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2013年大修
编号:P
大修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换热网络优化
申报单位: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邱震宇
主管领导(签字):
日期:2013年12月4日
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制
一、大修实施方案
1.项目的主要内容
1.1中段取热温差大,改变中段取热控制方式。
目前中段取热控制方式为通过流量调节阀控制中段循环抽出量,由于在换热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中段循环抽出量越小,换热温差越大。
将目前的控制方式更换为三通调节阀控制抽出和返塔温差,增加中段循环量,减少换热温差,增大高温位部分的热量利用。
将常二中和减二中调节阀更换为三通调节阀,原流量计移至三通调节阀后,流量仍通过中段循环泵变频控制。
1.2针对换热网络中存在跨夹点传热的现象,调整目前的换热网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调换6组换热器换热顺序。
主要为原油-常二中(II)换热器E113调整至原油-减二中(II)换热器E114A/B后换热;闪底油-减二中(I)换热器E120调整至闪底油-减四线换热器E117后换热。
将闪底油-减渣(II)换热器E118A~D拆分成两
组,即闪底油-减渣(II)换热器E118C/D和闪底油-减渣(III)换热器E118A/B,
1
其中闪底油-减渣(II)换热器E118C/D调整至闪底油-减三线(I)E119后换热;
b将换热器E108A/B和E110A/B沥青由走管程改为走壳程,原油由走壳程改为走管程。
c新增3台换热器,分别为原油-减三线(II)换热器E107B、原油-减二线换热器E106B和原油-常三线(II)换热器E105B。
改造后换热网络换热流程详见改造后的PFD图。
1.3增加相应的管道和阀门
新增3台换热器,新增换热器原油侧压降为80kPa,工艺侧增加压降均在5kPa 左右,可忽略不计;换热器E113和E114A/B调整换热顺序,原油管道系统增加9kPa 压降;换热器E108A/B原油由走壳程改为走管程,原油管道系统增加16kPa压降,减渣管道系统减少144kPa压降;换热器E110A/B原油由走壳程改为走管程,原油管道系统减少20kPa压降,减渣管道系统减少6kPa压降;闪底油换热顺序调整,闪底油管道系统合计增加25kPa的压降。
2、主要工程量
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2013年大修
3
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2013年大修
3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执行的主要标准、规范
3.1 施工标准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通则》SH3012-2011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技术规范》GB50160-2008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与监察规定-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
3.2 验收标准
《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683-2011)。
4.考核指标
施工过程中,无一例QHSE方面的事故,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进度按计划完成,改造后效果显著,满足工艺要求。
二、组织结构
项目经理(或负责人):邱震宇
质量控制:罗江兵、付达飞
安全控制:白锦平
进度、费用控制:邱震宇
三、安全评价、环境评价、职业健康分析
本项目施工后,有利于装置的能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节能,不会对安全、环境、员工健康带来隐患。
四、项目施工“三同时”,项目HSE措施
5
1 严格按照本工程设计与施工说明中的规定进行施工作业;
2须由具有资质的专业安装机构完成;
3作业完成后,施工方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方能将项目移交给常减压作业区;
4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的HSE管理及措施见:《危险源及风险识别、评价表一》。
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1、优化后换热终温预计提高至299℃左右。
2、换热网络优化后,常减压装置能耗较优化前降低0.816kgEO/t。
优化后装置能耗变化见附表
表1-1 常减压装置能耗变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