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风格室内设计论文摘要:室内设计中式风格作为设计的一个分支秉承了设计的传统,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精神物质需要而向前发展。
如今中式风格也许并不盛行,但是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断加深,我相信在现今一大批愿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设计师们的带领下,中国传统设计一定会再次走上世界设计的巅峰。
一、引言目前中国的室内设计形式多样风格迥异,有的简约保守有的奢华张扬,不同的设计风格丰富了室内设计领域这是好事,但大多数设计却“有其形却无其神”,设计风格飘忽多借鉴拼接他人设计,却往往只得其形未得其神,最后不清不楚曰混搭。
由于中国的现代室内设计基本是靠学习和借鉴西方设计起步,对于西方的思想以及风格流派了解不深,所以有如此现象尚可理解。
我们对自己祖国的文化比较熟悉,但如今结合中国元素的室内设计也大多数停留在表面,没有更深沉挖掘文化内涵表现中华传统文化底蕴。
我们不能一味的抄袭借鉴西方设计,应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去粗取精。
当然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现如今也涌现出一大批“喝的了洋墨水也熟读圣贤书”的优秀设计师,他们没有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尝试和弘扬,并也展现出一批成功的优秀作品。
二、中式风格的背景及研究意义1、研究中式风格的意义。
中式风格是以宫廷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室内装饰设计艺术风格,气势恢弘、壮丽华贵、高空间、大进深、雕梁画柱、金碧辉煌,造型讲究对称,色彩讲究对比,装饰材料以木材为主,图案多龙、凤、龟、狮等,精雕细琢、瑰丽奇巧。
现如今的中式风格一般是以明清风格为代表的的中国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这种风格的设计要求体现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居家风格,映衬出主人的审美意境和文化内涵。
2、中式风格的背景。
纵观古今中外设计史,我们不难发现,设计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不断受到科学技术,人民的生活需要,统治阶级意志等等的影响。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整部设计史,就拿最有代表性的纹样设计来说,从最开始的奴隶社会时期统治阶级崇尚武力迷信鬼神,纹样以威严神秘为特点;后来佛教传入图案带有宗教色彩;唐朝鼎盛,纹样丰富华美;辽金元统治者彪悍粗狂,纹样刚劲豪放;明清务实致用,纹样实用内敛。
这些种种都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元素中式设计的伊始,它深厚的内涵是中国人民历史的积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这些中式元素和符号是我们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底蕴。
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国际社会的目光纷纷投向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也被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国的设计中中式设计越来越多,中国元素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就是很好的证明。
由于西方的工业技术非常发达一直引领者全球市场动向,对材料的现代化设计加工也非常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的结合,这对传统意义上的形式产生了冲击。
做到“西学为体,中学为用,中西合璧”是传统文化设计的出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活力的源泉。
现如今中式风格的运用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提炼和再加工,以符合现代人审美的的方式来营造满足人民需要的富有古典韵味的设计。
三、现代室内设计中中国元素的运用1、中国元素在运用中所面临的问题。
现如今的中国元素的运用并不是一味的复原传统设计,要着眼于当下。
无论是做何种风格,设计本身的目的是为了当下满足人们的需求,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构思具象化的结果,出发点始终是以人为本。
提倡传统风格并不是潮流的倒退正相反是人类文明的前进,这种审美的进步让人们沉浸下来感受历史的积淀,让不满足与随现代风格大流的人们有其他方面的选择。
但到底如何更好的设计出符合现代人需要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现代中式风格呢?中式元素作为一种独立的表现方式想运用好并不容易。
现代中式风格不是简简单单两种元素杂糅的堆砌,这样只会“画虎不成反类犬”使设计变的不伦不类。
传统设计精髓在其神韵,要想把握其神韵并不是一朝一夕能速成的,这与设计者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与对设计的领悟能力是紧密联系的。
这要求设计师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都做到“心里有数”,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历史、地理、人文、宗教、绘画、园林、风水、古建筑等都应融会贯通,对西方现代设计的理解也应有一定造诣。
2、在现代设计中运用传统元素。
中式元素一般包括中式传统思想,中式装饰构件及符号和中式家具等。
1、中式家具一般以木质为主,木材本身就极象征着生命力,使空间充满活力突显气质。
中式古家具现以明式家具为主,明式家具造型朴实致用,花纹美观大方,其桌、椅、案、几等运用起来都颇彰显气韵。
现如今新兴的现代仿古家具结合现代美学和人体工程学与传统造型相互融合也不失为一种值得提倡的选择。
2、中式装饰构件以瓷器和书法绘画为代表,对室内空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细节凸显意境,“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等借助物象的特征暗语人的品行;茶具,花瓶等摆件也美观实用发扬传统文化。
3、传统思想再设计中的体现可谓是博大精深。
中式设计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由繁入简”崇尚用最少的设计表现最丰富的意境,这就像绘画作品的美不以颜色多少判断,文学著作的好坏也不由字数决定。
相反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最准确真实的思想就是佳品。
室内设计同样是这个道理,讲究意境的传统设计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自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无就是有的观念表明很多时候“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也和西方设计大师密斯凡德罗“少就是多”的观点不谋而合,由此可见中西方虽然存在着文化的差异但总的来说“大道相通”。
四、中式风格的设计手法及问题1、浅议中式风格的设计方法。
中国传统的布局风格包含着明显的尊卑主从,风水命理等意识形态观念。
讲究空间的对称,主要建筑位列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匀称的分列在两旁,形成院落建筑群。
不论是居家四合院、宫殿、寺庙都是这种布局。
现代中式家具普遍偏向重暖色,清漆亚光处理表面简单大方,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繁杂雕刻。
每一个人对中式风格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喜好,古元素和现代人的生活空间的结合也会擦出各色各样的火花。
室内空间的营造说白了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一种精神追求,中国传统风格的美就想一壶好茶,只有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慢慢享受,各中奥妙自会在唇齿间留香。
2、中式风格设计所面临的问题。
虽说中式风格博大精深在这片土地上延续几千年之久,但如今并未得到很好的传承也有其原因的。
一方面中国古代艺术形式的记录有所欠缺,流传至今的古代有关设计方面的书比如《考工记》、《营造法式》、《天工开物》等屈指可数;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对古文化的保护意识淡薄,新的王朝的建立常常会推翻前一个王朝的大部分文化艺术形态力求“从里到外摧毁敌人”。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流入中国对中国人的观念特别是审美产生了极大地冲击,传统的室内设计几乎被西方的设计风格所取代,甚至西方古典奢华的装饰风格所占的份额都比传统的中式风格比重要大。
现如今的中国也没能真正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同是东方文化的日本就做的很好。
日本设计采取“双轨并行”政策,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兼顾且互不干预,必要的时候也相互借鉴。
这些外在因素除外,现代中式设计也有一些自身的弊端。
这种风格本身采用实木较多,很多地方都需雕刻花纹,材料费和人工相对较高,和以现代机械批量生产为主的西方现代风格相比就性价比而言并不占优势。
为迎合大多工薪阶级的需要可精简一些不太必须的装饰构件,比如用杂木代替名贵的檀木红木等实木,慎用屏风、柜架、案几、博古架等大型木质家具,等减少繁琐的雕刻工艺等来减少经费。
五、室内设计中中国传统风格的未来趋势1、传统风格兴起的背景。
尽管如今在中国本土的设计师中间兴起一股“去西方化”的中国风设计热潮但是讽刺的是现代中式风格的兴起恰恰是因为西方设计大举“殖民”。
国人在如今欧美文化泛滥的中国土地上产生了危机感,开始意识到我们也应复兴传统文化,至少使其不至于在外来文化的入侵种被淹没,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的兴起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物欲横流各种矛盾尖锐的现今也的确需要一种沉着稳重、睿智豁达的心态来调节,中式风格的意境恰好符合。
于是经演变探索,结合当代人审美需求不断完善的中式风格被挖掘出来了。
探索过程任重道远。
2、传统中式设计的演变方向。
中国传统的东西到现在要运用不能再一成不变沿用原来的套路和思想了,毕竟经过这么久的岁月不论是从建筑的构造,空间的分割还是使用的需要等都和原来不同甚至大为改变。
那么传统室内设计方法必须要经过提炼和转变才能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具体的发展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1.注重精神、意境、品味的艺术传达。
中式风格设计设计到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必定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精神,不论是壶、盒、碗、杯盘、案几还是字画、匾额、瓷器、盆景、屏风、佛像等陈设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等思想哲学,传统设计的神韵就是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内在精神与时代价值。
事实上这种注重精神感受的设计追求要求设计者有相当深厚的设计功底并对使用着也有审美要求,只有具备一定品味的人才能懂得欣赏优秀的设计作品的神韵,而这似乎也已经上升到了纯艺术的层次。
2.装饰性设计。
这种设计方式是最普遍的一种,就是我们俗称的“中国风”。
以一些代表性的中国元素装点空间,释放空间活力制造中国传统气息氛围。
3.利用现代造型、材料、技术等营造出一种“中国味道”。
比如现代家居比较注重个体的价值使用,而中国传统家居讲究成套的组合。
现代设计用法多为自由的点缀和随意之间的搭配,传统设计则侧重统一规整。
现代设计中常用混合的手法,运用对比分割空间产生出变化的美感,而传统设计手法则力求和谐统一过度自然。
3、中式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室内设计风格多种多样,不同的设计风格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态度,不论是自然风格、混搭风格、后现代风格还是传统风格都展现出人们的一种生活态度。
对于那些有着传统文化情结又不想完全脱离西方生活模式的人来说中式风格太需要更多的研究,未来的中式风格一定更贴近人们生活变得更加成熟。
从到现在为止的探索趋势看来,中式风格预计会有以下几个趋势的发展:1.和建筑的结构风格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首先,室内设计就是建立在建筑空间内部构造的延伸,对建筑结构的依赖性不言而喻,不论是传统手法的室内天井、入门的玄关、墙壁上镂空的雕刻,先人智慧中光与影的结合都依赖者建筑的构造,这同样也包含着中式风格的韵味。
其次,中式传统设计是以中式建筑为基础的,木结构的斗拱、梁柱等都是传统文化的产物,室内设计不应停留在表面,只关注室内风格未免会显得空泛。
追本溯源,中式风格不应该是单独的室内设计手法或者家具制作方式,而应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一栋整体的建筑甚至是一片建筑群落。
2.设计趋向专业化。
现在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普遍存在设计水平不高设计人员零散的情况,中式设计要想繁荣必须要有自己的一些设计团队,实现设计职业细化甚至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涉及到传统文化的技术知识,的确也值得我们好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