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重力与重心教案鲁科版必修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重力与重心教案鲁科版必修

3.1 重力与重心教学目标:1. 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 知道力是矢量,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和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在具体问题中能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 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4.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重力重心力的图示主要内容: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力的物质性:2.力的相互性:4.力的矢量性: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力具有矢量性。

力的大小用测力计(弹簧秤)来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牛)。

通常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若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则力的作用效果也将变化。

二、力的图示1.力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

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它的指向(箭头所指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所沿的直线叫力的作用线。

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这是把抽象的力直观而形象地表示出来的一种方法。

2.画力的图示的步骤①选定标度:画出某一长度的线段表示一定大小的力,并把该线段所表示的力的大小写在该线段的上方。

所选标度要适当(力的图示上刻度不能过少,也不能多而密,要便于作图计算),一般标度的大小应是所图示的力的1/n,n为除“1”以外的正整数。

②画一个方块或一个点表示受力物体,并确定力的作用点。

③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作用方向画一线段(根据所选标度和力的大小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上刻度(垂直于力线段的小短线)。

④在表示力的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在箭头的旁边标出表示这个力的字母或数值。

3.注意:①箭尾通常画在力的作用点上。

②若在同一个图上作出不同的力的图示,一定要用同一个标度。

③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不同。

力的示意图是为了分析受力而作,侧重于画准力的方向,带箭头的线段上没有标度,线段的长度只定性表示力的大小。

三、力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相比,只要求在图中准确画出力的方向,表达出物体在这个方向受力即可,不要求准确画出力的大小。

此时可引入例题具体分析四、力的分类按力的性质和力的效果分类①性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分子力等。

②效果力:支持力、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等。

注意:正确区分性质力和效果力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环节。

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如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性质不同的力,可以叫同一个名称,如重力、弹力都可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都可叫动力,其作用效果可以相同。

同一个力,可以有不同的名称,如用绳子拉小车前进,绳子对小车施以拉力,又叫弹力、动力等。

五、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1.重力的产生静止释放的物体竖直下落。

抛出的物体会落回地面,水会从高处流向低处,这众多的事例说明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重力也叫重量,常用符号G表示。

①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其本质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②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不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不论是否与地面接触,都受重力作用。

重力与运动状态和接触面情况均无关。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即垂直于(当地的)水平面向下,沿重锤线向下。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不能将“竖直向下”理解为“垂直于支持面向下”、“垂直于地面向下”或“指向地心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3.重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共同决定①在同一地点,重力G与质量m成正比;同一物体,在不同地点所受的重力可能不同(随地理纬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离地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不过这种差异很小,一般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其重力大小恒定不变。

②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是G=mg.式中m是物体的质量,单位用kg;g是一个与地理位置有关的量,反映地球对物体作用力的强弱。

(g值随地理纬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通常情况下 (在地球表面附近),取g=9.8N/kg,表示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③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出。

其依据的原理是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作用的相互性: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或用静止的水平支持物支持的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特别注意:拉力或压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是有条件(平衡)的;且不能认为拉力或压力就是重力,因力的性质不同,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不同。

④重力的大小在一般情况下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大小(学过“万有引力”就明白了)。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六、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1.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引入重心的概念,就把实际作用于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等效地代替了,于是原来的整个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代替,从而使研究问题大为简便。

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上叫等效方法。

等效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思维方法,它是在保证效果不变的前提下用一种简化的形式来替代原来的形式以使研究问题方便些。

注意:重心并不是重力的实际作用点,也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更不能认为地球只吸引物体的这一点。

2.物体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的分布都有关系,跟物体的放置情况和运动状态无关。

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的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重心的位置可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

3.对于薄板状物体,可以用悬挂法找出其重心位置,其依据的原理是二力平衡条件。

七、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例一】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受力物体可以对应着一个以上的施力物体。

B.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C.用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弹簧压缩后再反过来对手作用。

D.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相互作用。

【例二】试说出右图所示的力F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例三】在下图中作出A受到一个与水平面成30°角的斜向右上方500N的拉力的图示。

1..关于物体的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因物体的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所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必在其几何中心。

C.物体的形状改变时,它的重心位置很可能也随着改变。

D.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2.力是__________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_________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力是不能离开_____________而独立存在的。

3.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B.g=9.8N/kg表示重力是9.8N的物体的质量是1kg。

C.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比在平面上受的重力小。

D.在地面附近,物体静止时与运动时,其重力大小是不变的。

4.一条放在地面上的长为L的柔软匀质粗绳,向上提其一端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__;长为L的均匀直钢管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抬起其一端使其与水平地面成30角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形线圈,以直径ab为轴匀速转动,转速为n,ab的左侧有垂直于纸面向里(与ab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M和N是两个集流环,负载电阻为R,线圈、电流表和连接导线的电阻不计,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22nB rRπB.2222nB rRπC.222nB rRπD.222nB rRπ2.如图所示,图a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接在242sin50u tπ=(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与阻值R1=2Ω的电阻接成闭合电路,电流表为理想电流表。

图b中阻值为R2=32Ω的电阻直接接到122sin50u tπ=(V)的交流电源上,结果电阻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则()A.通过电阻R1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B.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9WC.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8:1D.电流表的示数为2.5A3.密闭容器内封有一定质量的空气,使该容器做自由落体运动,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A.为零B.保持不变C.减小D.增大4.一个23892U核衰变为一个20682Pb核的过程中,发生了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则m、n的值分别为()A.8、6 B.6、8 C.4、8 D.8、45.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下的力F 作用在P 上,使其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下列是力F 和运动时间t 之间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D 1、D 2是完全相同的灯泡,线圈L 的自感系数较大,直流电阻不计。

先闭合开关S ,电路稳定后再断开开关S ,此时( )A .D 1立刻熄灭B .D 2立刻熄灭C .D 1闪亮一下逐渐熄灭D .D 2闪亮一下逐渐熄灭7.一半径为R 的半圆形玻璃砖放置在竖直平面上,其截面如下图所示. 图中O 为圆心,MN 为竖直方向的直径.有一束细光线自O 点沿水平方向射入玻璃砖,可以观测到有光线自玻璃砖内射出,现将入射光线缓慢平行下移,当入射光线与O 点的距离为d 时,从玻璃砖射出的光线刚好消失.则此玻璃的折射率为( )A 22R d -B .22R d R -C .R dD .d R8.氚核发生β衰变除了产生β粒子和新核外,还会产生质量数和电荷数都是0的反中微子Ve 。

若氚核在云室中发生β衰变后,产生的反中微子和β粒子的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设反中微子的动量为P 1,β粒子动量为P 2,则。

A .上述核反应方程为03141-102e H+n e+He+V →B .β粒子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路径,此体现了粒子的波动性C .氚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会向外发射β粒子D .新核的动量为12P P -9.如图所示,吊篮A 、物体B 、物体C 的质量均为m ,两物体分别固定在竖直弹簧两端,弹簧的质量不计,整个系统在轻绳悬挂下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悬挂吊篮的轻绳剪断在轻绳刚被剪断的时间( )A .物体B 的加速度大小为gB .物体C 的加速度大小为2g C .吊篮A 的加速度大小为gD .吊篮A 与物体C 间的弹力大小为0.5mg10.我国建立在北纬43°的内蒙古赤峰草原天文观测站在金鸽牧场揭牌并投入使用,该天文观测站应用了先进的天文望远镜.现有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一位观测员在对该卫星的天文观测时发现:每天晚上相同时刻总能出现在天空正上方同一位置,则卫星的轨道必须满足下列哪些条件(已知地球质量为M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地球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 )A .该卫星一定在同步卫星轨道上B .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北纬43°线所确定的平面共面C .满足轨道半径r=23224GMT nπ(n=1、2、3…)的全部轨道都可以 D .满足轨道半径r=23224GMT nπ(n=1、2、3…)的部分轨道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1.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传播,t =0 时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 A 和 B 相距 0.5m ,质点 A 速度沿 y 轴正方向;t =0.03s 时,质点 A 第一次到达负向最大位移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