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咏柳》 ppt名师课件1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咏柳》 ppt名师课件1


咏柳
【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句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 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 灵巧的剪刀。
诗句赏析: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 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 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 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 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 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 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 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 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 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 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咏柳》 ppt名师课件1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咏柳》 ppt名师课件1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咏柳》 ppt名师课件1
谢 谢!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咏柳》 ppt名师课件1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咏柳》 ppt名师课件1
1.大革命 失败以 后,因 为严酷 的斗争 现实使 朱自清 陷入极 度的苦 闷和彷 徨,因 而“心 里”“ 颇不宁 静”。 2.朱自清 先生的 写景散 文,追 求逼真 的艺术 效果, 细腻秀 丽,准 确具体 地表现 了描写 对象的 特点。
咏柳 【唐】贺知章
上节课我们学习பைடு நூலகம்一首展现二月乡村
导 入
春光的古诗。春天花红柳绿,草长莺飞,
主 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今天就让我们
题 伴着优美的音乐,一起来学习贺知章的
《咏柳》,现在跟随老师一起去诗中寻找
春天吧!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 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 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 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 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 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 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 有新意。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咏柳》 ppt名师课件1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 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 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 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咏柳》 ppt名师课件1
【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咏柳》 ppt名师课件1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 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 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 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 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 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 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 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 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 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3.“堂后 一座假 山,石 头并不 好,堆 叠得还 不算傻 瓜”中 “不算 傻瓜” 是说假 山的石 头堆叠 得比较 合理, 灵巧而 不呆板 。 4.文中写 “松堂 ”高大 ,他不 直说, 却说自 己小, 这些地 方都是 作者着 意经营 过的, 可是看 不出斧 凿的痕 迹。 5.运用之 妙,存 乎一心 ,作者 在写景 状物中 极尽对 比手法 的运用 ,几乎 达到了 炉火纯 青的地 步,让 人叹服 。 6.它们通 过海岸 线等作 为参照, 利用特 殊的嗅 觉和听 觉等辨 识方向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