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 统计概述

1 统计概述


31
2、变量值 、
变量的具体数值叫做变量值,也叫标志值。 变量的具体数值叫做变量值,也叫标志值。
例如: 例如: 固定资产额是一个变量,各企业固定资产的 固定资产额是一个变量, 具体数值是变量值。 具体数值是变量值。 思考: 思考: 三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 三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这三个成绩分 数是三个变量,此说法是否正确? 数是三个变量,此说法是否正确?
一、总体和总体单位 二、标志和统计指标 三、变量和变量值 四、指标体系
13
一、总体和总体单位
总 体
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
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 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集合体 同质性 变异性 具体性 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特点
总体单位
14
思 考
对2006年10月份某市小学生的近视情况 进行调查时,该市所有的小学生就是总 体,每个小学生就是总体单位,那么: 同质性是什么? 总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是什么? 设想,如果没有规定总体范围,在总体 中会出现什么问题?
25
统计指标的分类
按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分为: 按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分为:
数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 数量指标 平的指标,表现形式为绝对数。指标数值均有 单位; 质量指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平 质量指标 均水平的指标,表现形式为相对数或平均数。 通常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派生出来的,反映 现象之间内在联系和对比关系。
9
案例(续 案例 续)
人类社会要发展,就要保持男女人数的大 致相同,那么,新生儿男多于女,不是性别不 平衡了吗?但是,男孩的死亡率要高于女孩, 到了中青年时期,男女人数就大致相同了,进 入老年后,男性的死亡率仍高于女性,男性平 均预期寿命比女性短,老年男性反而少于女性。 从全人类看,婴幼儿时男多于女,中青年时大 致相同,老年时女多于男。这样,在中青年结 婚生育时性别大致平衡,总人口性别也是大致 平衡的,保证了人类社会的进化与发展。
6
三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统计研究方法
大量观察法 统计分组法 综合指标法
7
大量观察法

是统计学的基本方法, 是统计学的基本方法,是对所研究事物 的全部或足够多数量的个体进行调查研 究占有实践资料的一种方法。 究占有实践资料的一种方法。
8
案例: 案例:通过大量观察发现规律
新生婴儿的性别比是1∶1吗? 一般人认为,新生婴儿的男女性别比为 1∶1,实际上,如果对新生婴儿的性别进 行“大量观察”,就会发现男孩稍多于女 孩,大致比例为:107∶100。这就是新生 儿性别的数量规律性,古今中外都大致相 同,它是由人类社会长期遗传和发展所决 定的。
不变标志
不变标志决定 总体的同质性
22
标志
性别 民族 宗教信仰 政治面貌 年龄 身高 体重
标志表现
品 质 标 志
男 汉族 佛教 无党派
文 字 表 述 数 据 表 述 标 志 值
23
数 量 标 志
43岁 岁 182cm 75公斤 公斤
2、 统计指标 、
• 概念: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 总体数量特征 概念: 总体
第一章 统计概述
第一节 统计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
本章要点
• •
统计的含义、研究对象、特点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2
第一节 统计的研究对象
下列资料中“统计” 下列资料中“统计”一词的含义是什 么? 小王是学统计 统计的 小王是学统计的。 他已经搞了十几年统计 统计了 他已经搞了十几年统计了。 统计,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某种商品物价 出现负增长。 出现负增长。 统计一下今天的到课率 一下今天的到课率。 请统计一下今天的到课率。
10
统计分组法
是根据统计目的和事物特点,按照一定 的标准把事物划分为不同性质类型的组。 是进行统计加工整理和深入分析的前提, 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发挥着重要 作用。


11
综合指标法

是利用各种综合指标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 进行综合、概括的分析方法,是统计分析的 基本方法之一。
12
第二节 统计基本概念
32
四、指标体系
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指 标组成的整体。
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领导作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特色 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社会评价
33
本章作业
1、单元测试(P16-18) 2、小测试(P6)
29


某市统计部门提供的一份统计分析报告中有如下 内容: 我市国有工业企业1500个,职工总人数 万 内容:“我市国有工业企业 个 职工总人数50万 工业总产值250亿元,人均实现产值 万元。其中, 亿元, 万元。 人,工业总产值 亿元 人均实现产值5万元 其中, 宏大电气有限公司实现总产值3000万元,职工人数 万元, 宏大电气有限公司实现总产值 万元 1000人。” 人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该报告所反映的统计总体、总体单位分别 、指出该报告所反映的统计总体、 是什么? 是什么? 2、报告中涉及的统计标志有哪些?分别说明其性 、报告中涉及的统计标志有哪些? 质。 3、报告中涉及的统计指标有哪些?分别指出所属 、报告中涉及的统计指标有哪些? 30 的类型。 的类型。
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
•构成要素:
时间 限制 空间 限制 计算方法 指标名称 具体 数值 计量 单位
2002末 末
中国
总人口 具体性
12.85 综合性
亿人
性质: •性质: 数量性
24
•统计指标的分类 统计指标的分类
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分为: 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分为: ★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反映总体规模,通常以绝 总量指标 对数的形式表现。 ★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是两个绝对数之比,亦称 相对指标 为相对数 。 ★平均指标:反映总体在某一时间或空 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 。
3
统 计 的 含 义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情况和 特征数字及文字材料
统计资料 统计 统计恘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系统论述统计工作的学科
4
统计含义的双重关系
• •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 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 。
如下图所示:
统计资料 统计工作 统 计学
26
两种分类的对应关系
总量指标 数量指标
相对指标 质量指标 平均指标
27
指标与标志的关系

联系: 1)许多统计指标是由各单位的数量标志 值汇总而来的; 2)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转化关系。
28
指标与标志的关系

区别:
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而标志是总 体单位特征的概念; 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有的用数字表 示,有的用文字表示; 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出来的,而标志仅是 某一个现象,未经过任何汇总; 标志不具备时间、地点条件,而指标要与具体 的时间、地点相联系。
数量标志
统计研究是从登记标志开始, 统计研究是从登记标志开始,并通过对标志的 综合来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 综合来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因此标志是统计研 究的起点。 究的起点。
21
按标志表现是否相同分类
可变标志决定 总体的差异性 可变标志 一个标志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表 现不完全相同 ,即标志表现有 差别。 差别。 一个标志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表 现都相同 即标志表现无差别。 现都相同 ,即标志表现无差别。
过程与 结果关系
实践与 理论关系
5
二、统计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1、统计研究的对象 统计研究的对象 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 即以统计资料为依据具体说明社会经济现 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 数量界限 数量特征、 数量界限。 数量特征 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 数量性 2、统计的特点 总体性 具体性 客观性
三、变量和变量值
1、变量 • 概念:变量是指可变 概念: 可变的数量标志 。 可变 分类:按其取值的是否连续分为: 分类: ◆离散型变量:指变量值只能表现为整数 整数而不会出现小数。 整数 如人口数,机器台数,桌椅数,教室数等。可以用计数 计数 的方法取得变量值。 ◆连续型变量:指变量取值连续不断,在整数之间可以无 限地取值,取整数 整数和取小数 小数都具有经济含义。如粮食产 整数 小数 量、身高、体重、资金、利润等。连续型变量的取值要 利用计量工具 计量工具,通过测量或度量 测量或度量的方法取得。 计量工具 测量或度量
19

标志的种类 两种分类方法: 1)按表现形式的不同分类 2)按标志表现是否相同分类
20
按表现形式的不同分类
品质标志 属性特征, 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 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在原始 状态下无法量化 状态下无法量化 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在原始状 数量特征, 态下能够量化 能够量化。 态下能够量化。
15
① ② ③
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16
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总体、 总体、总体单位
总体、 总体 、 总体 单位
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 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7
二、标志和统计指标
1、标志 、 • 概念:用来说明总体单位 总体单位特征或属性的名称。 总体单位
34
谢 谢!
35Βιβλιοθήκη 例如:以企业作为总体单位,则职工人数、 工资水平、所有制性质等就是标志。
18
标志表现:标志在各总体单位的具体表 现。例如:“性别”的标志表现为男、 女;“年龄”的标志表现为18岁、19岁、 20岁等。 标志值:即数量标志表现,又称变量值。 如张某年龄36岁、月工资1450元,这是 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统计上称为标志 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