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统计概述
•
31
2、变量值 、
变量的具体数值叫做变量值,也叫标志值。 变量的具体数值叫做变量值,也叫标志值。
例如: 例如: 固定资产额是一个变量,各企业固定资产的 固定资产额是一个变量, 具体数值是变量值。 具体数值是变量值。 思考: 思考: 三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 三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这三个成绩分 数是三个变量,此说法是否正确? 数是三个变量,此说法是否正确?
一、总体和总体单位 二、标志和统计指标 三、变量和变量值 四、指标体系
13
一、总体和总体单位
总 体
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
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 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集合体 同质性 变异性 具体性 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特点
总体单位
14
思 考
对2006年10月份某市小学生的近视情况 进行调查时,该市所有的小学生就是总 体,每个小学生就是总体单位,那么: 同质性是什么? 总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是什么? 设想,如果没有规定总体范围,在总体 中会出现什么问题?
25
统计指标的分类
按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分为: 按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分为:
数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 数量指标 平的指标,表现形式为绝对数。指标数值均有 单位; 质量指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平 质量指标 均水平的指标,表现形式为相对数或平均数。 通常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派生出来的,反映 现象之间内在联系和对比关系。
9
案例(续 案例 续)
人类社会要发展,就要保持男女人数的大 致相同,那么,新生儿男多于女,不是性别不 平衡了吗?但是,男孩的死亡率要高于女孩, 到了中青年时期,男女人数就大致相同了,进 入老年后,男性的死亡率仍高于女性,男性平 均预期寿命比女性短,老年男性反而少于女性。 从全人类看,婴幼儿时男多于女,中青年时大 致相同,老年时女多于男。这样,在中青年结 婚生育时性别大致平衡,总人口性别也是大致 平衡的,保证了人类社会的进化与发展。
6
三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统计研究方法
大量观察法 统计分组法 综合指标法
7
大量观察法
•
是统计学的基本方法, 是统计学的基本方法,是对所研究事物 的全部或足够多数量的个体进行调查研 究占有实践资料的一种方法。 究占有实践资料的一种方法。
8
案例: 案例:通过大量观察发现规律
新生婴儿的性别比是1∶1吗? 一般人认为,新生婴儿的男女性别比为 1∶1,实际上,如果对新生婴儿的性别进 行“大量观察”,就会发现男孩稍多于女 孩,大致比例为:107∶100。这就是新生 儿性别的数量规律性,古今中外都大致相 同,它是由人类社会长期遗传和发展所决 定的。
不变标志
不变标志决定 总体的同质性
22
标志
性别 民族 宗教信仰 政治面貌 年龄 身高 体重
标志表现
品 质 标 志
男 汉族 佛教 无党派
文 字 表 述 数 据 表 述 标 志 值
23
数 量 标 志
43岁 岁 182cm 75公斤 公斤
2、 统计指标 、
• 概念: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 总体数量特征 概念: 总体
第一章 统计概述
第一节 统计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
本章要点
• •
统计的含义、研究对象、特点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2
第一节 统计的研究对象
下列资料中“统计” 下列资料中“统计”一词的含义是什 么? 小王是学统计 统计的 小王是学统计的。 他已经搞了十几年统计 统计了 他已经搞了十几年统计了。 统计,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某种商品物价 出现负增长。 出现负增长。 统计一下今天的到课率 一下今天的到课率。 请统计一下今天的到课率。
10
统计分组法
是根据统计目的和事物特点,按照一定 的标准把事物划分为不同性质类型的组。 是进行统计加工整理和深入分析的前提, 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发挥着重要 作用。
•
•
11
综合指标法
•
是利用各种综合指标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 进行综合、概括的分析方法,是统计分析的 基本方法之一。
12
第二节 统计基本概念
32
四、指标体系
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指 标组成的整体。
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领导作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特色 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社会评价
33
本章作业
1、单元测试(P16-18) 2、小测试(P6)
29
讨
论
某市统计部门提供的一份统计分析报告中有如下 内容: 我市国有工业企业1500个,职工总人数 万 内容:“我市国有工业企业 个 职工总人数50万 工业总产值250亿元,人均实现产值 万元。其中, 亿元, 万元。 人,工业总产值 亿元 人均实现产值5万元 其中, 宏大电气有限公司实现总产值3000万元,职工人数 万元, 宏大电气有限公司实现总产值 万元 1000人。” 人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该报告所反映的统计总体、总体单位分别 、指出该报告所反映的统计总体、 是什么? 是什么? 2、报告中涉及的统计标志有哪些?分别说明其性 、报告中涉及的统计标志有哪些? 质。 3、报告中涉及的统计指标有哪些?分别指出所属 、报告中涉及的统计指标有哪些? 30 的类型。 的类型。
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
•构成要素:
时间 限制 空间 限制 计算方法 指标名称 具体 数值 计量 单位
2002末 末
中国
总人口 具体性
12.85 综合性
亿人
性质: •性质: 数量性
24
•统计指标的分类 统计指标的分类
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分为: 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分为: ★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反映总体规模,通常以绝 总量指标 对数的形式表现。 ★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是两个绝对数之比,亦称 相对指标 为相对数 。 ★平均指标:反映总体在某一时间或空 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 。
3
统 计 的 含 义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情况和 特征数字及文字材料
统计资料 统计 统计恘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系统论述统计工作的学科
4
统计含义的双重关系
• •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 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 。
如下图所示:
统计资料 统计工作 统 计学
26
两种分类的对应关系
总量指标 数量指标
相对指标 质量指标 平均指标
27
指标与标志的关系
•
联系: 1)许多统计指标是由各单位的数量标志 值汇总而来的; 2)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转化关系。
28
指标与标志的关系
•
区别:
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而标志是总 体单位特征的概念; 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有的用数字表 示,有的用文字表示; 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出来的,而标志仅是 某一个现象,未经过任何汇总; 标志不具备时间、地点条件,而指标要与具体 的时间、地点相联系。
数量标志
统计研究是从登记标志开始, 统计研究是从登记标志开始,并通过对标志的 综合来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 综合来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因此标志是统计研 究的起点。 究的起点。
21
按标志表现是否相同分类
可变标志决定 总体的差异性 可变标志 一个标志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表 现不完全相同 ,即标志表现有 差别。 差别。 一个标志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表 现都相同 即标志表现无差别。 现都相同 ,即标志表现无差别。
过程与 结果关系
实践与 理论关系
5
二、统计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1、统计研究的对象 统计研究的对象 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 即以统计资料为依据具体说明社会经济现 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 数量界限 数量特征、 数量界限。 数量特征 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 数量性 2、统计的特点 总体性 具体性 客观性
三、变量和变量值
1、变量 • 概念:变量是指可变 概念: 可变的数量标志 。 可变 分类:按其取值的是否连续分为: 分类: ◆离散型变量:指变量值只能表现为整数 整数而不会出现小数。 整数 如人口数,机器台数,桌椅数,教室数等。可以用计数 计数 的方法取得变量值。 ◆连续型变量:指变量取值连续不断,在整数之间可以无 限地取值,取整数 整数和取小数 小数都具有经济含义。如粮食产 整数 小数 量、身高、体重、资金、利润等。连续型变量的取值要 利用计量工具 计量工具,通过测量或度量 测量或度量的方法取得。 计量工具 测量或度量
19
•
标志的种类 两种分类方法: 1)按表现形式的不同分类 2)按标志表现是否相同分类
20
按表现形式的不同分类
品质标志 属性特征, 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 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在原始 状态下无法量化 状态下无法量化 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在原始状 数量特征, 态下能够量化 能够量化。 态下能够量化。
15
① ② ③
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16
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总体、 总体、总体单位
总体、 总体 、 总体 单位
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 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7
二、标志和统计指标
1、标志 、 • 概念:用来说明总体单位 总体单位特征或属性的名称。 总体单位
34
谢 谢!
35Βιβλιοθήκη 例如:以企业作为总体单位,则职工人数、 工资水平、所有制性质等就是标志。
18
标志表现:标志在各总体单位的具体表 现。例如:“性别”的标志表现为男、 女;“年龄”的标志表现为18岁、19岁、 20岁等。 标志值:即数量标志表现,又称变量值。 如张某年龄36岁、月工资1450元,这是 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统计上称为标志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