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册考试参考资料

第三册考试参考资料

第三册语文试卷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郭沫若的第一本诗集是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3.《飞鸟集》是印度作家____________的作品。

4. 合同中首要的条款是___________。

5.《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_______________为题材的小说。

6. __________是曹禺的处女作。

7. _________是老舍众多话剧作品中的扛鼎之作。

8. 子曰;“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

” 9.《促织》选自蒲松龄的________________。

10.《论语》是记录我国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言论的一部_________体散文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谪戍(zhé) 鞭笞(chì) 裨益(bì) 迂讷(nè)B.涔涔(cén) 谄媚(chǎn) 畏葸 (xǐ) 抢呼欲绝(qiāng)C.识相(shí) 圭臬(niè) 漱洗(sù) 烜赫一时(xuǎn)D.遒劲(qiú) 呵斥(hè) 甿隶(méng)洿池(wū)2.下列字词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浚理修缮淋漓尽致阡陌纵横B.斑澜逡巡醍醐灌顶腾挪跌宕C.繁衍坍塌麟次栉比怦然心动D.饥馑喟然涂有饿殍谈笑风声3.下列作家、作品、所处年代、文体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英国----戏剧B.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元代----词C.席慕容----《致橡树》----当代----诗歌D.聂绀弩----《我若为王》----现代----说明文4.下面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一项是()。

A.《哈姆雷特》 B.《麦克白》C.《李尔王》 D.《罗密欧与朱丽叶》5.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D.数罟不入洿池6.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D.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7.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我和他同窗六年,一直相敬如宾,从来没有因琐事争吵过。

B.这本书的印刷质量太差了,弄得我手足无措。

C.我们这些十三四岁的男女同学,正值豆蔻年华,有许多天真浪漫的幻想。

D.这是很巧的结构,加上那艳而雅的颜色,令人有惝恍迷离之感。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B.冰箱具有效能、容积大、制冷快、耗电少、噪音低、外形美观大方。

C.广告在传递经济信息方面,是最迅速、最节省、最有效的手段。

D.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计划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表格式,一种是条文式。

B.海报的正文部分一般采用分项列举式,逐项写明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参加方式、注意事项等。

C.请柬的附言应写在落款后左侧另起一行空两格处。

D.报告必须一事一文,格式固定。

10.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比喻)B.虎啸深山,鱼游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

(排比)C.失去慈母便像是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比喻)D.日里披满阳光,夜里缀满星辰。

(对偶)三.阅读下列各文段,回答问题(30分)(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①/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②/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1. 本诗是________派诗人艾青的作品,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在横线上填入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给诗中①②③④处插入标点正确的是()A.①:②,③。

④…… B.①。

②,③。

④。

C.①:②,③。

④。

D.①。

②,③。

④……3.选出对下列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A.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4.诗中出现的意象有()A.大地B.河流C.风D.黎明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本诗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为祖国竭尽忠诚和无私奉献的心愿。

B.“大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C.“河流”、“风”象征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D.“黎明”象征着中国人民。

(二)苏比躺在麦迪生广场他那条长凳上,辗转反侧。

每当雁群在夜空引亢高鸣,每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跟丈夫亲热起来,每当苏比躺在街心公园长凳上辗转反侧,这时候,你就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

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

这是杰克·弗洛斯特的名片。

杰克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先打个招呼。

他在十字街头把名片递给“露天公寓”的门公老“北风”,好让房客们有所准备。

苏比明白,为了抵御寒冬,由他亲自出马组织一个单人财务委员会的时候到了。

为此,他在长凳上辗转反侧,不能入寐。

……第二天早上,警察局法庭上的推事宣判道:“布莱克威尔岛,三个月。

”1.本文选自欧亨利的作品,他的作品以“含泪的微笑”见长。

“含泪的微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指出下列词语分别指什么?名片:露天公寓:房客:单人财务委员会:3.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课文第二段用到的修辞方法有比喻、________。

5. 这篇文章在构思上别出心裁,结尾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

这样的构思是否符合逻辑?这样构思的好处是什么?(三)甲: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乙:(厉声)下去!甲: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丙:(冲向甲,打了他两个嘴巴)你这种混账东西!甲还手,被仆人们拉住。

丙:打他!甲:(向丙)你!仆人们一起打假。

甲流了血。

乙:(厉声)不要打人!仆人们住手,仍拉住甲。

甲:(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丙:(向仆人)把他拉下去!丁:(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丙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丙:你是谁?丁: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甲: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

丁:(呆呆地望着丙的脸,又哭起来)甲,走吧,我们走吧!1. 剧中甲、乙、丙、丁都是谁?2. 选取片断中揭示的本质冲突是()。

A.父子与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

B.对立阶级的矛盾冲突。

C.不同性格的矛盾冲突。

D.家庭成员的不同夙愿冲突。

3. 对甲的本质特征分析正确的是()。

A.反动阶级的叛逆。

B.大义灭亲的好汉。

C.先进阶级的代表。

D.有点鲁莽的工人。

4. 对丙的本质特征分析正确的是()。

A.粗暴野蛮的帮凶。

B.反动资本家的孝子。

C.忘记根本的叛逆。

D.反动阶级的代表人物。

5. 对于丁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次“哭”感情复杂,第二次“哭”感情比较单一。

B.对话中两处破折号,包含的情感相同。

C.第一处破折号是掩饰口失,急忙改口。

D.第二处破折号是急中口误,马上纠正。

(四)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①_____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②_______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③_____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④_____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A.铦 B.及 C.尊 D.抗2.这一段进行多方面对比的目的是()。

A.说明秦国强大。

B.说明九国无能。

C.说明“攻守之势”变化的关键是秦始皇不施仁义。

D.赞颂农民起义。

3.同“序八州而朝同列”的“朝”用法相同的句子是()。

A.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B.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C.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D.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4.在本段中“一夫作难”中的“一夫”指______。

5.请在文中划出两个特殊句式。

6.翻译下列句子。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