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
阜宁县特殊教育学校陈清
摘要:曾经有教育专家说:没有父母的成长,也就没有孩子的成长,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

也有教育专家说:问题学生后面往往有一个问题家长。

作为智障学生的教师,在与家长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低,把孩子完全交给老师,让老师做保姆,回家后几乎不闻不问,家长们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孩子自己能管理自己就可以了;有一部分家庭因为孩子的缺陷,家庭矛盾重重,家庭成员相互抱怨,使得孩子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关注;还有少数家长也想参与教育自己的孩子,但又苦于与孩子沟通困难,不懂得教育方法而苦恼……在家长的眼中看不到孩子的未来,对孩子不报任何希望。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充分开发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主题活动中势在必行。

关键词:家长资源、参与、主题活动
曾经有教育专家说:没有父母的成长,也就没有孩子的成长,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

也有教育专家说:问题学生后面往往有一个问题家长。

作为智障学生的教师,在与家长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低,把孩子完全交给老师,回家后几乎不闻不问,家长们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孩子自己能管理自己就可以了;有一部分家庭因为孩子的缺陷,家庭矛盾重重,家庭成员相互抱怨,使得孩子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关注;还有少数家长也想参与教育自己的孩子,但又苦于与孩子沟通困难,不懂得教育方法而苦恼……在家长的眼中看不到孩子的未来,对孩子不报任何希望。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充分开发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主题活动中势在必行。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家长自然就应该是老师的帮手。

为了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健康成长,怎样开发家长资源,使家长参与到我们的主题活动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如何将这项活动有序、有效、又有特色的开展起来,现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帮助家长转变理念
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将“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转变为“教育孩子是我们家校共同的责任。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我们的家长参与到我们的主题活动中来。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师应在真诚的沟通中与家长达成共识:教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作,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不断地统一认识,形成合力。

对一个孩子和一个家庭而言,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只能够取得一次经验,我们必须减少失败。

通过我们成功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成长的更加健康。

二、深入挖掘家长教育资源
过去我们对家校教育的密切合作,只是简单地理解为家长对学校物质材料上的支持,保持与学校教育思想、行为的一致,而并未考虑在主题活动中应充分挖掘家长资源,请家长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来。

首先,我们设计了家长问卷调查表,请家长填写,了解孩子家庭的状况,家长参与学校主题活动的意向、需要教师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
其次,及时对问卷调查表进行分析、总结,对相关内容进行数据统计,并及时根据家长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培训,设计相关的主题内容。

三、邀请家长参与学校主题活动
利用家长开放日、艺术节表演、趣味运动会、元旦联欢会、社会实践课、家长会等时间,把家长请进校园,使他们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主题活动有更直观的了解。

1、请家长观摩主题活动,对家长进行必要培训
还记得第一次邀请家长观摩联欢会主题活动的情景:我们精心准备了舞蹈“拔萝卜”,无论是脑瘫的学生,还是不听指挥的自闭症学生,都让他们戴上头饰扮演一个人物或一种小动物,当家长们看着自己的孩子亮相时都睁大了眼睛,很怕漏掉哪个细节,孩子们精彩的表演结束了,家长们的眼泪、笑声参杂在一起……观摩结束后,家长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没想到……”通过这次主题活动的观摩,家长们感触很深:脑瘫孩子的家长没有想到,他们的孩子也能登上舞台表演;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没有想到,他们的孩子能参与集体活动;其他孩子的家长们没有想到,他们的孩子也能唱出动听的歌……
以此为契机,我们对家长们发出真诚的邀请:请家长们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我们要自豪地对家长们说:有了你们的支持和理解,有了你们的积极参与,孩子们还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他们的生活也会因为你们的参与而幸福无比。

家长们由原来的漠不关心,开始积极主动关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了。

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家长们再一次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并且满脸微笑地告诉老师:我的孩子也能学会很多知识了……就这样,家长对孩子们的在校学习生活有了了解,主动要求参与到活动中来的家长也越来越多,并有针对性的指导家长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2、组织家长讨论商定主题活动形式
利用家长会、亲子活动时间,让家长各自谈谈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并共同讨论制定我班主题活动的形式,使家长对我们活动内容有大概的印象,教师也可提炼生成一些新的适合孩子的教学内容。

在“趣味游戏”主题活动中,考虑到我们的自闭症学生和脑瘫学生无法独立参加活动,如果家长不参与活动,我们绝大多数学生都将无缘这次活动。

为了使学生们能展示自己,教师和家长共同探讨活动方案,最终达成共识,由学生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一些趣味游戏。

活动形式一敲定,家长和孩子们开始积极训练,最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有:三足两走,负球走,传花……真的没想到,家长的参与为孩子们展示自己搭建了平台,还使家长与孩子成了好朋友,更使家长们看到了孩子的未来。

3、请家长为班级活动献计献策
创建家校联系信箱,教师及时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家长及时反馈学生在家表现,根据教师与家长相互交流情况开展主题活动。

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了“我想对妈妈说什么,为妈妈做些什么”的主题活动,就是根据家长们反映的孩子在家时,经常发脾气,不听家长的话等情况设计的。

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孩子们感受到了来自妈妈和家人的爱,懂得了要从心里感谢妈妈,爱妈妈。

四、充分依托家长资源,提高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1、依托家长资源,为我们的主题活动收集、提供相关的资料,促进学校主题
活动更好地开展。

学校确定的主题活动只需稍加琢磨,就会发现每个主题活动都有特别的意义,都是从多角度培养孩子的能力,比如,我们开展的“我劳动,我快乐”在学校食堂包饺子的主题,通过采买、和馅、包饺子、下饺子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积极的参与到其中。

2、教师利用多种形式,积极与家长沟通,及时的反馈学校的活动情况。

通过网络班级建设、心理信箱、家校联系手册等多种平台,发布近期孩子在学校开展活动的照片;提出一些话题,让家长积极讨论;和家长一起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先进知识经验。

家长通过参与学校的活动,改变了教育观念,掌握了许多教育方法,他们开始和孩子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并有意识的创造条件促进孩子持续发展。

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还为增进家庭亲情提供了条件和机会,使那些由于平日工作繁忙在有意无意中忽略了和孩子共处机会的家长有机会与孩子互动,弥补了这种缺憾。

作为教师,在组织这些活动时,由于经常接触家长,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往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家长对活动的建议促使我们不断学习,丰富自己。

在所有活动中,受益最大的当属孩子。

活动中,孩子的自信心、个性、社会性得到良好的发展。

实践证明,只要善于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活动,孩子、家长和老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那么,家长就能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

这样,家校就能成为一个整体,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通过我们初浅的尝试,使更多的家长认识到:作为成人的我们不应该再是个旁观者,更多的应该是活动的参与者,孩子的支持者,活动中的引导者。

参考文献:
①赵树铎:《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法》,华夏出版社,1994
②陈云英:《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研究》,华夏出版社,1999
③全国特殊教育研究会:《培智学校教学文萃》,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④肖非,刘全礼:《智力落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华夏出版社,1993
⑤张茂聪:《弱智儿童生活与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