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立局面的出现、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建设、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理解: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运用: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与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图片,立足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丰富资源,提高学生发现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2、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教材分析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一)俄国的改革、发展和问题
(二)“一战”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二月革命及其后的形势
(二)《四月提纲》
(三)彼得格勒起义的胜利
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意义
(一)《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二)全国各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与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导入:首先请同学们看这张照片。
(出示2007年俄罗斯人纪念十月革命游行的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2007年,当时大量的俄罗斯人,自发地走上街头,高举着红旗,一起纪念一场发生在90年前的伟大革命。
那么,当时的俄国为什么会发生十月革命呢?十月革命后建立起了一个什么样的新国家呢?十月革命对人类的历史到底有什么影响呢?相信学了今天的这一课,我们能对这段伟大的历史有所了解。
二、十月革命的背景
(一)俄国的改革、发展和问题
1、俄国具备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19世纪60年代,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缓解国内的矛盾,阻止革命的爆发,在尽量维护贵族和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俄国大量的农奴摆脱了封建领主的控制,获得了自由之身。
这为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为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铺平了道路。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也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具备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这后来也成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补充说明:为什么帝国主义能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
要根本地解决这种矛盾,只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共同掌握生产资料,才能对生产进行合理的安排,促进经济的发展。
而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它的高级阶段——帝国主义阶段的时候,社会上出现了垄断集团,垄断集团由于控制着全社会某个产业的生产和销售,因此它能较为合理地安排生产,这就为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生产力的基础。
2、由于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教师提问:为什么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了还会爆发革命呢?
学生: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
出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落后的材料: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俄国的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
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有封建剥削形式。
由于俄国的农奴制残余和沙皇制度,俄国的现代化进程受到严重的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俄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欧洲和其他发达国家。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3、在这种政治经济条件之下,俄国人民的生活自然是困苦不堪,社会各种矛盾异常尖锐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的77页的两幅图《上流社会举办的豪华酒宴》和《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二)“一战”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4、“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军事生产能力有限,俄国在战场上屡吃败仗,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请同学们阅读列宁的一句话: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5、俄国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俄国的工人受压迫最深,工人的分布较为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
因此能产生出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这是俄国革命胜利的关键因素。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本78页的《布尔什么维克党》。
三、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二月革命及其后的形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俄国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
在国内,1500万壮丁被强征入伍,饥饿席卷全国,沙皇统治日趋虚弱,资产阶级也左右不了局势,各种社会矛盾都集中到
沙皇专制制度上。
在国际上,有力量镇压俄国革命的英、法、德三国正厮杀得难解难分。
1917年3月8日,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市民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得到面包和停止战争,后来变成起义,就连士兵也纷纷倒戈,把武器对准的俄国的沙皇统治。
3月12日,二月革命爆发,沙皇专制制度被推翻。
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年)结束了。
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教师提问:二月革命之后,是不是只有一个资产阶级的政权?
学生:不是。
还有工兵代表苏维埃。
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在革命中,工人和市民掌握了自己的武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
但是由于工兵代表苏维埃里有大量的孟什维克党和社会民主工党,他们不主张社会主义革命,因此仍然承认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为全国合法政权。
教师提问:临时政府有没有满足人民的要求?
学生:没有。
不实施土地改革,继续进行战争。
由于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的要求,俄国人民又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上,是继续接受临时政府的统治,还是干脆推翻资产阶级的政府,建立一个属于人民的政权,俄国的人民必须做出选择。
(二)《四月提纲》
在这一个关键的时刻,列宁以及他所在的布尔什维克党便显现出了重要性,列宁回国发表了《四月提纲》,为人民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因为武器在人民手中,列宁认为可以和平地剥夺临时政府的权力。
但是,临时政府制造七月流血事件,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
“七月流血事件”更加暴露了临时政府反人民的本质。
越来越多的地方苏维埃政权的领导权转移到布尔什维克党的手中。
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三)彼得格勒起义的胜利
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确认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决定在近期举行起义。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在列宁亲自领导下,从11月6日晚开始到8日凌晨攻占冬宫,取得胜利。
到1918年春,各地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
教师提问:有人说十月革命是少数职业革命家发动的政变。
请结合其发生的历史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俄国十月革命是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进行的。
布尔什维克党所制定的纲领是真正代表工人、士兵和农民的根本利益的,因而布尔什维克党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革命也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使士兵厌战,革命中士兵放弃抵抗。
俄国人也认为只有革命才能拯救祖国与人民。
因此,这些人的观点是错误的。
四、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一)《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在攻打冬宫的战斗中,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举行。
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这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停止战争和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满足了人民的要求。
(二)苏联的成立
1918年,在原来俄国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国家,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
在这一个国家里,最高权力机关为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并且选举出了一个人民的政府——人民委员会,而列宁,则成为
人民委员会的第一任主席。
1922年,苏俄与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四个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同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三)十月革命的意义
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革命,揭开了俄国历史的新篇章;
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极大地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人民的解放斗争。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俄国的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俄国的各种矛盾趋于尖锐化,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成熟了。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抓住有利时机,发动广大人民进行革命,一举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使俄国和其他受压迫国家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