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校本课程临泽三中杨爱莲一、家乡美家乡美以表现自己家乡美为情感激发点,让学生首先热爱家乡,对家乡的情感融入到唱歌、绘画表现当中。
针对本课的特点,我把内容拓展到教材以外,以教材为最基本的课堂素材,用网络素材和课堂融趣味化、生活化、知识化于一体,城市古迹,特色景点,魅力小巷。
引导学生去从各方面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从中让学生真正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教学课题:枣乡临泽教材分析:教材家乡美以表现家乡美为情感激发点,让学生将对家乡的情感融入到绘画、图案中去。
我抛开课本,先让同学们欣赏临泽的美丽风景,让学生来认识临泽,热爱临泽。
教材中还提供了一幅以表现现代化大都市为主题的摄影图片和两幅分别表现城市和农村美丽风景的学生作品,家乡的美丽为不同生活环境中学生的创作活动提供一定启示。
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先将本地风景给学生欣赏,让学生认识临泽,认识家乡,从而热爱家乡,由此导入新课。
在指导学生画家乡美景这一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认为美的景色,表现家乡的景色,先全班同学评出最美的风景,可选择本地最有代表性,来指导学生了解掌握抓住外形特点表现家乡美景。
学生边学习边尝试表现。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课前展示:学生分小组把课前准备的临泽的美景图片展示出来。
2.教师展示:(临泽美景视频,学生欣赏,并回答是什么地方?)3.学生欣赏并讨论(交流感受)4.教师小结:临泽这几年变化可真大,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不管我生在农村还是出生在大城市,家乡都是美的!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
(引出课题:家乡美)二、我爱家乡美1.欣赏歌曲《枣乡临泽》歌曲中赞美了临泽的什么?2.学生朗读歌词,感受家乡的美。
3.让学生有感情的随琴演唱。
4.小组合作练习,然后上台表演。
5.欣赏歌曲《请到枣乡临泽来》四、我是小小评论员:1、先自己评价。
2、小组长评。
3、互评。
4、确定出演唱优秀的小组。
5、教师总评并请优秀小组示范。
五、拓展1.你对家乡还有哪些了解,尝试画一幅画。
2.搜集一些赞美家乡的歌曲,下节课演唱。
教学反思:《家乡美》对于学生学习的总体印象是两点:一是单独的回忆,容易把学生的主观性思维限制在一个固定的范畴,主动学习的能力容易被约束,二是有些学生,不了解家乡,甚至是不知道家乡风貌,在教学过程里尽管可以进行引导性学习,并动手在网上学习,了解家乡。
可以变《家乡美》为《临泽美》或者《村庄美》,激励学生热爱家乡,歌颂家乡的情感这个主线的情况下,我把课题从遥远的家乡拉近到学生的生活。
二是注意情景培养与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出发现,学生自我学习与被动学习的时间控制与尺度,学生学习习惯的惯性培养,培养学生自主,自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评价,不注重得分的高低,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小组互动评价与教师主观评价结合的形式进行。
我认为评价的准则应该是一个纵向的比较和一个横向比较的结合,学生既要相互比较,也要自我比较。
教师在评价的位置应该是以旁观的姿态欣赏学生对自己的肯定,又要以专家的形象控制偏激的评价与过度评价,把握住公平原则,优秀与不合格的对立是一定存在的,前提是尊重每一个学生,在不伤害孩子尊严的同时一定要指出他的不足。
歌唱美丽的家乡教学目标:学唱《歌唱美丽的家乡》教学重点:掌握旋律,唱会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演唱,设计动作。
教学方法:引导、范唱、体验教学流程: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导入: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瑶族的音乐,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来了解彝族和苗族的音乐。
进入新课:请同学们介绍彝族的背景资料,教师补充。
背景了解: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有著名的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
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音乐丰富多彩,不同地区音乐风格存在较大差异,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农历六月的火把节是彝族的重大节日。
听《阿西里西》范唱,了解基本音乐情绪。
学生讨论,教师介绍:原为一首彝族民歌,被改编为合唱,在彝语中,阿西里西具有我们的好朋友的意思。
这首歌的第一段词为彝语的译音,第二、三段词为汉语歌词。
3、用听唱、模唱的方法学习歌词。
(重点乐句)注意:9—12小节的大跳音程:6 21 2 ︱6 2 1 2︱5 2 ︱5 2︱分组唱,设计动作,表情,进行评比。
(分组评比)5、请同学介绍苗族的背景资料,教师补充。
苗族背景资料: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
苗族的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船节。
音乐分为四大类:民歌、说唱、舞蹈音乐和器乐。
民歌中以飞歌最富有代表性。
6、分析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是一首苗族的飞歌。
(飞歌的音调高昂,节奏自由,结构短小,旋律悠扬起伏,长音可任意延长。
)全曲有四个乐句7、学唱。
听范唱,学唱歌词。
8、分组唱,设计动作,表情,进行评比。
9、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歌曲,了解了两个民族的音乐,中华民族有许多个民族,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收集了解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音乐,扩大知识面。
歌唱美丽的家乡课题:歌唱美丽的家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唱美丽的家乡》,并能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设计演唱形式。
过程与方法:学生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采用聆听、参与体验、创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产生学习兴趣,为民族音乐更好的传承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产生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歌曲的演唱教具学具准备:钢琴教学方法:引导范唱启发讲解学法指导:聆听、参与、体验、表演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随宋祖英《大地飞歌》音乐进教室(设计意图;创设一个学习民歌的良好情境)师 : 非常高兴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音乐师 : 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一首民歌《大地飞歌》。
中国是具有五千余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些在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音乐就是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民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内容丰富。
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各地民歌在语言、风俗、审美和文化传统上形成了不同特点。
这些文化因素融入了当地的民歌创作中,使各地民歌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构成了不同的美感效应,形成了五彩斑斓的地方色彩。
现在,我们共同来欣赏一首民歌,感受一下它的特点。
二、教学新课1、播放《歌唱美丽的家乡》师:谁能说一下,这首民歌有什么特点呢?生:节奏宽广、旋律起伏师:同学们说的不错,这首民歌的名字叫做《歌唱美丽的家乡》,是我国苗族地区的一首民歌。
( 设计意图 : 学生对作品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 , 有利于进一步的学唱和了解“飞歌”这种体裁。
)2、介绍苗族概况(幻灯片显示苗族聚居地的自然风光,背景音乐《歌唱美丽的家乡》)师: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
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
(设计意图:了解苗族聚居地的自然概况,为理解“飞歌”做好铺垫)3、介绍“飞歌”师:这首《歌唱美丽的家乡》就是典型的苗族“飞歌”(幻灯片显示“飞歌”),“飞歌”的特点是只在山岗林野与田间地头演唱,音调高昂,气势雄伟。
特征是节奏宽广自由、旋律悠扬起伏,长音可以尽气息延长,句间可以任意延长休止,句内喜用滑音级进,句尾收腔惯用甩音,终止时常附带一声高昂的呐喊声。
( 设计意图:了解“飞歌”及其特点,也为理解作品,唱好歌曲做准备 )3 、学唱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1 )师逐句教唱,生逐句学唱。
(每一句学完可请学生单独演唱)2 )师生完整唱歌曲(伴奏音乐,师指挥)3 )学生完整唱歌曲(师钢琴伴奏)( 设计意图:学会歌曲,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4 、扩充、发展1 )听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片段2 )欣赏苗族舞蹈片段( 设计意图:扩展学生视野,为更好表现歌曲做准备 )三、课堂练习:设计丰富多彩的形体动作表现歌曲四、课堂小结:各地民歌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构成了不同的美感效应,形成了五彩斑斓的地方色彩。
让我们相约再次走入中国民歌。
五、布置作业:把学会的歌曲唱给自己的家人六、板书设计:歌唱美丽的家乡飞歌1=D2/4 苗族民歌中速节奏自由奔放地七、教学后记《家乡美》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歌曲《黄土高坡》、《洞庭鱼米乡》,让学生体验歌颂家乡美,并感受南北两首歌曲的不同的民歌特色。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3.认识高音。
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黄土高坡》、《洞庭鱼米乡》2.学习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3.认识高音。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歌曲体验对家乡情感的表达。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歌曲1.导入我们的祖国以幅员辽阔、风景迷人矗立于世界的东方。
她有着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宁静的山村、繁华的都市,每个地方都是那么的美丽迷人。
当地的人们都热爱自己的家乡。
那你的家乡是哪呢?能不能来为我们介绍一下?2.欣赏《黄土高坡》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曲,听一听他唱的是什么地方。
3、介绍黄土高坡黄土高坡指陕西、山西、宁夏、甘肃等省在内的荒凉的黄土高原地带。
在那里少见青山绿水,放眼望去只见漫漫黄土,少有高楼大厦,他们都住在低矮的窑洞里,但是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依然爱着他们的家乡,爱着这片土地。
顽强地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争,用滴滴汗水浇灌土地,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家园。
4.感受歌曲(1)歌曲《黄土坡》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表现了黄土地上的儿女们对家乡所怀的执著的爱。
(2)哪句印象最深刻?并唱一唱5.欣赏《洞庭鱼米乡》《黄土高坡》是西北歌曲,现在我们在来听一首中南部的歌曲,你能听出南北民歌的不同的风格吗?6.进行对比由于南北地区的不同,民歌风格也完全相同,西北——粗矿、豪放,中南——细腻、抒情。
三、学习歌曲1.导入听了大人们都在赞美自己的家乡,我们的小朋友也要来和他们比一比了,我们来听听孩子们的家乡在哪里?2.欣赏歌曲3.复听歌曲设问:为什么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歌曲的情绪怎么样?4.朗读歌曲你们回答的真好。
山里可真美啊,山里的孩子向我们展示他们美丽的家乡,我们一起来看看山里的美景吧。
5.学习新知识山里的孩子想邀请你们一起去玩,但是小朋友要能通过王老师的音乐楼梯才能到,我们一起来走一走吧。
⑴音符的书写在简谱中我们已学过哪几个音?⑵高音的音符“do”用“”来表示,同样方法,高音的“re、mi”也是在音符上面加上高音点即可:“”。
它的手势也是“re、mi”的高一层的位置(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⑶结合歌曲曲调《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认识高音“”,顺带进⑷复习巩固“”十三个低、中、高音符。
6.跟录音演唱歌曲7.跟钢琴哼唱歌曲8.跟钢琴演唱9.解决难点(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10.完整演唱四、总结下课不论是黄土高坡、洞庭湖还是美丽的大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我们都热爱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请同学们回去了解一下我们的家乡,并找一首能赞美我们家乡的歌曲,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唱一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