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分裂的艺术家们10 布莱姆·斯托克——疯狂的阴谋论者布莱姆·斯托克因创作吸血鬼德古拉一举成名,但这位爱尔兰作家也写了一些无关血、蝙蝠和不死之身的小说。
实际上,他还著有一些非虚构的题材,比如出版于1910年的《Famous Impostors》。
除了最后一章有些偏离其宗旨走向疯狂外,这本书向人民揭露了行骗老手及其骗人技俩。
在最后一章比斯利男孩里,那位我们在历史课本上认识的伊丽莎白女王是一个男人假扮的。
据斯托克所写,真正的女王10岁去乡下度假的时候染病死去,而国王亨利八世将要造访的消息吓坏了她的家庭教师。
为了保住自己的项上人头,她来到附近的比斯利小镇,以期找到一个顶替者。
由于找不到貌似公主的女孩,她弄来一个男孩,给他穿上伊丽莎白的衣服好好装扮了一番。
国王在跟这个所谓的女儿见了一面后很快离开了,没有注意到任何异样。
从那以后,比利斯男孩便假作伊丽莎白,整个英格兰的民众都被这个浓妆重抹的顶替者给骗了。
当然,斯托克没有任何真凭实据。
他的结论来源于一些可信度不高的传言,比如,伊丽莎白女王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并守口如瓶。
斯托克的另一个证据则是伊丽莎白女王对假发的喜爱,因为男子更易于秃顶,而假发很好的掩盖了这一缺陷。
除此之外,她终生未婚,除了她的私人医生外拒绝任何人给她看病。
还有一点,在斯托克看来女人都是蠢笨的,斯而伊丽莎白非常聪明,这也有力的证明了她是男子的结论。
9玛雅·安吉罗——前性工作者作为一位美国桂冠诗人,玛雅·安吉罗著有《我知道笼中的鸟儿为何歌唱》等作品,并被授予美国国家荣誉艺术奖章和总统自由勋章等荣誉。
她曾在比尔克林顿总统的就职典礼上朗诵她的作品。
除了写作外,玛雅·安吉罗还做过舞者厨子,杂志编辑,教授,演员,啊,对了,她还做过性工作者。
安吉罗的性工作职业生涯在17岁时就开始了。
当时她是一个单亲母亲,在圣佛朗西斯科的一个酒吧上班,与经常关顾的俩个同性恋妓女关系密切。
安吉罗主动提出可以帮她们支付房租以及拉拢生意,条件是从她们的收益中分一杯羹。
当发现她们背着她私吞钱财后,她短暂的老鸨生涯就无疾而终了。
俩年后,安吉罗成功转型,从给别人拉皮条变为给自己拉皮条。
她遇到了比她年长的极富魅力的L.D. “Daddy” Tolbrook,他带着她坐豪车兜风,并许诺跟他原配离婚后迎娶安吉罗过门。
但他这么做是有企图的。
Tolbrook声称他欠了黑帮好几千美金的高利贷,但还不起。
凭借骗子特有的三寸不烂之舌,Tolbrook成功说服了安吉罗在他开的妓院接客,赚来的钱都给他用来还债。
安吉罗的兄弟发现她在妓院接客后,说服她离开了这一营生。
但她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
之后不久,她的儿子被绑架,她也先写染上毒瘾。
尽管种种艰辛,她还是挺过来了,并在她的自传《以我之名相聚》记录下自己这段艰辛的生活经历。
8查尔斯·狄更斯——恋尸癖患者诚然,查尔斯狄更斯写了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小说,但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怪胎。
不管在哪睡觉,他的床一定要朝北。
床垫的朝向可以激发他的创造力。
他还是梅兹梅尔氏催眠术(一种维多利亚时代流行的催眠术)的追随者,经常用亲朋好友练手。
但所有这些小癖好和他的恋尸癖比起来可谓小巫见大巫。
当没在进行关于饥饿难耐的孤儿和脾气暴躁的守财奴的创作时,他喜欢去巴黎的太平间。
去太平间就像19世纪人们爱去电影院一样风行一时。
无所事事的巴黎人,带着对恐怖失误的爱好,时不时跑去太平间一睹各种死法的尸体,被谋杀的,自杀的,还有从塞纳河里捞起来的。
狄更斯对死人的痴迷不仅仅是源于近乎病态的好奇心。
正如这位伟大的作家所说,“只要我在巴黎,就感到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引着我去太平间。
我从来没有想去过那里,但总是情不自禁的被吸引过去。
”狄更斯的恋尸癖严重到在圣诞和新年的时候,他甚至会色眯眯的看着那些或被枪杀,或被用刀刺死或已经肿胀的尸体。
他不在法国的时候,有时就会跟随泰晤士河警察寻找尸体或和滑铁卢大桥的收费员聊关于企图自杀的话题。
7 马克吐温——文胸肩带发明者除了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这个身份,马克吐温还从事过很多其他职业,比如记者,矿工和船舶领航员。
他同时也是一个杰出的发明家,一生中有俩项发明获得专利。
实际上,他的第一项发明就为他赚了50,000美金,这在19世纪已经是相当不小的一笔钱。
他的发明是一种新式的经过改进的剪贴本。
因为爱好收集图片以及报纸文章,他厌倦了每次都要抹胶水的繁琐。
为简化程序,他发明了一种可以自行黏贴的剪贴本,这一改进需要将胶带事先黏贴到纸页上。
你只需把胶湿润一下,就万事俱备了。
吐温最重要的成就要数可以防止宽松衣服下滑的松紧带了。
再搭配挂钩,不管是背心,裤子,还是其他衣服,都不会再松松垮垮的。
它的可拆卸的特质,又可以让你在换衣服时,从这件衣服上拆下来安到另外一件上去。
现在仍然有数十亿民众在使用马克吐温的这一发明,只是不是可拆卸的,也不是用在背心上。
正是这位著有汤姆索亚的作者发明了文胸上使用的可松紧肩带。
6 J.M. 巴里——最糟糕的板球队教练除了写作(彼得潘就出自他的笔下)和陪孩子外,J.M. Barrie还爱打打板球。
这位来自苏格兰的作家痴迷于此项运动,还为此成立了私人俱乐部,但可能是板球有史以来最差劲的板球队。
1887年,巴里成立了此俱乐部,起名Allahakbarries,意为天助巴里队,暗藏一个拙劣的双关。
因为误以为Allahu Akbar翻译过来是“上帝助我”的意思(实际意思是真主至大),我们的剧作家把自己的姓氏强加到这个短语后面,Allahakbarries这个队名就这么来的。
巴里的球队的全明星阵容也颇为强大,包括拉迪亚德·吉卜林、G. K. 切斯特顿、A.A.米尔恩、P.G. 沃德豪斯,但没有一个人懂球。
在选择队友时,巴里的标准不是你的球技是否精湛,而是建立在自己是否中意他们的太太们。
对单身男士,他也有一套自己的标准,那就是是否让他感觉“有趣”。
因此天助巴里队成为英国最差劲的板球俱乐部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他们第一场比赛前,毫无头绪的队员们还就应该用球拍的哪一面来打球更好这一问题展开了严肃的讨论。
实际上,巴里还特地写了一个小册子,解释一些重要的细节问题,比如,“一旦击中球后,拔腿就跑。
切忌停下来欢呼。
”由此可见他们的球技有多糟糕。
亚瑟柯南道尔算是他们之中唯一一个懂球的了,但一人之力不足以挽救天助巴里队于失败的命运。
巴里把他们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一句路人皆知的事实:优秀作家都是蹩脚运动员。
5菲利普·K·迪克——想象是写作第一生产力读过菲利普K. 迪克的人都知道他的思维异于常人。
他就是《盲区行者》的作者。
就算你没有看过迪克的小说,你可能也看过一俩个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
除了上面提到的《盲区行者》,银翼杀手、全面回忆、少数派报告等也是受迪克的小说启发而拍摄的。
而迪克的创作灵感来自其不可思议的想象力。
1974年2月20日,迪克的智齿刚动了手术,还在恢复阶段,眼巴巴的等着止痛药赶紧送来。
当快递员终于来到时,迪克注意到她带了一条鱼造型的项链。
之后一切就变得诡异起来。
项链上的吊坠突然朝迪克释放出一束粉色的激光,外星人就钻进了迪克的意识里,并用一种古老的类似希腊语的语言向我们的科幻小说家讲述了上古智慧。
迪克把这一外来生命描绘成女性,并在她的帮助下,生活和工作都走上了正轨,饮食规律健康,谴责编辑们拖拖拉拉的作风。
他的创作灵感已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VALIS三部曲,甚至写了一本长达8000页的日志The Exegesis。
据悉迪克可能有癫痫病史,但他本人却觉得这可能是上帝或外星生命在向他传递信息。
或者他本人是苏维埃政府的实验对象,又或者他是被希腊已故的艾斯库累普灵魂附体呢。
虽然迪克的想法听起来很疯狂,但有一个小插曲却不容忽视。
那个附身迪克的外星人有一天警告迪克他的儿子出生时就有缺陷,但医生没有检查出来。
迪克很紧张的把儿子送到医院,医生验证了外星人的说法。
多亏了那束粉色激光,迪克的儿子也因此获救。
4阿加莎·克里斯蒂——欲知真相,请读此书阿加莎·克里斯蒂手里结果的人可能比本文提到的其他的作家都要多——当然,这里指的是在她的小说里。
虽然她的小说以描写神秘凶手著称,但她的其中一本书却三次实实在在的挽救了人的性命。
在她1961年出版的《白马酒店》里,凶手用到一种名叫硫酸铊的毒药。
这种化学药品毒性很强,会导致呼吸困难,言语不清,阶段性昏迷,头发脱落,最后死亡。
当然,英勇的侦探最终抓到了凶手,真相大白,但是这本小说的情节在现实社会里却一再上演。
1975年,一名拉裔美国人在读到这本小说时突然意识到她的一个朋友的症状跟铊中毒极为相似。
她抓住时机报了警——她的朋友的丈夫下的毒,以此让妻子慢慢死去。
一年后,伦敦的一名护士在看护一名来自卡塔尔的病危婴儿。
小女孩的病情一天天恶化,医生无法确定病因。
正巧这个护士当时正在读《白马酒店》,自然就联想到这个病例。
小女孩也跟书中的受害者一样掉头发。
除此之外,她还从书中了解到铊在中东地区被当做杀虫剂广泛使用。
护士确定她找到了病因并告诉了医生,小女孩因此得救。
可能最戏剧性的要数下面提到的这件事。
1971年,博文顿小镇上的居民得了一种奇怪的疾病,但是在读完《白马酒店》后,医生意识到“博文顿病菌”根本不是一种疾病。
多亏了克里斯蒂的专业性建议,医生认为镇上有一个连环杀手在逍遥法外。
警察很快抓到了罪魁祸首-臭名昭著的格雷厄姆·费雷德里克·杨。
3亚瑟柯南道尔——我的朋友会魔法尽管亚瑟柯南道尔爵士创作出文学作品里最有逻辑的角色,但他本人却远非那么理性。
在儿子在一战中牺牲以后,他开始沉迷于唯灵论,疯狂尝试与亡者能通灵,遭到了他的朋友哈利胡迪尼的反对。
胡迪尼是无神论者,经常会混进降神会揭穿那些妖言惑众的神棍。
尽管他们在宗教信仰上的差异,俩人的友谊甚笃。
他们经常会就唯灵论展开讨论,都试图向对方证明自己的信仰。
道尔经常带胡迪尼一起拜访他最信任的巫师,即使胡迪尼再三试图让道尔意识到他的信仰实际是骗人的把戏。
当道尔公开宣称胡迪尼有魔法时,事情变得诡异起来。
道尔认为胡迪尼之所以反对神秘论者是为了让大家都惊叹于他的魔术。
道尔还声称胡迪尼能把实物变没,他也是因此才能在魔术表演中从锁链、紧身衣及保险箱里逃脱。
万分沮丧的胡迪尼想到一条妙计向他的朋友证明魔术是假的。
胡迪尼找到一块石板,一些木球和一桶白漆,然后让道尔往桶里扔一个球进去后便叫他离开了。
道尔从家出来,走了三个街区,用出来时携带的纸笔写了一个秘密的信息,便往回走。
回到家把裹了一层漆的木球捞出来,扔到石板上,小球滚来滚去,最后拼出“Mene Mene Tekel Upharsin”的字样,道尔看的目瞪口呆,因为这正是他刚才写下的秘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