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

(完整版)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

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准备(一)、材料准备:1、在确保材料及时供应的情况下,根据施工进度和材料计划分期分批进场。

2、材料进场必须有合格证,严禁不合格的材料进场。

材料进场后按规范要求取样送到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进行冷拉、冷弯试验,试验合格才可用于主体工程结构。

3、本工程所用所有钢筋均采用现场加工的方式,然后运到绑扎部位进行绑扎。

(二)、技术准备:(三)、人员准备:(四)、作业条件:1 、加工配制好的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位置,按规格、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现象,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3、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4、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注明水平标高,弹柱、墙的外皮尺寸线。

5、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

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皮、水泥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6 、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松散不实之处要剔凿,清理干净。

7、模板安装完办理预检,并清理净模内木屑及杂物。

8、按要求搭好脚手架。

9、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和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四、施工工艺(一)、钢筋进场及堆放钢筋的进场必须根据工程进度有计划地运进施工现场,由专业工长根据项目计划进度和实际情况,将材料规格、数量上报项目材料组,由项目材料组联系供货商将材料运进现场。

钢筋运至施工现场后,要严格按批分等级、牌号、直径、长度挂牌堆放,所有进场的钢筋都必须有出厂证明书和检验报告,每捆(盘)钢筋必须有标牌,钢筋设专人管理并建立严格的验收,保管与领取的管理制度。

钢筋在指定场地堆放整齐,并将各规格、型号加以标识,分组挂牌。

存放钢筋场地为现浇混凝土地坪,并设有排水坡度。

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以垫木,离地面不得少于 20c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二)、钢筋检验(三)、钢筋翻样及加工根据图纸及规范要求,钢筋工长进行翻样,技术负责人对钢筋翻样料单审核后,方可进行加工制作。

在翻样时要综合考虑柱、梁相互关系,按照设计和规范的要求,确定钢筋相互穿插、避让关系,做到在准确理解设计意图、执行规范的前提下进行施工作业。

钢筋试验合格后,在现场钢筋车间按翻样料单切断配制,分组对焊,最后弯曲成型,并堆放整齐。

如下图所示:(四)、电渣压力焊:用于钢筋直径14 ㎜以上的竖向钢筋的连接。

1、机具设备:电渣焊机、焊接夹具、切割机或圆片锯。

2、作业条件:(1)、焊接工应经过有关部门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焊工上岗时,应穿戴好焊工鞋、焊工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

(2)、电渣压力焊的机具设备以及辅助设备等应齐全、完好。

施焊前应搭好操作脚手架。

(3)、钢筋端头已处理好,并清理干净,焊剂干燥。

3、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1)、钢筋品种和质量、焊剂的牌号、性能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在进行钢筋焊接接头的强度检验时,从每批成品中切取三个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每一楼层中以 300 个同类接头作为一批;不足 300 个时,仍作为一批。

(2)、基本项目1)、接头焊包均匀,不得有裂纹,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等缺陷。

2)、对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将其切除重焊。

(3)、允许偏差1)、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超过 0.1 倍直径,同时不得大于 2mm。

2)、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 4d。

4、施工注意事项:(1)、钢筋在焊接前先进行试焊,满足要求后才能用于现场钢筋的焊接。

(2)、电渣压力焊焊接工艺适用于直径 14-40mm 的II级、III级钢筋的焊接,当采用其它品种、规格的钢筋进行焊接时,其焊接工艺的参数应经试验、鉴定后方可采用。

(3)、焊剂要妥善存放,以免受潮变质。

(4)、保证钢筋表面清洁无锈蚀。

5、主要安全技术措施(1)、电渣焊使用的焊机设备外壳应接零或接地,露天放置的焊机应有防雨遮盖。

(2)、焊接电缆必须有完好的绝缘,绝缘性能不良的电缆禁止使用。

(3)、在潮湿的地方作业时,应用干燥木板或橡胶片等绝缘物作垫板。

(4)、焊工作业,应穿戴专用手套、绝缘鞋,手套及绝缘鞋保持干燥。

(5)、在雨天时严禁进行焊接施工。

(6)、在高温天气施工时,焊接施工现场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7)、用于电渣焊作业的工作台、脚手架,应牢固、可靠、安全、适用。

6、成品保护(1)、不准过早拆卸卡具,防止接头弯曲变形。

(2)、焊后不得砸钢筋接头,不准往刚焊完的接头上浇水。

(3)、焊接时应搭好架子,不准踩踏已绑好的钢筋。

(五)、电弧焊钢筋焊接1、机具设备 :交流电焊机,E43、E50 焊条。

2、作业条件 :焊接工应经过有关部门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焊工上岗时,应穿戴好焊工鞋、焊工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

电焊的机具设备以及辅助设备等应齐全、完好。

3、质量标准(1)、钢筋品种和质量、焊条的牌号、性能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在进行钢筋焊接接头的强度检验时,从每批成品中切取三个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每一楼层中以 300 个同类接头作为一批;不足 300 个时,仍作为一批。

(3)、焊缝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凹陷或焊瘤。

(4)、焊接接头区域不得有裂纹。

4、注意事项(1)、应根据钢筋级别、直径、焊接位置选择焊条、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

(2)、焊接时,引弧应在垫板、帮条或形成焊缝的部位进行,不得烧伤主筋。

(3)、焊接地线与钢筋应紧密接触。

(4)、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应光滑,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5、主要安全技术措施(1)、电焊使用的焊机设备外壳应接零或接地,露天放置的焊机应有防雨遮盖。

(2)、焊接电缆必须有完好的绝缘,绝缘性能不良的电缆禁止使用。

(3)、在潮湿的地方作业时,应用干燥木板或橡胶片等绝缘物作垫板。

(4)、焊工作业,应穿戴专用手套、绝缘鞋,手套及绝缘鞋保持干燥。

(5)、在大雨天禁止施焊,小雨天要做好防护措施。

(6)、在高温天气施工时,焊接施工现场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六)、钢筋的绑扎施工1、地下室底板钢筋绑扎采用 50×50×50mm 花岗岩垫块,间距 1.0×1.0m 梅花状布置。

上、下层的钢筋之间用φ12mm 钢筋马凳支撑,间距 1m 梅花状布置。

绑扎底层钢筋时,注意上层钢筋的定位及安装。

钢筋接头位置:底筋在跨中 1/3 内,上筋在墙柱支座处。

2、柱钢筋绑扎用粉笔划好箍筋间距,箍筋平面与主筋垂直绑扎,并保证箍筋弯钩在柱上四角相间布置。

为防止柱筋在浇筑混凝土时偏位,在柱筋根部以及上、中、下部增设钢筋定位卡。

柱(墙)钢筋接头按照 50%错开相应距离;柱(梁)箍筋绑扎时开口方向间隔错开。

其中框架柱及暗柱接头分别留置在距板面上 500mm 和 900mm 处。

同时按照建筑图中的隔墙位置,沿高度每隔 400mm 预留 2φ6.5 拉接筋。

3、梁钢筋绑扎先在梁四角主筋上画箍筋分隔线,对接头进行连接,将四角主筋穿上箍筋,按分隔线绑扎牢固,然后绑扎其它钢筋。

梁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垫以同直径的短钢筋。

加密区长度及箍筋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梁端第一道箍筋设置在距柱节点边缘 50mm。

梁板钢筋接头底筋在墙柱支座处,上筋在跨中 1/3 净跨范围内,主次梁相交时,主梁筋在下、次梁筋在上。

4、板钢筋绑扎施工顺序:弹板钢筋位置线→板短向钢筋→板长向钢筋→洞口附加钢筋→板负弯筋楼板负筋悬挂施工法:(1)、工艺原理采用Φ20 或大于Φ20 的粗钢筋作为辅助架立筋,将板的负弯矩钢筋临时悬挂固定辅助架立筋下,使负弯矩钢筋、辅助架立筋、分布筋和撑脚连成整体,从而构成刚度较大的钢筋网片,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和偶尔的人工踩踏,避免混凝土浇捣过程造成负弯矩筋的严重偏位、下陷和严重变形情况,较可靠地保证负弯矩钢筋的正确位置,从而保证钢筋保护层合格率。

适用范围为现浇砼板负弯矩钢筋偏位控制。

(2)、负弯矩钢筋固定方法见下(3)、工艺流程布置钢筋撑脚→摆放辅助架立筋→撑脚与辅助架立筋绑扎→负弯矩钢筋与辅助架立筋逐点绑扎→检查复核撑脚的高度、间距→砼摊铺找平→平板振动器第一遍振捣→拆除辅助架立筋→补平粗钢筋位置的凹槽→平板振动器第二遍振捣→砼表面收浆抹平。

(4)、使用材料1)、Φ20 以上粗钢筋作为辅助架立筋;2)、Φ8 钢筋撑脚;3)、22#扎丝;(5)、操作要点1)、同一粗钢筋上撑脚的间距:当粗钢筋直径为Φ25 时,以 800mm 为宜,当辅助架立筋直径较小时,适当减少脚撑间距;2)、混凝土第一次振实的厚度不应接近实际板厚度,应留有 3~5mm 的余量; 3)、辅助架立筋待第一遍振捣后应马上拆除,以便平板振动器第二遍振捣。

(6)、作业条件1)、梁、板钢筋已绑扎完毕并经验收合格;2)、辅助架立筋数量满足砼浇筑需要;3)、钢筋撑脚验收合格。

(7)、质量要求1)、辅助架立筋必须顺直,第一根距梁、墙边缘 150~200mm 通长设置,两根架立筋之间间距 400~600mm;2)、辅助架立筋、撑脚及负弯矩钢筋之间必须逐点绑扎牢固;3)、撑脚支承辅助架立筋的平直段宽度约为 100mm,高度由负弯矩钢筋的具体位置及设计的砼保护层厚度确定,间距 700~800mm;4)、撑脚的下端平直段须直接支撑在楼板模板上,不得支撑在楼板底筋上。

6、剪力墙钢筋绑扎为保证墙体双层钢筋横平竖直,间距均匀正确,采用梯子筋限位。

为保证墙体的厚度,对拉螺杆处增加水泥成品内撑,在墙筋绑扎完毕后,校正门窗洞口节点的主筋位置,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墙体钢筋搭接接头绑扎不少于三道,扎丝扣应朝内。

7、钢筋绑扎注意事项:(1)、钢筋绑扎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

(2)、同以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及箍筋配置要求满足以下要求:(3)、对梁、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 25%;(4)、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 50%;(5)、对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 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6)、纵向受压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率,不宜大于 50%。

(7)、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间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 25mm。

(8)、当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率小于 25%,其最小搭接长度应符五、特殊部位钢筋构造要求(一)、后浇带和施工缝1、地下室顶板及楼板:板带内的钢筋可先做分离处理,浇注板带混凝土前将两侧分离钢筋加焊,梁钢筋在后浇带内通过不得切断(见施工蓝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