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血液章节讲义

生理学血液章节讲义


②蛋白质:主要从食物中来。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
远远满足红细胞生成需要。
⑶必要的成熟因子:合成DNA所需的重要辅酶 ①叶酸
②VitB12 :+内因子(胃内)
胃大部分切除,先天性内因子缺乏——内因子减少 ——B12吸收障碍;叶酸缺乏→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2.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1) EPO
• 血浆Plasma • 血细胞Blood Cells
Blood Components
– 红细胞Red Blood Cells or Erythrocytes – 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 or Leucocytes – 血小板Platelets or Thrombocytes
二、血量:
绝对值(109/L)
2.0~7.0 0~0.5 0~0.1 0.1~0.8 0.8~4.0
%
50~70 1~5 0~1 3~8 20~40
白细胞总数
(4.0~10.0)× 109/L
(二)白细胞的功能 1.中性粒细胞:
吞噬病原体(特别是化脓性细菌),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
2.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组织 巨噬细胞 吞噬力↑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与功能
1、生理特征
1)膜的通透性 2)可塑变形性 病人 正常人 ESR RBC + 血浆 → 血浆 + RBC ↑
3)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d
通常用血沉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 血沉: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
男 ESR为0~15mm,女 0~20mm 意义: 一些疾病的辅助诊断: 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等,血沉加快 特征: 血沉快慢与红细胞无关,
1.红细胞的生成
胚胎期为肝、脾和骨髓;
⑴生成部位 出生后主要在骨髓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
⑵造血原料: 蛋白质和铁 ①铁:
来源
内源性铁——红细胞破裂 外源性铁——食物
存在形式——与铁蛋白结合聚集成铁黄素颗粒 转运形式——与转运蛋白结合 利用形式——Fe2+ 孕妇,儿童营养不足 ——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大量失血,长期慢性出血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CHAPTER 3 BLOOD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血 细 胞 生 理 生 理 性 止 血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生理教研室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细胞内液 (40) 血浆(血管内液) (1/4) 细胞外液 (20%)
组织液(血管外液) (3/4)
体液 (60)
一、血液的组成
(一)红细胞的数量、形态 • 正常成年人红细胞数
男性为
女性为
4.0~5.5×1012/L
3.5~5.0×1012/L
• 血红蛋白
男性为 120 ~160g /L 女性为 110~150g/L
贫血
在末梢血液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或其 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
红细胞形状改变:镰刀形红细胞
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 (主要为白蛋白)
组成 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 • (主要为NaCl)
压力 大(300mmol/L或770KPa)

特点 意义
不易通过细胞膜, 易通过毛细血管壁 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小(1.3mmol/L或3.3KPa) 易通过细胞膜, 不易通过毛细血管壁
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 和维持正常血浆容量
约占体重的7~8%
50Kg
70~80ml/kg
3500~4000ml
少量失血
<10%
无明显临床症状
中等失血
大量失血
20%
>30%
休克症状
危及生命
输血200ml,以50kg体重来计算,大约占血量5%, 对机体无害
血浆蛋白
白蛋白 (胶体渗透压)
球蛋白 (参与免疫)
纤维蛋白原(生理性止血)
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比容HCT
★概 念: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
正常值: 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

化: 血浆量与红细胞数量发生改变时,
都可使红细胞比容改变。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Blood
(一)血液的比重
Specific Gravity
全血比重为1.050~1.060,主要决定于红细胞。 血浆比重为1.025~1.030,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 红细胞比重为1.090,主要决定于血红蛋白。
与血浆的成分有关。
(3) 渗透脆性
概念: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
渗透压与溶液的关系:
等渗溶液:由于0.9%NaCl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与 血浆渗透压相近称为等渗溶液。
2、功能
•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Hb) • 缓冲作用
(三)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
1、红细胞的生成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四)红细胞的破坏
PO2↓ RBC↓ Hb↓
成纤维细胞 内皮细胞 (主)
肝细胞(次)
雄激素 T3 生长素
二、白细胞生理 Physiology of Leucocytes
(一)白细胞的分类和正常数值
白细胞
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s 单核细胞Monocytes 淋巴细胞Lyphocytes
(二)血液的粘度
Viscosity
(三)血浆渗透压★
(四)血浆的pH值
Osmotic Pressure
Plasma pH 7.35~7.45
NaHCO3/H2CO3
渗透压

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多少
半透膜


渗透
指溶液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
(三)血浆渗透压
分类: 晶体渗透压
300mmol/L或770KPa 胶体渗透压
缺氧、RBC↓或Hb↓ ↓ 肾 肾病、肾功能障碍 ↓ ↓ 肾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2)性激素 雄激素
3)其他激素
T3、生长素
(四) 红细胞的破坏
·血管外破坏:肝,脾
平均寿命120天•
脾功能亢进→脾性贫血
·血பைடு நூலகம்内破坏:机械损伤,溶血
↑ →黄疸出现 胆色素 +触珠蛋白→肝↗ ↗ ↘铁→铁黄素 Hb ↘经肾排出 →尿Hb↑
应用
等渗溶液 低渗溶液 高渗溶液 如:高渗性脱水
血管
组织
水 肿(组织液增多) 如:营养不良性水肿 肝病(肝功能障碍)
RBC
胶体渗透压↓
血浆蛋白↓白蛋白↓
Isosmotic
Hyposmotic
Hyperosmotic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生理★ Physiology of Erythrocyte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