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故都的秋》优秀课件(1)说课讲解
《故都的秋》优秀课件(1)说课讲解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 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 的秋》。
2020/6/12
一、读对字音 1.给下列单音字注音 驯鸽( ) 落蕊( ) 蟋蟀( )( ) 平仄( ) 歧韵( ) 橄榄( )( ) 椭圆( ) 颓废( ) 譬如( ) 鲈鱼( ) 房檩( ) 细腻( )
境的宁静、 心的悲凉
“细腻” “清闲” “落寞” “ 落蕊”
无可奈何花落去
2020/6/12
赏析
第二幅画:秋槐落蕊——
“满地”作“铺”的补语,说明落蕊 之多,“声音也没有了,气味也没有 了”,两个相同的否定句,表明无声无 嗅,“静”到极点,“清”到极点;扫 帚纹用“细腻”、“清闲”来修饰,也 显得“清”、“静”。
冬舍致 语 。物
来景, 皆 ,
耳不正 情 故
,言在 语 物
有,借 何不景 意过言
王。 国 维
皆 着 我
原 名:郁文 出生日期:1896年12月7日 籍 贯:浙江富阳 头衔: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2020/6/12
郁达夫(1896-1945):
作者简介
1896年生,三岁丧父,七岁入私塾,“九岁题诗四座惊”。
作者抑郁、悲伤,就选这些冷色的景物来写,这就是 “以情驭景”,“驭”,驾驭,即选择景物。这些景物又能 2确020切/6/1地2 表现作者的感情,这就是“以景显情”。
秋 槐 落 蕊 图
秋槐落蕊
铺得满地 触觉 声音也没有,听觉 气味也没有,嗅觉 扫帚的丝纹 视觉
境和心的宁静
2020/6/12
槐树落蕊而知秋:
【答案】xùn ruǐ xī shuài/zè yùn ɡǎn lǎn/tuǒ tuí pì/lú lǐn nì
2020/6/12
课题释义
故都的秋
表明描写地点,含 有深切的眷念之意。
是描写的内容
2020/6/12
题目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 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思考 1、故都的秋有何特色(找出这 篇散文的“文眼”)? 2、这些特色描写集中在哪些段 落?
明确:
① “北国的秋,秋的特色。
②3至11段是集中描写特色的段落。
2020/6/12
探究思考:景物描写是如何体 现“清”、“静”、“悲凉”的?
明确:主要通过五个画面来描 写故都秋的特点的。
2020/6/12
秋 晨 小 院 图
2020/6/12
陶然亭
钓鱼台
2020/6/12
西山秋景
2020/6/12
2020/6/12
2020/6/12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2020/6/12
牵牛花
2020/6/12
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
2020/6/12
赏析
第一幅画:庭院秋景—— “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
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都是有名的景点,定然十分热 闹,但不是作者要写的,所以用想起这个词引出,用来陪衬 下文。“一椽破屋”中的“破”字用得很好,符合作者寂寞、 忧郁的心情。“看……碧绿的天色”,何等“清”; “听……驯鸽的飞声”,何等“静”;“数……一丝丝的阳 光”、“静对……牵牛花的蓝朵”,不但“清”、“静”, 而且“悲凉”了。
1913年到日本留学,1922年回国。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
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参与组织“创造社”。
这十年间他受过种种歧视、冷遇以至屈辱,从而激发起强烈而深沉的爱国热情。
他在《忏余独白》中说:“眼看到祖国的陆沉,身受到异乡的屈辱,与夫所思
所感,所经历的一切,剔刮起来没有一点不是失望,没有一处不是忧伤,同初丧了
加坡,参加新加坡文化界战争工作团工作,新加坡沦陷,他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他是一位始终
不渝的爱国主义者。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烈士。
2020/6/12
主要作品
早期代表作:《沉沦》(1921)这部小说描写一个留日学 生由于异民族的压迫和社会的冷遇所造成的精神上极度的痛苦, 他有作者反帝的爱国热情和不满现实的呼声,也有其孤独、颓 废的情绪。随后发表:《南迁》、《银灰色的死》、《风铃》 等短篇。
夫主的少妇一样,毫无力气,毫无勇毅……”
在《沉沦》中,他借主人公之口喊到:“中国啊中国,你快快强大起来吧!”
1921至1933年十年间,他从事进步的文艺活动,在上海负责编辑《创造季刊》
等。
1933年至1936年,从上海到杭州,是苦闷低沉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毅然投
入抗日救亡运动,曾任武汉军委政治部第三厅设计委员,亲赴抗日前线。后来到新
《故都的秋》优秀课件(1)
百尽看
舸染万
争,山
流漫红
。江遍
碧,
毛 泽 东
透层 ,林
2020/6/12
人莫 比道 黄不 花销 瘦魂 。,
帘 李卷 清西 照风
,
2020/6/1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 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2020/6/12
味曰情雅 一 之以
---
——
。春。人 切 色我
往若深 景 彩观
刘 熙 载 《 艺 概 》 2020/6/12
2020/6/12
秋 蝉 残 声 图
怎样描述秋蝉的叫声?
2020/6/12
秋蝉图
秋蝉蝉鸣而报秋:
这一“啼”一 “嘶”不禁让 我们联想到 “杜鹃啼血猿 哀鸣”这样的 诗句,给人以 悲凉感。
“衰弱” “残声” “啼唱” “嘶叫”
2020/6/12
赏析
第三幅画:秋蝉残声——
第一句用“衰弱”“残”来形容蝉声, “无论什么地方都听得见”说明普遍、多, 第二句说南方城区无秋蝉,形成对比,突出 北国之秋的特点。“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 幽”,以蝉声衬托幽静。始终围绕着“清、 静、悲凉”来写。
创作旺盛期(1923),先后发表了《春风沉醉的晚上》和 《薄奠》,这是两篇描写工人生活的优秀作品。
其他:《她是一个弱女子》(1931)、《出奔》(1935)、 《迷羊》
散 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其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触,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020/6/12
时代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 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 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 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 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 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 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