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卫生厅新社会组织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对省卫生厅新社会组织的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卫生部业务主管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卫生行业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经省卫生厅审查同意成立、并经省民政厅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卫生行业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民间性组织,统称新社会组织。
第三条新社会组织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努力发挥作用,积极承担省卫生厅及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委托的工作。
第四条新社会组织实行省卫生厅、挂靠单位、新社会组织内部三级管理。
第五条省卫生厅是经审批同意的卫生行业全省性新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省卫生厅人事处承担新社会组织综合指导职能。
成立新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办公室,设于四川省医疗卫生技术咨询所,具体承担新社会组织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省卫生厅相关处室对新社会组织有业务指导职责。
第六条挂靠单位是新社会组织的依托单位,应为国家在川部级、省级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单位。
其主要职责为:(一)指导挂靠新社会组织的业务工作,并对重大学术活动及经营性活动的合法性、安全性进行审核、监督;(二)指导换届及年度检查工作;(三)指导挂靠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四)对挂靠新社会组织的业务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五)协助有关部门查处挂靠新社会组织的违法违纪行为及清算等事宜。
第七条新社会组织法定代表人是本组织的直接责任人,承担本组织的内部管理职责。
第二章成立、变更及注销第八条省卫生厅负责对新社会组织筹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进行审查。
第九条成立社会团体,应符合下列条件:(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发展规划,在全省范围内没有业务范围相同或相似的社会团体;(二)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三)规范的名称、章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固定的住所;(四)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有3万元以上的注册资金;(五)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发起人、拟任负责人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领导成员有三分之二以上为本专业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并在本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六)符合要求的挂靠单位。
第十条申请筹备成立社会团体,发起人应当向省卫生厅提交下列材料:(一)发起人联名签署或加盖发起单位印章的筹备成立申请书(包括成立的可行性、必要性、宗旨、业务范围、活动地域、活动方式、经费来源、会员组成情况等);(二)《筹备成立社会团体申请表》;(三)验资报告;(四)办公场所的产权或使用权证明(包括使用面积、使用期限、地点、邮编、联系电话);(五)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出具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六)章程草案;(七)拟挂靠单位证明材料。
省卫生厅自收到上述全部有效材料之日起60日内完成审查工作,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筹备成立的决定。
不同意的,应当向发起人书面说明理由;经同意筹备成立的社会团体,应到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筹备成立,并在登记管理机关批准筹备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备工作,筹备期间不得开展筹备工作以外的其他活动。
第十一条社会团体申请成立登记,需向省卫生厅提交下列材料:(一)负责人签署的成立登记申请书;(二)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章程及会议纪要;(三)秘书长以上负责人、常务理事、理事名单及简历,会员名册(单位会员需加盖单位公章);(四)专职工作人员简历(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审查盖章);(五)验资报告;(六)办公场所的产权或使用权证明(包括使用面积、使用期限、地点、邮编、联系电话);(七)《社会团体法人登记申请表》;(八)《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登记表》、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九)《社会团体负责人备案表》、负责人身份证明;(十)其他需要说明的材料。
省卫生厅自收到上述全部有效材料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查工作,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成立登记的决定。
不同意的书面说明理由;经同意成立登记的社会团体,应到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成立登记。
第十二条设立基金会,应符合下列条件:(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发展规划,在全省范围内没有业务范围相同或相似的基金会;(二)为卫生行业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设立;(三)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四)规范的名称、章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固定的住所;(五)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发起人、拟任负责人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领导成员有二分之一以上为本专业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并在本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六)符合要求的挂靠单位。
第十三条申请设立基金会,发起人应当向省卫生厅提交下列材料:(一)发起人联名签署或加盖发起单位印章的设立申请书(包括设立的可行性、必要性、宗旨、业务范围、活动地域、活动方式、经费来源、理事组成情况等);(二)《基金会设立申请书》、《基金会登记事项表》;(三)验资报告;(四)办公场所的产权或使用权证明(包括使用面积、使用期限、地点、邮编、联系电话);(五)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出具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六)秘书长以上负责人名单及简历,理事名单及身份证明;(七)章程草案;(八)拟挂靠单位证明材料;(九)其他需要说明的材料。
省卫生厅自收到上述全部有效材料之日起60日内完成审查工作,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设立的决定。
不同意的,应当向发起人书面说明理由;经同意设立的基金会,应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四条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应符合下列条件:(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发展规划;(二)规范的名称、章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固定的住所;(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合法资产;(四)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发起人、拟任负责人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第十五条申请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发起人应当向省卫生厅提交下列材料:(一)发起人联名签署或加盖发起单位印章的成立申请书(包括成立的可行性、必要性、宗旨、业务范围、活动地域、活动方式、经费来源等);(二)验资报告;(三)办公场所的产权或使用权证明(包括使用面积、使用期限、地点、邮编、联系电话);(四)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出具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五)章程草案;(六)拟挂靠单位证明材料;(七)其他需要说明的材料。
省卫生厅自收到上述全部有效材料之日起60日内完成审查工作,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成立的决定。
不同意的,应当向发起人书面说明理由;经同意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六条新社会组织登记、备案事项需要变更的,需向省卫生厅提交下列材料:(一)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单位签章,并经挂靠单位同意的变更申请书;(二)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单位签章的议事决策会议审议通过的会议纪要;(三)《变更登记表》;(四)《法人登记证书》正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五)根据不同变更事项所需的其他证明材料。
新社会组织的登记、备案事项变更,应当自省卫生厅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备案。
第十七条新社会组织(不含民办非企业单位)设立分支(代表)机构,应经挂靠单位、省卫生厅审查同意,报登记管理机关批准。
设立分支(代表)机构,需向省卫生厅提交下列材料:(一)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单位签章,并经挂靠单位同意的设立分支(代表)机构申请书(须载明设立的理由、业务范围和工作任务);(二)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单位签章的议事决策会议审议通过的会议纪要;(三)拟任分支(代表)机构负责人简历(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审查盖章);(四)分支(代表)机构办公场所的产权或使用权证明(包括使用面积、使用期限、地点、邮编、联系电话);(五)《分支(代表)机构登记表》、《负责人备案表》、负责人身份证明;(六)其他需要说明的材料。
未经省卫生厅审查同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不得擅自设立分支(代表)机构并开展活动。
分支(代表)机构是新社会组织的组成部分,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代表)机构名称前必须冠以相应的新社会组织名称,并在业务许可范围内开展活动。
第十八条新社会组织及其分支(代表)机构办理注销登记,需向省卫生厅提交下列材料:(一)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单位签章,并经挂靠单位同意的注销登记申请书;(二)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单位签章的议事决策会议审议通过的会议纪要;(三)清算报告书(拟注销的新社会组织,在省卫生厅及有关单位的指导下,成立清算小组,并委托审计机构进行审计,根据审计报告出具清算报告书,清算期间,不得开展清算工作以外的其他活动);(四)注销新社会组织提供《法人登记证书》正副本、《法人注销登记表》,注销分支(代表)机构提供《分支(代表)机构登记证书》正副本、《分支(代表)机构注销登记表》;(五)其他所需材料。
省卫生厅自收到上述全部有效材料之日起60日内完成审查工作,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注销的决定。
新社会组织应当自省卫生厅同意注销之日起15日内,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新社会组织注销后,所属分支(代表)机构同时注销。
第三章监督管理第十九条新社会组织必须坚持民主决策的原则,根据章程规定,按期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议、常务理事会议、监事会议等议事决策会议。
新社会组织每4-5年进行一次换届,因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延期换届,须经议事决策会议讨论通过,挂靠单位同意,并报省卫生厅批准。
延期换届一般最长不超过一年。
新社会组织换届,须提前3个月向省卫生厅提交下列材料:(一)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单位签章,并经挂靠单位同意的换届申请书;(二)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单位签章的议事决策会议审议通过的会议纪要;(三)推荐的拟任下一届领导成员候选人名单(含姓名、性别、年龄、所在单位、职务职称、拟任领导职务等);(四)由省卫生厅指定审计机构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五)修订的章程草案;(六)其他需要说明的材料。
第二十条新社会组织在召开换届会议前15日,应向省卫生厅报送本届议事决策会议审议通过的会议方案及有关文件。
会议闭幕后30日内,应将大会通过的工作报告、章程、选举产生的新一届领导成员名单、会议纪要等有关资料报送省卫生厅备案,并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一条新社会组织制订或修改章程,必须符合民政部相关章程示范文本格式要求,报省卫生厅审议后,提交议事决策会议讨论通过,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实施。
制订或修改章程,需向省卫生厅提交下列材料:(一)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单位签章的申请书;(二)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单位签章的议事决策会议审议通过的会议纪要;(三)修改后的章程草案及修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