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概要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概要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 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越加强烈。

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先进制造技术这个概念的提出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虽然这个名词没有确定的定义,但目前公认的认识是: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它具有以下 6个特点:
1.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使技术的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社会的需要。

2.从强调专业化分工向模糊分工,一专多能转变,使劳动者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从金字塔的多层管理结构向扁平的网络化结构转变,减少层次和中间环节。

4.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质量。

5.从按照功能划分部门的固定组织形式向动态的自主管理的小组工作方式转变。

6.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1机械制造自动化。

(2精密工程。

(3传统加工方法的改进与非传统加工方法的发展。

一机械制造业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 中国制造业有了显著的发展, 无论制造业总量还是制造业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

机械制造业从产品研发、技术装备和加工能力等方面
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却不多。

例如:海尔、海信、 TCL 等企业的品牌虽然已经“国产化”, 但去商场买空调时, 导购会告诉你压缩机来自日本, 去买冰箱时, 导购还是会告诉你压缩机也是来自日本。

通过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的分析和研究,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中国的机械制造比欧美发达国家落后了将近 30年。

面对 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机械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资带来的忧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大量引进技术和技术装备使机械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担忧。

2006年 4月,执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之牛耳的徐工集团与美国凯雷投资公司的并购计划基本敲定。

美国凯雷亚洲投资公司以 3.75亿美元收购了徐工集团下属企业——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85%的股份。

虽然 6月份由于三一重工的介入使得控股过程出现波折, 但这宣告我国很多经济学家所担心的“卡特彼勒通吃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计划暂告一段落。

2005年 3月, 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以低得“令人意外” 的价格收购了山东重工的 40%的股份,此后工程机械业中传出,强硬的卡特比勒已制定了庞大的收购计划, 目的是“蚕食中国工程机械”。

工程机械业中稳居“老大”多年的徐工集团当然是它的既定目标之一。

2007年卡特彼勒公司在徐州成立卡特彼勒路面机械徐州工厂,主导产品:压路机、冷铣刨机、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路面冷再生设备/稳定土拌和机等。

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进军杀入国内机械工业市场, 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工电器、文化办公设备、仪器仪表、通用机械和工程机械等领域, 这几个行业约占机械工业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 80%。

外国投资者的经营策略是:“基本前提是对华投资活动中必须保持其控制权”, 当前跨国企业特别热衷于并购我国高成长性行业中的优势企业。

目前已经能看到的
悬油嘴油泵行业、轴承行业等。

2 存在着许多技术黑洞
中国的机械制造业除了面临“外敌”之外, 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曾几何时,
企业的进口机械成了宣传的噱头。

广东一家食品企业这样炫耀自己:“公司引进多
台日本、台湾自动化生产设备,工艺精湛,优异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国人也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一现实:只有外国进口的生产线和生产设备是可靠的,是产品的保证。

“振兴民族”产业的口号兴起之后, 国内逐渐打造出一些著名品牌, 例如家电里有海尔、海信、 TCL 等。

品牌虽然已经“国产化”,但说到产品的核心部件,却大都来
自国外。

业内人士认为, 我国机械行业存在一个巨大的技术“黑洞”, 最突出的表现
是对外技术依存度高。

近几年来, 中国每年用于固定资产的上万亿元设备投资中, 60%以上是引进的。

作为窗口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有 57%的技术源自国外。

在冶金机械中,最近几年我国板、带材生产线上了三、四十条,型材线就更多了,总投入大得惊人, 但是这些设备和系统几乎全部来自德国、日本及意大利。

例如
河北一家大型钢铁 (邯郸厂,冷轧设备来自德国西马克公司,镀锌设备来自意大利达涅利公司。

据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统计, 目前工业发达国家新产品贡献率为 52%, 我国仅为 5. 9%。

在“核心技术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 克隆产品较多。

这样
的结果除了自主创新能力削弱之外, 还容易遭到侵权指控。

即使出现了自行研制的技术, 也很容易被指责为“剽窃”。

中国不久前自行研制的“CMl 海豚”磁悬浮列车还没有试运行,就被德国一些媒体和企业指责为“抄袭了德国磁悬浮技术”。

整个工业制造设备的骨干都是外国产品, 这暴露了我国工业化的虚弱性。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脊椎和脊柱, 中国今后如果不把腰杆锻炼硬了, 挺直了, 那么整个经济和国防都是虚弱的。

3 机械制造业落后近 30年
有人在网上发起“中国的机械制造业落后欧美发达国家多少年”的讨论,很多人认为“至少 30年的差距”。

这种差距尤其表现在发动机上。

发动机作为机械的“心脏”,怎么评价它在机械中的重要性都不过分,尤其是对于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的汽车制造业而言。

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发展了多年, 直到现在使用上自己设计的“心脏”的却很少, 这让很多汽车业内人士都为之伤神。

不过现在已经有几家汽车制造企业开始关注设计自己的发动机。

奇瑞是其中之一,它研发成功的 ACTECO 发动机让中国的汽车也开始赚技术钱了。

奇瑞研制的 ACTECO 发动机获得“2005中国创造奖”。

为何市场没有换来必要的技术 ? 专家认为,并不是拿来了车型就等于转让了技术,一些关键的地方还需要学习, 还需要有人点拨。

但是相当多企业只关注合资, 引进等等形式上的东西。

仿制而不消化吸收是机械工业步入歧途。

除了消化不到位之外, 技术壁垒也是中国引
2
进技术的巨大障碍。

目前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保持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差距的一种武器。

“欧美发达国家在小心翼翼地保持着与中国技术水平几十年的差距。


4 国家扶持的支点偏离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技术黑洞的形成与国家的重视程度、投入密切相关。

国家在过失的二十多年来忽视了发展机械行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都出现了偏差。

产权激励制度是创新和研发产品的重要保障。

国有企业对创新人才的产权激励基本上没有实行。

一方面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 另一方面, 创新者的贡献没有得到产权确认。

企业研发的技术和产品,要么被国家无偿拿走,要么被其他的企业无偿抄袭。

参考文献
[1].万方数据库
[2].成方数据库
[3].戴树智. 21世纪的先进制造技术.兵器工业出版社. 2000
[4].
[5].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