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七事变课件

七七事变课件


现实意义
• 在21世纪,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值得特 别珍视和发扬。日本军国主义在和平年代 仍然阴魂不散,日本极右势力极力通过各 种方式企图为侵略战争翻案。中国和世界 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应保持高度 的警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尊重 和正视历史,才能赢得未来。
日本向中国投降

前所未有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体现了 “民族意识胜过一切”的思想,在大敌当前的紧 急关头,产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危机唤 醒了沉睡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无情的战争教育了 全国各族人民,从沿海到内地、从都市到偏乡僻 壤的全中国人民都被动员起来了。 • 全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迅速掀起,如火如荼。 日本帝国主义面临的对手是空前觉醒的中华民族, 所以这就注定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中华民族则 一天天开始复兴。卢沟桥畔的枪声引燃的整个中 华民族的抗日圣火,将中国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 时期。
事件影响
•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性抗战的开始,中国 在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 场。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最终形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 军。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集团经过充分 准备后,悍然发动了七七事变,把6年前在 中国东北挑起的局部战争升级为全面侵华 战争,率先在世界的东方点燃了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战火。
事件回放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 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 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 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 分,日军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 次郎)“失踪”,日方立即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 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 219团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因“枪声” 和士兵“失踪”,与中国方面交涉。24时左右, 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 电话。松井称: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习,突闻枪 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 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
名称 作战双方 时间 地点 结果
七七事变 中国 日 本 1937年7 月7日 北平 日本胜利
我国的反应
• 日军发起七七事变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七七事变的 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同 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 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占 领中国!”“为保卫国土流血!”的口号。蒋介石提出了 “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蒋介 石曾致电宋哲元、秦德纯(第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 等人“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 守”。 •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立即通电全国,号召 全民抵抗。蒋介石也于7月17日发表了关于解决卢沟桥事 变的谈话。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性战争的序幕。 •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的进攻遭到了中国军队的抵抗。 日军见暂时很难占领卢沟桥,便进行“现地谈判”,一方 面想借谈判压中国方面就范,另一方面争取调兵遣将的时 间
中方以时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 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为由, 予以拒绝。不久,松井又打电话给冀 察当局称,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 武力强行进城搜查。同时,冀察当局 接到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报告,说日军 已对宛平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冀 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 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 调查。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 兵已归队,但隐而不报。7月8日晨5时 左右,日军发动炮击,守卫卢沟桥和 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 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进行负隅顽抗。 最后战死。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 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
事件起因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 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一个 士兵失踪借口,要进入北平(今北京市)西南的 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 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 攻。中国守军第29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掀开了 全民族抗日的序幕。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 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 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 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 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1937年,驻华 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 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
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发动炮击,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 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进行负 隅顽抗。最后战死。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 余者全部壮烈牺牲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卢 沟桥事变,是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 国北平的卢沟桥(亦称芦沟桥)的中日军 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七 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 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 全面侵华的开始.
——
七七事变”时守卫在卢沟桥的中国军 人

卢沟桥事变现场ຫໍສະໝຸດ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
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 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
清水节郎大尉指挥士作战
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演习 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失踪,日方立即要求进入 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 旅第219团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因“枪声” 和士兵“失踪”,与中国方面交涉。24时左右,冀察 当局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 松井称: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习,突闻枪声,当即 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 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 搜查。

中方以时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 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为由,予以拒绝。 不久,松井又打电话给冀察当局称,若中方 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同时, 冀察当局接到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报告,说日 军已对宛平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冀察当 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 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此时,日方 声称的“失踪”士兵已归队,但隐而不报。 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发动炮击,守卫卢 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 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进行顽强抵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