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名称】中文通用名称:金刚烷胺英文通用名称:Amantadine其他名称:金刚胺、金刚烷、硫酸金刚烷胺、三环癸胺、三环癸烷胺、盐酸金刚胺、盐酸金刚烷胺、盐酸三环癸胺、Adamantanamine、Adamantane、Adamantaneamine、Amantadine Hydrochloride、Amantadine Sulfate、Amantadinum、Ddino、Mantadine、Symmetrel、Vider。
【临床应用】1.用于原发性帕金森病,脑炎、一氧化碳中毒、老年人合并脑动脉硬化所致的帕金森综合征及药物诱发的锥体外系反应。
2.也用于预防或治疗亚洲A-Ⅱ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与灭活的甲型流感病毒疫苗合用时可促使机体产生预防性抗体。
【药理】1.药效学本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其促进纹状体内多巴胺的合成及释放,减少神经细胞对多巴胺的再摄取,并加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巴胺与儿茶酚胺的作用,增加神经元的多巴胺含量有关。
动物实验亦证明,使用本药后动物脑内的多巴胺释放增加。
本药还可抗RNA病毒,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可阻止RNA病毒穿透宿主细胞,如果病毒已穿透宿主细胞,还能阻止病毒的脱壳和释放核酸,干扰病毒的早期复制。
在组织培养中,本药能防止黏液病毒、副黏液病毒和披膜病毒的感染,对体外弹状病毒(Rhabdovirus)也有效,然而在临床应用中本药仅对A型流感病毒有作用。
2.药动学本药口服后在胃肠道吸收迅速而完全,2-4小时后达血药峰浓度(约0.3μg/ml),每日服药者在2-3日内可达稳态浓度(0.2-0.9μg/ml)。
本药可分布于唾液、鼻腔分泌液中。
组织中(尤其是肺内)的含量高于血浆中的含量,可通过胎盘及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的药物浓度为血浆浓度的60%)。
本药在体内代谢量极少,主要由肾脏排泄,90%以上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液排出,部分可被重吸收。
有肾功能障碍者易致药物蓄积中毒。
在酸性尿中排泄率可迅速增加,也有少量药物由乳汁排泄,肾功能正常者半衰期为11-15小时,肾衰竭者为24小时,长期透析患者半衰期可达7-10日。
总体清除率为16.5L/h,老年人肾清除率下降。
血液透析仅可从血中清除少量药物(约4%)。
【注意事项】1.禁忌症(1)对本药过敏者。
(2)1岁以下儿童。
(3)哺乳妇女。
2.慎用(1)有脑血管病或病史(如脑动脉硬化)者。
(2)有反复发作的湿疹样皮疹病史者。
(3)周围血管神经性水肿或直立性低血压患者。
(4)充血性心力衰竭者。
(5)精神病或严重神经症患者。
(6)肾功能不全者。
(7)癫痫或有癫痫史者。
(8)肝脏疾病患者。
(9)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国外资料)。
3.药物对儿童的影响1岁以下儿童禁用。
4.药物对老人的影响老年患者耐受性低,可出现幻觉、谵妄,应慎用本药。
5.药物对妊娠的影响本药可通过胎盘。
动物实验发现,大鼠一日用50mg/kg(为人类常用量的12倍)时,对胚胎有毒性且能致畸胎,孕妇应慎用。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级。
6.药物对哺乳的影响本药可分泌入乳汁,哺乳妇女禁用。
7.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肾功能障碍者应监测血药浓度(不得超过1.5-2μg/ml)。
【不良反应】本药口服耐受性好,较少出现不良反应。
1.心血管系统可见心律不齐、心动过速、高血压等。
2.精神神经系统可见头晕、眩晕、晕厥、注意力不集中、疲劳、乏力、易激动、焦虑、失眠、睡眠障碍或恶梦、嗜睡、言语不清、精神不安、神经质,少数患者可出现定向力消失,甚至自杀倾向。
偶见抑郁、焦虑、幻觉、精神紊乱、共济失调、头痛。
罕见惊厥。
极少见不能控制的眼球运动等,严重者可致脑动脉硬化。
3.胃肠道可见恶心、呕吐、畏食、食欲减退、口鼻喉干燥、便秘、腹痛、腹泻。
4.血液少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咽喉炎及发热)。
5.皮肤可见皮肤出现紫红色网状斑点或网状青斑、皮疹。
6.肝可引起肝酶升高。
7.泌尿生殖系统少见排尿困难,以老年人多见。
8.眼可见视物模糊。
9.其他(1)老年人及肾功能损害者偶见意识障碍、抽筋或精神失常,减量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长期用药,可引起视网膜炎、周围水肿、直立性低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可表现为体重迅速增加)、尿潴留、呼吸短促(原因不明)、龋齿、牙周病、口腔念珠菌病。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1.其他抗帕金森病药、抗组胺药、吩噻嗪类药或三环类抗抑郁药与本药合用,可增强抗胆碱作用,特别是有精神紊乱、幻觉及恶梦的患者更明显。
合用时需调整药物用量。
2.与氨苯蝶啶合用,本药的肾脏清除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
如两药必须合用,应监测本药的毒性反应。
3.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合用,可增强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严重者可引起惊厥或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4.颠茄和本药均有抗胆碱作用,合用时可产生过度的抗胆碱作用。
5.与复方磺胺甲噁唑合用,可导致两者经肾小管分泌的量均减少,故可增加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出现失眠、精神紊乱等。
6.与溴哌利多合用,后者可拮抗本药的药理作用,降低本药的疗效。
7.有观点认为,与卡法根合用,后者可拮抗本药的多巴胺作用,降低本药的疗效。
8.与佐替平合用,后者可通过阻滞多巴胺受体而拮抗本药的药理作用。
9.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两者的药动学参数均不受影响,两者合用无需调整剂量。
10.与普拉克索合用,尚未观察到有明显的相互作用。
·药物-酒精/尼古丁相互作用本药不宜与乙醇同用,因乙醇会加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出现头昏、晕厥、精神紊乱及循环障碍等。
·药物-食物相互作用槟榔有拟胆碱作用,与本药合用时两者的胆碱及抗胆碱作用相互拮抗,导致两者的疗效均降低。
【给药说明】1.本药不宜与糖皮质激素合用。
2.本药不受食物的影响,故空腹或进食时服药均可。
3.每日最后一次服药应在下午4时前,以避免引起失眠。
4.服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操纵机械和高空作业。
5.加拿大公共卫生管理局不推荐本药用于流感的防治,因其对47种流感病毒实验检测结果表明,有43种病毒(91%)对本药耐药。
管理局建议选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预防季节性流感。
6.一日服药1次或2次时,可能消除或减轻眩晕、失眠及恶心等不良反应。
有资料认为,帕金森病患者一日用量超过200mg时,疗效不增加,但毒性却渐增。
7.服药后不宜突然停药,应逐渐减量,否则可使帕金森病情恶化。
8.对一日用量超过200mg者,应严密观察,防止发生不良反应或中毒。
注意监测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尤其是在增加剂量后的数日内。
9.用药过量的表现:可表现为严重的情绪或其他精神改变、严重的睡眠障碍或恶梦,可出现排尿困难、心律失常、低血压、躁动、精神紊乱、谵妄、幻觉等,严重者出现昏迷及惊厥、甚至死亡。
10.用药过量的处理:本药过量尚无特殊的解毒药,只能给予对症与支持治疗。
支持治疗包括立即洗胃、催吐,大量补液利尿,酸化尿液以增加本药的排泄,同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电解质、尿液pH值与尿量,必要时可导尿。
观察有无动作过多、惊厥、心律失常及低血压等情况,相应给予镇静药、抗惊厥药、抗心律失常药,必要时可再加用其他药物。
为控制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的症状,可缓慢静注毒扁豆碱,成人每间隔1-2小时给予1-2mg,小儿每间隔5-10分钟给予0.5mg,最大用量可达每小时2mg。
【用法与用量】成人·常规剂量·口服给药1.抗帕金森病:(1)一次100mg,一日1-2次。
(2)治疗数月后疗效可逐渐减弱。
可将一日用量增至300mg,或暂时停药数周后再用药,使疗效恢复。
(3)对合并有严重疾病或正在应用大剂量其他抗帕金森药物的患者,开始治疗时一日100mg,若必要,经1周至数周后,用量可增加至一次100mg,一日2次;若仍未达到最适剂量,一日用量可增至400mg,分次服用。
(4)如本药已与左旋多巴合用,则本药用量应维持在一次100mg,一日1-2次的水平,而左旋多巴应逐渐加量,直至达到最佳疗效。
(5)本药与抗胆碱型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左旋多巴合用时,可有增效作用。
如左旋多巴疗效降低,加用本药,疗效又可恢复。
合用时,可减少单次左旋多巴用量,使症状或不良反应改善或使疗效不波动。
(6)对药物诱导的锥体外系反应,开始时本药可用一次100mg,一日2次,若仍未达到最佳疗效,可将一日用量加至300mg,分次服用。
(7)一日最大量为400mg。
2.抗病毒:(1)一次200mg,一日1次;或一次100mg,每12小时1次。
(2)应在接触患者前开始预防性服药,如接触后服药则至少应连用10日。
在流感流行期间(大多为6-8周)每日均须服药,或合用灭活的甲型流感病毒疫苗,直至有免疫活性出现为止。
(3)与灭活的甲型流感病毒疫苗同用时,在产生预防性抗体之前,本药应连续服用2-3周才可停药。
但因疫苗只有70%-80%有效,故延长服药的时间对老年人或高危患者可能有益。
(4)对流感的治疗,应于起病后24-48小时内开始,在症状消失后,本药尚需继续使用5日。
(5)最大量为一日200mg。
·肾功能不全时剂量肾功能不全者酌情减量。
儿童·常规剂量·口服给药1. 1-9岁儿童:抗病毒,每8小时用1.5-3mg/kg,或每12小时用2.2-4.4mg/kg,也有推荐每12小时用1.5mg/kg。
一日最大量不宜超过150mg。
疗程3-5日,不宜超过10日。
2. 9-12岁儿童:抗病毒,每12小时口服100mg。
3. 12岁或12岁以上儿童:抗病毒,同成人用量。
[国外用法用量参考]成人·常规剂量·口服给药1.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一日200mg,分次服用。
如果疗效欠佳,可提高到一日300mg,分次服用。
2.A型流感病毒感染:(1)一日200mg,可1次或分2次服用。
分次服用对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可能有益。
(2)预防:应在A型流感病毒暴发前使用。
也可在接触感染患者前后使用,且在接触患者后至少连续使用10日。
当与灭活的A型流感病毒疫苗联用时,在注射疫苗后,本药应给予2-4周。
如果未使用疫苗或禁忌使用疫苗,本药则应给予90日以上。
(3)治疗:应在症状发作后24-48小时内开始用药,并持续到症状消失后24-48小时。
3.多发性硬化:研究显示本药对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疲乏症状有效。
用量为一次100mg,一日2次,但需进一步研究评价本药治疗本病时的利弊。
4.帕金森病:(1)开始剂量为一次100mg,一日2次。
某些患者需将用量增加至一日400mg,分次服用才有疗效。
对有严重药物依赖的患者或接受高剂量其他抗帕金森药物治疗的患者,本药的初始用量为一日100mg,如有必要,在1至数周后用量可增加至一次100mg,一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