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平时作业(1)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平时作业(1)

上交时间:收缴人:班主任一、填空题1.中国古代教育分为、、三阶段。

2.“四书”即、、、“五经”即、、、、的总称。

3.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在、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4.近代语文教学是指从年语文正式独立设科至今的语文教学。

5.现代教育的价值转型必然要求教学目标体现新的价值观,主要体现新的、以及教学同的联系。

6.语文教学目标要求体现新的价值观,并呈现出三个维度,即、、。

7.“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精辟地道出了辩证统一关系。

8.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域的全面训练。

9.家庭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长与亲友、、及、、、等。

10.语文是交际工具,就是说,语文是、、、。

11.语文教学方法优化选择原则,即、、、等。

1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与的统一,因而语文课程具有、、等特点。

13.确定语文课程任务的主要依据有、、、等的语文课程性质特点。

语文课程又被赋予以下任务、、、、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14.语文的应用能力,包括、、、能力。

15.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具体要求有、、。

16.我们的先人认为,学习对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培养品德、塑造人格等具有积极意义,并提出了博学、、、、的学习过程论。

17.与语文课程任务相关的语文学习特点有、、、。

18.语文学习方法的思维特点可划分为四类、、、。

19.我们把语文学习的常规过程规定为“————”20.学习的智力因素包括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等。

21.中国传统学习方法的特征是、、、、。

22.现代学习理论中的、、学习对我国学习理论和学习实践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简答题1.中国古代语文教学有哪些主要特点和经验?2.谈谈对“语文”名称的理解?3.简答如何优化选择教学方法?4.简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5.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特点是什么?6.什么是语感?语感包括哪些内容?7.确定语文课程任务的主要根据是什么?8.传统学习方法与现代学习方法是怎样的关系?三、论述题1.举例说明语文和思维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2.谈谈对语文课程综合性的认识。

3.语文学习为什么要发展审美能力和研究能力?4.联系实际谈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分析题1.结合《归田园居》的教学,谈谈在师生关系、教师地位、学生地位、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目标内容等方面分析比较在你所进行过的教学中(某一节课)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认真分析教材48页中的“案例研究”。

3.结合教材65页《案例研究》进行分析。

上交时间:收缴人:班主任一、填空题1.语文教学设计是以、、、、等作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制订语文教学的规划。

2.和的辩证统一,是语文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

3.语文教学设计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制订最优策略。

4.语文教学设计的横向是、、、和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

5.学生需求包括、和。

6.教学方法具有和的特点。

7.教学资源指两个方面,即和。

8.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以最终结果。

9.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依据、、和。

10.教学,可以说是从开始的,许多教师教学之初都映射其他教师的影子。

11.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四类,具体的教学方法还有、、、等。

12.按教学评价目的,作用及时间的不同,一般将教学评价划分为、和三种类型。

13.考试分类有几种,从解释分数方法等,有和;从考试目的和用途看,可分为、、、。

14.考试的难度是的难易程度,信度是反映的指标,区分度是指鉴别程度。

15.语文教案是教师教育理念的体现,它要求、和有。

16.语文教案的整体结构一般分两大部分和。

17.我国心理学家主张“阅读是从的过程”。

18.“阅读是之母,阅读乃之本”。

阅读是个人行为,也是一种;是现实行为也是。

19.所谓“仁智见仁,智者见智”运用到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指可以发展和张扬。

20.一般地说,阅读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1.阅读期待,主要表现为、、、等四个方面。

22.阅读阐释大致需经历、、、等活动。

23.阅读践行即读以致用,它包括两个意思,一是;一是。

24.个体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顾及到个体的、、、等非智力因素,以及个性化的。

25.创意性阅读也叫,这种阅读以形成为目的。

26.信息免疫,即以正确的、、、自觉抵御和消除。

27.读解策略主要包括、、、等。

28.在学校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具有普通适用性的读书方法有、、。

29.构成阅读活动的主要因素有、、、等的时空环境。

30.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有、、、、、等。

二、简答题1.语文教学设计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2.什么叫教学策略?3.语文教学评价有哪些作用?4.怎样做好语文教学目标设计?5.阅读的本质是什么?6.阅读能力的实质是什么?7.简要阐释阅读期待的理论和方法?8.什么叫整体语感法?9.什么叫诵读涵泳法?10.简述教学法的简要发展史?三、论述题1.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是什么?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

2.请你用自己的阅读实践和经验说明阅读的多重性能。

3.借鉴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理论,来解说阅读反思和阅读批评。

4.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说明你对语文教科书中的“范文”的性质和作用的理解。

四、分析题1.根据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独立为一篇新课文设计一份教案。

2.从阅读的多重性能去研究和解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阅读教学总目标的规定。

3.案例研究以教材82页、96页、156页为主重点领会理解分析。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平时作业(3)Array上交时间:收缴人:班主任一、填空题1.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然、社会、人身并进行的过程。

2.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的言语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和活动。

3.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

“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

4.作文的知识结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类是。

5.一个句子的正误优劣,决定于四个因素: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6.广义地说,“文化”是指人类的总和。

7.所谓体验,是人的感管接受了一种心理活动。

8.作文的程序性操作知识,包括怎样立意、、、怎样修改等。

9.积累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即、、。

10.作文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等;作文的特殊能力包括、、、、、等能力。

11.联想按产生的内容可分为、、。

12.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就是。

13.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它包括、、和四个基本过程。

14.学生作文,其心理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

15.选材是“、、——决定取舍的思维过程。

”也是一个“肯定——的过程”。

16.在安排结构过程中,学生主要做以下两件事,第一,第二。

17.作文题目的类型,大体上有两类,即、。

18.叶圣陶先生说:“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要它想得更更,想对了,写对了,才可以”。

19.语文的能力是一个人的表现,也是一个人的标志。

20.“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特征是、、。

21.口语交际能力包括、两方面。

22.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听话过程可以分为三个过程。

即、、。

23.表达与交流心理的特点有、、、。

24.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大体上有三类:即、、。

二、简答题1.作文教学有什么重要意义?2.什么叫作文能力结构?3.口语交际教学有哪些特征?4.倾听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5.作文教学指导一般有哪些方法?三、论述题1.如何理解作文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的过程。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观察?3.选1—3篇学生优秀习作,请他们谈谈其习作是怎么产生的?并分析其写作心理过程?4.设计一个口语教学的教案,并说明其设计意图?四、分析题1.以教材中211页—215页中的实例为例,分析《都是课代表的祸》一文,提出自己作文指导和讲评的新见解。

2.《沟通:与家长进行一次对话》见教材241—242页,分析研究口语教学的得与失。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平时作业(4)Array上交时间:收缴人:班主任一、填空题1.知识是人类的智力工具。

2.目前初中语文知识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

3.语言是人们的纽带。

汉语是我们的,汉语在、、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4.语文教学不是教学生认识,而是让学生运用,说到底,语文教学应当属于的范畴。

5.从阅读的基础方法看,需要掌握、、、和浏览等方法;从阅读的不同目的看,需要掌握、、、、、、等方法。

6.从写作的基础看,需要掌握、、、、等方法。

7.在口语交际行为规则方面,需要掌握、、、、、等方法。

8.获的一个概念应包括四个部分: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9.语文课程宏观的知识内容包括、、等三大类。

10.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变化有、、等。

11.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主要体现在、、、、等五个方面。

12.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科学性原则包括和。

1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其主要内容是、、、、、、。

二、简答题1什么叫“语言”?什么叫“言语”?3.什么叫“精要”和“致用”?4.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是什么?5.什么叫整合?6.专业化语文教师的素养内涵有哪些?三、论述题1.根据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用实例说明语文知识教学的原则。

2.语文学科如何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3.结合实际,谈谈完善语文教师素质结构的途径有哪些?四、分析题案例分析以274页、299页、325页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