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怒江州中医医院建设项目边坡喷锚施工方案编制人:目录1.4地质环境条件周围环境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施工测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坡底地梁测量定位.............................................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边坡支护测量定位............................................. 错误!未指定书签。
2错误!未指定书345683、监测方法及布点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监测报警及数据处理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巡视检查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编制目的为了更好的指导场地竖向边坡喷锚的土建工程施工,确保施工有计划、按程序进行,并符合设计要求,克服质量通病,搞好安全文明生产工作,特编制边坡喷锚工程的施工方案。
2、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怒江州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场地竖向边坡坡喷锚工程的施工。
3、编制依据)《混凝4约为(1(2mL)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①杂填土:棕褐色,高压缩性,结构松,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碎石及建筑垃圾,分1布于5个孔,占比6.7%,有70个孔缺失,缺失孔占比93.3%,在所揭露的5个孔中,门诊楼分布3个孔,医技楼分布1个孔,住院楼群房分布1个孔。
顶板标高804.55~811.80m,平均808.07m,厚度2.0~4.8m,平均厚度3.4m。
耕植土:棕褐色,高压缩性,结构较松,切面较光滑,干强度较高,韧性中等,含少量①2根系,分布于70个孔,占比93.3%,有5个孔缺失,缺失孔占比6.7%,在所揭露的70个孔中,门诊楼分布16个孔,医技楼分布19个孔,住院楼分布10个孔,住院楼群房分布16个孔,基坑区有21个孔。
厚度0.4~2.1m,平均厚度0.8m。
第四系冲洪积层(Q aL+pL)②1粉质粘土:棕褐色、褐黄色,可-硬塑,中压缩性,结构致密,切面较光滑,干强度较高,韧性中等,含少量碎石,分布于67个孔,占比89.3%,有8个孔缺失,缺失孔占比10.7%,在所揭露的67个孔中,门诊楼分布16个孔,医技楼分布17个孔,住院楼分布10个孔,住院楼群房分布16个孔,基坑区有20个孔。
顶板埋深0.0~4.8m,平均0.8m。
顶板标高801.15~814.68m,平均808.17m,层面坡度为0.17~24.06°,平均5.44°,层面较平缓,厚度0.8~22.5m,平均厚度6.3m。
本层共取了42件原状样试验,孔隙比e=0.551~0.914,平均0.717,液性指数IL=0.02~0.62,平均0.38,压缩系数α1-2=0.18~0.65(1/MPa),平均0.32(1/MPa)。
压缩模量Es1-2=3.0~8.7MPa,平均5.8MPa。
天然快剪内聚力C=15.9~42.5kPa,平均27.2kPa,内摩擦角φ=10.1~14.1°,平均12.4°。
0.790.36°,平均~19.2%,平均0.7~2.9%~3.50㎜,~558.9,平均11孔,触探,在有2,层面平均厚度IL=0.14~0.67s1-2=4.4~=11.2~13.61.4地质环境条件建筑勘探点布置要求:建筑物勘探点间距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35m的5、人员组织及职责5.1、人员组织5.2(1(2(3(4(5(6(7(8(9)、处理项目分管部分的善后工作;(10)、协助企业进行项目的检查,鉴定和评奖申报。
(1)、协助施工总负责人工作,为施工总负责人提供信息,当好参谋,执行施工总负责人的决策意图。
(2)、合理控制成本,在项目组实行内部定额管理,控制工程成本。
(3)、负责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管理工作;(4)、领导和组织项目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审核各项施工作业指导书。
(5)、参与图纸会审及主持技术与安全交底工作;(6)、掌握工程的质量信息和动态,抓好质量改进工作;贯彻执行项目法人、监理工程师有关工程项目的指令;主持工程技术、质量会议、解决施工中的重大技术问题,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对施工质量负直接责任。
负责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安全检查监察等;负责安全保证体系正常运行,负责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和具体实施工作。
组织安全技术交底。
组织安全检查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并做好记录。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文明施工活动。
参加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6.2机械设备配备、材料供应7根据边坡支护规范要求,在拟开挖基坑范围埋设观测点,埋设一定要牢固;在每次观测时要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观测路线,保证观测精度;在测量时要通知总包人员到场见证;水准测量一定要闭合,闭合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每次观测成果及时计算出相关参数,并签字。
2、边坡修整工程本边坡开挖坡面凹凸不平,相差超过1米,且受塌方影响,凹凸更加不平整。
为保证边坡加固后,整个边坡处于一个平面,必须对边坡进行修整,必要时需要用砼回填。
2.1施工程序测量边坡面----确定梁和柱的顶面高层---修整坡面2.2主要施工工艺根据设计图纸和坡面实际情况,确定梁和柱的高程,用脚手架管搭好架子,再用风镐修整坡面。
2.3质量控制3,锚索托架间距和索体保护层厚度均需满足设计要求。
灌浆管与锚索一同送入孔底,管口距孔底150mm,以利出浆。
(4)锚索的注浆1)锚索应进行全断面灌浆,灌浆采用C3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要通过试验确定。
2)锚索安装结束后立即进行注浆。
锚索注浆采用二次注浆,一次注浆的压力为0.3~0.4MPa,二次注浆压力为0.6~0.7MPa。
3)锚索注浆后,在混凝土凝固前,不得敲击、碰撞和拉拔锚索。
(5)锚索抗拔试验1)锚索施工前要求做抗拔试验,试拔数量为总数1%,且不少于3根,试拔的锚杆要求在本段灌注桩上均匀分布,试拔水泥浆的龄期7天以上,且按该拉力的1/10逐级增加,卸荷时按轴向拉力的1/5逐级卸荷。
2)每级加荷间隔时间10分钟,且均应在应力稳定之后方可进入下一级。
3)根据试拔记录,绘制荷载~应变曲线。
(6)锚索的验收44.14.25、喷锚工程5.1喷锚施工程序修坡→初喷→挂网→焊接骨架筋、焊接锚管→复喷→养护5.2喷锚施工方法(1)修坡根据现场地质状况进行修坡,去除表面松土松石并修整平直。
(2)初喷初喷即为第一次喷砼,喷射砼配合比为喷射砼配合比为水泥:砂:石=3∶6∶2,初喷厚度不应小于60mm,一次成型。
(3)铺设钢筋网,焊接加强骨架钢筋,焊接锚索铺设钢筋网?12@200×200,钢筋网用铁丝绑扎,上下两层之间钢筋搭接长度大于36d并点焊,水平方向搭接20d;人工配合挖机。
网筋反铺至坡顶长度宜为1000mm。
(4)二次喷射砼钢筋面网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喷射施工,其中,水泥:砂:石子的配合比为=3∶6∶2,45后应浇6φ50PVC81采取信息施工的方法对边坡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测。
2、监测项目及控制标准(1)水平位移报警值:水平位移速率≥3.0mm/天,或连续3天≥2.0mm/天,或累计水平位移≥30mm,或≥0.3%H;(2)坡顶沉降位移:沉降位移速率≥2.0mm/天,或连续3天≥1.0mm/天,或累计沉降位移≥20mm,或最大沉降≥0.2%H;(3)周边沉降位移:沉降位移速率≥1.0mm/天,或连续3天≥0.5mm/天,或累计沉降位移≥15mm;(4)土体分层标高、地下水位、立柱变形、基坑底隆起;(5)基坑边坡稳定、土体分层竖向位移;(6)监测报警指标一般以总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量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一般不宜超过上述设计极限,若有监测项目的数据超过报警指标,应从累计变化与日变化量两个方面考虑。
3间45(2)巡视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a、支护结构b、施工工况c、周边环境d、监测设施(3)巡视检查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
(4)巡视检查应做好记录,并与仪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5)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建设方及其它相关单位。
9、作业进度计划本工程的计划开工时间为2013年12月20日、竣工时间2014年3月20日,总工期为3个月。
10.质量保证措施1、操作人员持证上岗;设备完好率95%以上;所有原材料经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按施工工序、单元、分部进行三级质量自检,并及时办理质量检验手续;针对施工条件、施工特点,按质检点设置进行控制;监视设备经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2.150mm。
2.211.安全保证措施边坡施工时,应通过监测和现场观察,获得准确数据并及时分析处理,严密注视是否有险情及险情发生情况。
可能发生的险情将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边坡塌方险情。
一、建立健全应急抢险体系(112(21)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改;2)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3)检查督促做好项目经理部重大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时救援各项准备工作;4)当发生施工安全突发事故时,负责发布个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并组织指挥队伍实施应急救援行动;5)负责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6)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和教训。
123456过789、避免皮肤与速凝剂接触;10、严禁上下同时作业;11、做好施工防尘,可采取通风、洒水及劳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