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比喻”与“拟人”这两种修辞格,在文章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它们的使用往往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渲染文章的表达感情氛围,达到妙笔生辉的效果。

那么如何去识别“比喻”和“拟人”句呢?笔者谈点个人经验:“比喻句”通常是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去写,识别的重点应当体现在“比”上,即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所抓住的共同点是两事物间的相似点,一般有三种表达形式,即“明喻”、“暗喻”和“借喻”。

同时出现“明喻”是说甲事物像乙事物,通常“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同时出现,其典型的标志是出现代表性的“比喻词”“像”。

如,《桂林山水》中的比喻句极多,“像老人,像巨象……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它们分别把“山”比作“老人、巨象……屏障、竹笋……”再如,《索溪峪的野》中的“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是把“索溪”比作“野孩子”。

当然,比喻还有其它表示形式,如,“……宛如……”“……似的。

”“犹如……”等都是明喻的表示形式。

明喻的典型特征是能把比喻句改写成“……像……”的形式进行表述。

如,《第一场雪》中的“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可以改写成“雪末儿像玉屑似的随风飘扬”。

“暗喻”是直接“把甲事物说成乙事物’,典型的表达形式是“甲是乙”。

如,“产党是太阳”。

其它标志形式有“……变成……”,“……化成……”“……构成了……”等。

如“万里江山变成了粉装玉砌的世界”。

(《第一场雪》)“借喻”是直接用“乙事物”来把“甲事物”替代。

通常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第一场雪》)直接用“银条儿”、“棉被”来替代“雪”。

抓住了事物间的相似点进行表述。

而“拟人句”是把某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富有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

重点是抓住事物间的相关点,如,“它尤其爱跟山哥哥闹着玩:一会儿牵着手,并肩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

”(《索溪峪的野》)“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凡卡》)再如,“小河一路欢笑,一路歌……小树招手,乐呵呵。

”都是拟人句式。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浅谈比喻句和拟人句的辨析在句子训练中,学生完成将句子改成拟人句,比如,把“小鱼在湖里游来游去”改成拟人句,学生往往会把句子改成比喻句,把小鱼说成好像是“顽皮的孩子”或“游泳运动员”怎么怎么样……这样一来就改成了比喻句。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教给学生正确辨析这两种句型的方法,防止学生在学习应用时发生混淆。

比喻和拟人尽管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十分密切。

请看下面两个例句:①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林海》)②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同上)例①②是用描写人的词语(“温柔”和“会打扮自己”)写兴安岭,因此都是拟人。

如果把上面两例改写一下,就可变成比喻:③每条岭都像慈母那样的温柔……④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会打扮自己呀……从例①~④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比喻和拟人的关系。

拟人实际上暗含着一个比喻,比喻略去了比喻词和喻体,让描写喻体的词语直接同本体发生关系,就成了拟人。

反过来说,拟人补上比喻词和喻体之后,也就转换成了比喻。

但是,比喻和拟人又是有着明显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比喻是用喻体同本体作比(明喻和暗喻),或用喻体替换本体(借喻);拟人用描写拟体(实际上是暗含的喻体)的词语去直接描写本体。

其二,(如借喻);在拟人里,本体必须出现,拟体并不出现,只是拿适用于描写拟体的词语(即适用于描写人的词语)来描写本体(即事物)。

其三,在比喻中,喻体是确定的:在拟人中拟体(人)没有出现,是虚指,可据描写拟体的词语去推断,所以拟体往往是不确定的。

如性情“温柔”的,不一定是慈母,还可以是别的人。

又如,“会打扮自己”的,不一定是少女,还可以是年轻妇女或小伙子或其他什么人。

现在我们回到刚才那个句子上来。

学生把“小鱼在湖里游来游去。

”改成“小鱼在湖里游来游去,好像顽皮的孩子。

”或“小鱼在湖里游来游去,游泳运动员”。

很显然“小鱼在湖里游来游去”是本体,“好像顽皮的孩子”或“游泳运动员”是喻体,比喻词是“好像”,这是小鱼的比喻(明喻)。

用上述比喻和拟人的三点区别来审视,它在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上,都符合比喻的条件,而没有哪一点符合构成拟人的条件。

因此这无疑是比喻句了。

当然,在一句句子中也不能排除有两种修辞手法,既是比喻又有拟人手法,如:“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古井像温情的母亲,用那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平原上的儿女”。

如果只是让学生用是否有类似“像”、“好像”、“仿佛”、“宛如”来辨识比喻句和拟人句也是欠妥的。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五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较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南京长江大桥》)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卖火柴的小女孩》)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3.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

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二、表示举例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2.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挑山工》)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当不了挑山三、表示猜测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小珊迪》)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2.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

3.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这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测、判断,不是比喻。

四、表示联想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曲》)句中用“好像”引出皮鞋匠产生的联想。

2.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像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今天我喂鸡》)句中用“好像”表示作者由鸡的“咯咯叫”、“啄木板”,联想到是对小主人的说话。

五、表示说明1.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大森林的主人》)句中用“像”来直接阐述某一道理。

2.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会摇尾巴的狼》)句中用“像”来指出某种情况。

那么,运用比喻还要注意:1、感情鲜明。

如“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

”(《小英雄雨来》)这个比喻把日本鬼子那可憎可恶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2、本体和喻体不能差生同类事物。

如(1)拖拉机像汽车一样在公路上来回奔跑。

(2)小明长得跟他爸爸一模一样。

例1拖拉机和汽车同属机动车,不能做比喻。

例2不是比喻句3、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之处。

如“这堆草垛像石头一样挡住了我的去路。

”草垛和石头虽然不同类,但没有相似之处,比喻不当。

4、做比喻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熟知,运用比喻时要力求在构思上有创新。

如“他打破了一块玻璃,吓得像妖怪一样逃跑了。

”妖怪是似是而非,令人捉摸不定的东西,极为费解,因此不能达到比喻的艺术效果。

拟人是指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赋于他们以人类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

童话中拟人化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对动物、植物以及其它非生物、各种具体和抽象事物、概念、观念、品质的拟人化。

拟人化童话中的人格化的角色,并不等于生活中真实的人。

他们具备了人的某些特点,但仍然保留物的许多属性,既是人又是物。

例如《风筝找朋友》中的风和风筝,既有人的特点,又有风和风筝的特点,风对风筝说:“你要是哭了,你的身上吸了泪水,就会变湿了,变得很重很重,我就推不动你,你也就飞不起来啦!”风要是换成雨就不能推风筝,风筝换成汽车,也不会这么怕水弄湿,也不可能飞到天上去。

太阳有很强的光和热,强光刺得风筝睁不开眼;热气又像火一样烫得风筝受不了。

假如写月亮和星星也有这样的光和热,就不符合月亮和星星的属性了。

文中的月亮,身子是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就像个弯钩;星星闪亮着眼睛……因此,拟人不仅不能违反所拟之物原来的特点,而且还要照顾到物与人,以及其他物之间原有的关系,和支配它们的自然和生活规律。

假如无缘无故地叫小鸟去访问鱼儿,鱼儿飞到天上去找月亮,这样的写法就很难认为是成功的。

拟人句:什么是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拟人句的运用形式(1)把动物拟人化。

(2)把植物拟人化。

(3)把一般的事物拟人化。

例句:1.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2.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3.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4.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5.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6.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7.春天像刚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8.春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是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

9.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令人回味。

10 .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11.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12.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13.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14.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15.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16.一个个红石榴小姑娘绽放出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17.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18.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19.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20.绿油油的草被风吹弯了腰.22.油蛉在低唱,蟋蟀们在弹琴。

23.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24.微风柔和地吹, 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25.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26.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27.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28.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29.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30.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31.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