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向情感障碍的治疗

双向情感障碍的治疗

氯硝西泮
口服剂量为6-12mg/d,分2次口服;若肌肉注射, 可每次1-2 mg,每日1-2次
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头晕、疲劳、不安、心动过 速及皮疹等
心境稳定剂常见的不良反应 -消化道反应
频繁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减少心境稳定剂(多数为碳酸锂)的剂量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查电解质,输液促进锂盐的排泄,如出现
特别警惕药物成瘾,不宜长期大剂量使用该类药 物
督促患者用药,做好监护
患者认为自己病情已经好了,无需再服药 急躁的家属也会认为:赶快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与
工作,不要再想那么多,也许就不会再发作 患者擅自停药、停止看门诊,过度急躁于“恢复正
常生活”,家属则鼓励这类的举动
巩固治疗期
从急性期症状完全缓解后即进入此期 主要治疗药物(如心境稳定剂)剂量应维持急性期
水平不变 巩固治疗的时间:
抑郁发作4-6个月 躁狂或混合性发作2-3个月
辅助心理治疗,防止患者减药或停药
维持治疗期(一)
巩固治疗期间之后,如无复发,可进入维持治疗期 药物调整
在密切观察下进行适当调整 减去联合治疗中的非心境稳定剂,或减少剂量
电抽搐治疗
适应症
双相障碍的严重抑郁、难治性抑郁或躁狂 无法阻断的快速循环发作 拒食、木僵 严重自伤或自杀危险 极度兴奋躁动、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 躯体疾病不能接受药物治疗者
双相抑郁治疗概念进展
双相障碍是一个终身疾病,不只是仅治疗急性期 双相抑郁与单项抑郁治疗不同,心境稳定药物在急性期治疗中占
推荐剂量: 治疗剂量为300-800mg/d,分次口服
阿立哌唑(一)
对于急性躁狂有确切疗效
和其他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相比,副作用较少(体 重增加,激素改变,锥外反应等)
阿立哌唑 (二)
Weaknesses:
双相维持期治疗的有效性数据很少 没有证据表明双相抑郁维持治疗有效
奥氮平(一)
Strengths:
偶见过敏性皮疹、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凝聚抑制引起异常出血 或淤斑、白细胞减少或中毒性肝损害
极少数发生急性胰腺炎 药物过量的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等消化道症状,
继而出现肌无力、四肢震颤、共济失调、嗜睡、意识模糊或昏迷
丙戊酸盐(三)
用法与注意事项:
抗躁狂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每次0.2g,每日2~3 次;逐渐增加至每次0.3~0.4g,每日2~3次;高量不 超过每日1.8g
转胺酶轻度升高:
可给予口服护肝药如肌肝片,肝太乐等药 如果转胺酶经过处理后不降反而继续升高,则可考
虑使用静脉护肝药物如甘立欣等;同时减少药物剂 量,或者换药(可请传染科协助治疗)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时的处理
白细胞下降
轻度下降时,可给予口服升白细胞的药物如利血生、 鲨肝醇、维生素B4或者升白胺等
上应避免与β受体阻断剂或其他钙离子拮抗剂合用
增效剂(二)
甲状腺素片—使用时应注意诱发毒性反应,可观察静
息状态下的脉搏(<130次/分) 不要长期使用,不论是否有效,均应在4-6周后停药
(有甲状腺功能低下者除外) 主要与心境稳定剂联用治疗难治性快速循环发作,也
可作为抗抑郁药的增效剂治疗双相II型的难治性抑郁 患者 T3的剂量为每日25ug,1周后可加至每日37.5-50ug; T4的剂量为每日80-200ug 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速、血压升高、面红等
对于急性躁狂和维持期治疗有效
可能有潜在的抗抑郁作用
较低的锥体外系反应(与传统的抗精神分裂症 药物相比,如氟哌丁醇)
奥氮平(二)
Weaknesses:
体重增加 与高血糖症和糖尿病相关(类别效应) 与高泌乳素血症相关(类别效应) 有嗜睡副作用 价格贵,难使用 耐受性差 顺应性差,可能会导致过早地复发 主要是对于躁狂效果好
突出位置:单一的抗抑郁药物治疗不是第一线治疗,要在躁狂出 现之在的情感不稳定作用(处方
抗抑郁药物对双相抑郁I和II型患者的危险效益也不同)
多数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和治疗规则都推荐心境稳定剂,尤其是 拉莫三嗪或锂盐作为双相I型抑郁一线治疗药物(对于严重抑郁患 者,要考虑再联合一种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物与心境稳定剂合 用要比单独使用心境稳定剂起效快)
使用接近治疗剂量者比低于治疗剂量者预防复发效 果好
以锂盐为例,一般保持血锂浓度在0.6-0.8mmol/L为 宜
维持治疗(二)
维持治疗的时间没有定论
对于多次复发者,在病情稳定达到既往发作2-3个循环 的间歇期或2-3年后,边观察边减少药物剂量,逐渐停 药,以避免复发
在停药期间如有任何复发迹象应及时恢复原治疗方案, 缓解后应给予更长维持治疗期
若出现进行性下降则需停药,考虑使用惠尔血或瑞 白等升白细胞的药物,同时隔离患者,防止感染
血小板下降
要严密观察有无皮下或内脏出血 严重时需停用心境稳定剂,使用止血的药物(请血
液内科协助治疗)
锂中毒的处理
轻度中毒时表现为不良反应的加重,可按前述的 消化道反应处理
中重度中毒
立即停用碳酸锂 查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输液促进排泄 氨茶碱碱化尿液,甘露醇渗透性利尿,不宜使用排
电解质紊乱,尤其是钾低时要及时补钾,可通过静脉或口服途 径。 若减量仍不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则必须停用心境稳定剂 患者的不良反应消失,恢复正常的饮食后适时将心境稳定剂加 量或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但宜比前次的剂量低
肝脏损害、肾脏损害时的处理
出现肝脏损害或肾脏损害时则给予相应的护肝或 护肾处理,尤以肝损的发生率较高
睡、视物模糊、腱反射亢进 甲状腺疾病和肾脏疾病的患者慎用或禁用
用法
1000-1500mg/天,分2~3次服用
碳酸锂(三)
锂中毒
当血锂浓度>1.5mmol/L,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 症状;早期表现为不良反应的加重,如频发的呕吐 和腹泻、无力、淡漠、肢体震颤由细小变得粗大、 反射亢进
当血锂浓度2.0mmol/l以上可出现严重中毒,表现 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吐字不清、癫痫发作乃至昏 迷、休克、肾功能损害。
利培酮(一)
Strengths:
对于躁狂和混合相有效,无论是单药或者添加 治疗
对于躁狂起效快 广谱—对于躁狂(有或没有精神症状的,或是
混合发作)和相关的抑郁症状有效 不会导致体重增加和QT间期延长
利培酮(二)
Weaknesses:
没有抑郁相的相关研究 与其他抗抑郁药相比EPS发生率较高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药物
喹硫平 利培酮 奥氮平 阿立哌唑
适应证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急性期 伴有精神病性的双相障碍
喹硫平(一)
o 适应证
• 精神分裂症 • 双相躁狂 • 双相抑郁
禁忌症
有肝脏损害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其它有低血压倾向的病人应慎用
喹硫平(二)
不良反应:困倦,头晕,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口 干,以及肝酶异常
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与白细胞计数
用药期间不宜饮酒因加重其镇静作用,不宜驾驶车 辆、操作机械或高空作业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适应证
具有兴奋、激惹、攻击或精神病性症状的急性躁狂 或混合性发作患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 患者
药物
氯丙嗪 氟哌啶醇
缺点
影响认知功能,诱发抑郁,不宜长期维持用药。
碳酸锂(一)
适应证
躁狂症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症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禁忌证
肾功能不全者、严重心脏疾病患者禁用 12岁以下儿童、孕妇前3个月禁用 脑器质性疾病应慎用 严重躯体疾病和低钠血症患者应慎用
碳酸锂(二)
不良反应
常见有口干、烦渴、多饮、多尿、便秘、腹泻、恶 心、呕吐、上腹痛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双手细震颤、萎糜、无力、嗜
尽快控制症状,缩短病程 药物足量、足疗程 时间为6-8周
急性期 (二)
药物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期):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
(口服或肌注),必要时电抽搐治疗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期):心境稳定剂为主,睡眠
不好时可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必要时用抗抑郁剂 或电抽搐治疗
注意事项
要逐渐加量,同时观察药物反应
钠利尿药 严重病例可行血液透析及对症支持治疗
卡马西平所致的不良反应处理
出现剥脱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应立即停用该 药物,请皮肤科协助处理
上述不良反应消失后,要换用别的药物治疗
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应立即停用该药,请血液 科协助处理
苯二氮卓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
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出现严重的头晕及疲劳等可将 药物剂量减少,必要时停用该药物,不良反应则能 明显缓解
血锂浓度在3.0mmol/L以上危及生命
卡马西平(一)
Strengths:
使用时间很长,精神科医生中知晓度高
一些证据表明对于维持期治疗有效
卡马西平(二)
在任何一个国家中都没有被批准用于双相的治 疗
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很大 致畸性—不推荐在妊娠妇女中使用 粒细胞减少 皮疹的风险 没有锂盐有效
增效剂(一)
钙通道拮抗剂
对躁狂症状有效和对抑郁发作也有一定的疗效 主要与心境稳定剂联用治疗难治性双相障碍 维拉帕米(异博定)
治疗常用剂量80-240 mg/d,分2次口服 不良反应有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头痛、恶心、呕吐、便秘等 治疗期应注意血压和心电图的变化
尼莫地平
每日用量40-90mg/d,分2-3次口服 偶有一过性头晕头痛、面部潮红、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临床
钙通道拮抗剂:异搏定、尼莫地平 苯二氮卓类
心境稳定剂的选择
急性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时,首选锂盐治疗,如对锂盐 缺乏疗效,则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或在锂盐的 基础上加用丙戊酸盐。对锂盐有禁忌者,则选用丙戊 酸盐
对快速循环发作或混合性发作,首选丙戊酸盐,或与 抗精神病药联合用药治疗
对于难治性病例,可联合应用锂盐和丙戊酸盐或卡马 西平。若仍无效,可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可用于治疗 躁狂的抗精神病药或加用增效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