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川崎病研究新进展

川崎病研究新进展

川崎病研究新进展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性炎性疾病,自1967年川崎富作医生报告以来,世界各地均有报道。

经过近30年来的研究,其流行病学、预防、诊断、治疗方面均有许多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1. 病因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日本从1970年开始进行两年一次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已进行了14次,报道患者总数为140873人,分别于1979年、1982年、1986年有过3次大流行[1,15]。

1991~1992年第12次全国性的流行病学调查共检出病人11221例,发病季节以冬夏为主,发病高峰年龄为6个月~11个月,病死率0.08%。

中国于1983~1992年对全国100所综合医院儿科和儿童医院调查,发现病例3991例,发病季节以春夏为主,发病高峰年龄4岁内占80%,病死率0.25%。

香港于1989年~1994年共检出90例,发病率为25.4/10万,以秋季多见。

台湾报道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发病率为20/10万,儿童冠状动脉受累者达23%,病死率0.2%~0.4%。

韩国报道发病高峰年龄为2岁内小儿,发病季节为5月~8月,冠状动脉受损者占25%,其中冠状动脉瘤占5%,马列来西亚、新加坡报道发病年龄分别为8个月~8岁,3个月~10岁为多见,冠状动脉受损率为28%~32%。

美国对8014例川崎病患儿调查研究后证实发病率为9.2/10万儿童,其中白人占67.5%,黑人占21.9%,亚裔占9.1%,其他人种占1.5%,冠状动脉受累者达8.3%~12.9%。

加拿大对233例患儿研究证实发病率为14.2/10万儿童,发病年龄以4岁以下为主,占62%,发病季节以冬春为主,冠状动脉受损者达22%,其中冠状动脉瘤占9%。

南美洲智利、阿根延、巴西的流行病学调查均证实曾有川崎病流行,其中智利的发病率为2.9/10万儿童,5岁患儿占92%,冬季发病较多,病死率达1.65,冠状动脉受损者达40.5%。

阿根延对238例病人研究证实63%为男性患儿,平均年龄2.5岁,以春冬季节发病为主,24%有冠状动脉受损。

巴西报道发病年龄多为10个月~6岁,男女比例为4:1。

英国、瑞典报道最高发病年龄1岁以内,平均发病年龄2.2岁~3.2岁,以春夏发病最多,冠状动脉损害达33%~35%,病死率1%。

西班牙、瑞士、意大利、葡萄牙均有病例报道,发病年龄4个月~15岁之间,冠状动脉受损率26%~33%,四季均有病例发生,但西班牙报道以冬春季为主,占75%。

芬兰于1981~1992年调查315例,平均发病年龄为2.5岁,2岁以下占44%,流行年(1981年~1982年)发病率为20.3/10万,非流行年发病率为3.1~7.2/10万人,冠状动脉损害占16%。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报道平均发病年龄为3.2岁,1岁以下者占24%~41%,发病率3.9~5.1/10万人,冠状动脉受损者占21%[1,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