设施栽培作物品种改良问题,研究设施农业种业产业发展特点、主要设施作物抗逆、抗病和品质性状遗传规律,重点开展现代生物技术在设施园艺作物品种改良上应用的研究,探索新的育种技术和育种方法,创制设施栽培专用新品种。
3.设施园艺环境工程研究具有北方设施园艺生产特点的设施园艺产业发展形式及特点、生产园区规划设计、设施结构设计、设施环境特点及调控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应用。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2年,最长不超过4年(延期需要办理学籍延长手续)。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26学分(学位课不低于22分,选修课不低于4分),实践学分6学分(不少于半年的校外实践以及其它形式的实践)。
主要培养环节包括文献综述、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实践环节等。
四、培养方式
1.培养方式实行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
第一年以在校进行课程学习为主,第二年参与校外相关企事业单位生产、管理,协助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要提交实习总结报告,并结合工作完成毕业论文。
也可在校内科研基地从事应用型技术研究并完成论文。
2.指导方式学位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负责制。
两位导师均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当水平。
校内导师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在校期间课程学习、论文选题、指导研究、指导论文和答辩等工作。
校外导师协助指导实践过程、项目研究。
3.课程学习课程学习的方式采取听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考试及格方能取得学分。
4.学术活动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
在读期间参加国际、全国相关专业的学术会议或学院、学科或组织的大型学术活动(报告会)不少于1次。
各二级学科的各研究方向每周应组织一次研究生读书报告会,每名研究生在毕业之前要做2次以上读书报告,并在开题报告之前做文献综述报告,第三学期做课题研究进展报告。
5.实践教学研究生根据选题从事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环节研究。
实践环节研究应深入实践教学基地,和当地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指导教师应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实践学习计划,指导其开展实践。
实践期满后研究生要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培养单位应对研究生的实践环节进行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2年基准学制安排。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研究生,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门,成绩合格但不计入总学分。
六、考核方法
1.课程考核课程考核一般以笔试为主,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
2.文献综述要求阅读文献80 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占50%以上,并根据综述内容和生产实际提出学位论文题目。
3.开题报告入学后第二学期末学生必须参加由所属二级学科组织的开题报告会,由5人以上本学科(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或高级职称以上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研究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确定是否通过并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
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
4.中期考核入学后第二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
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实践情况、开题报告情况、学位论文工作进展和身体状况等。
具体办法按《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七、学位论文
(一)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实施
1.选题在两位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确定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包括产业发展模式、特点、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攻关和生产关键任务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的课题),重点选择解决园艺产业生产实际问题的产业发展问题、技术攻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形式可采用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等多种
形式。
2.开题论文题目确定后,由二级学科组织有关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拟订和修订论文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3.实施开题报告通过后,研究生应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掌握本领域科学动态,并能对本课题范围内的重要文献有全面的评述,完成综述报告。
论文内容必须以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的第一手实验、观测或调查的材料为主。
在研究过程中每学期期末要向导师提交论文研究进展调查报告。
(二)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
必须严格按学校规定的硕士生学位论文要求撰写,否则不接受答辩。
详见《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书写格式》。
(三)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
研究内容应在该领域有创新性和先进性。
提交论文前必须进行科技论文写作查重检测,提交检测报告,符合学校对查重结果相关要求才可申请答辩。
(四)学位论文提交
1.时间申请夏季答辩硕士研究生应在当年3月1日前向导师提交毕业论文初稿,在4月15日前向学科秘书提交“沈阳农业大学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批表”和学位论文(电子版和纸质版),由学科秘书统一提交给学院学位分委会审查。
申请冬季答辩硕士研究生应在当年10月1日前向导师提交毕业论文初稿,在10月15日前向学科秘书提交“沈阳农业大学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批表”和学位论文(电子版和纸质版),由学科秘书统一提交给学院学位分委会。
2.程序向学院学位分委会秘书提交的论文必须由导师亲笔签署“同意提交”,学院学位分委会组织各二级学科带头人(负责人)对论文质量进行初审,并由二级学科带头人签名同意方可进入质量审查程序。
3.质量审查所有提交的正式论文必须通过质量审查方可参加答辩。
每篇论文都要经过一名校外专家和一名校内专家盲审。
质量审查有一名专家结论为不同意答辩,则取消该论文本次答辩资格。
八、答辩与学位授予
1.答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沈阳农业大学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和要求,研究生在按规定修满学分,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学位论文通过质量审查之后,可向园艺学位评定分委会提出答辩申请,经研究生院审核批准后,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
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应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并必须有 1 名以上外单位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专家。
论文答辩对所有教师、学生开放,答辩学生宣读论文时间不少于15 分钟,回答问题时间不少于15 分钟。
答辩通过者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
2.学位授予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园艺学院学位评定分委会讨论通过,报校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