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治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
修)
年级高二编号RJB-05-0x课题《西门豹治邺》集体备课时间2011-5-16
参备人高二语文组全体成员主备
编制人质检人
审核人
编制时间2011-5-11
学习
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
2.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虚实词。
3.理解西门豹为破除“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的办法妙在哪里。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等文学常识。
2、诵读课文,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3、掌握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4、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导学过程学生笔记
一、课前积累(文学常识或背景材料)
【介绍作者】
褚少孙,西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
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寓居沛县(今属江苏)。
元帝、成帝时博士。
补缀《史记》明人辑有《褚先生集》。
少孙早年与山阳县的张长安,东平县的唐长宾之人求教汉朝大儒王式。
王式要他凡事不能光靠朗讲,而要回之多加润色,少孙课颂老师教诲,遵此认真研究学问,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文章不同凡响。
二、自主学习
1、给下列划横线的生字注音。
廷掾()巫妪()
行数十里乃没()
缯绮縠衣()()
簪笔磬折()()
2、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指出疑难处交流并掌握重点词句。
①解释加横线词语。
女好者()娉取()衣缯单衣()
弟子趣之()簪笔磬折()状河伯留客之久()溺其人民()即娉取()即发民()
傍观者皆惊恐()民可以乐成()
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
②翻译句子。
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
巫行视小家女好者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
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3.理清课文顺序,了解故事内容。
(1)复述故事内容(抓住“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2)全文可分二个部分:用小标题概括两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三、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研究的问题)
一、阅读第一段:
1、哪一句话提出了本文的重点问题?着重点出“小家女”说明了什么?
2、由“洗沐之”往下,“为治新缯绮縠衣”“为治斋
宫河上”“为具牛酒饭食”“共粉饰之”等这一系列的叙述
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3、结合全文,你认为西门豹是这样的一个人?
4、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惩治巫婆官绅
的办法巧妙在哪里?联系现实,谈谈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
启示?
四、课后作业
(一)找出下面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复使一人趣
之②傍观者皆惊恐
(二)指出下面加点字古今异义。
①巫行视小家女好者古义:今义:②顾谓三老、巫祝、
父老曰
古义:今义:
③不能白古义:今义:④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
古义:今义:
⑤至今皆得水利古义:今义:
⑥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古义:今义:
(三)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催促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穿
烦三老为入白之。
告诉
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缺少
下列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不足为外人道也
其人家有好女者其真无马耶?
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作《师说》以贻之
若皆罢去归矣。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下面全部表现西门豹巧于斗争的一项是()
①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②西门豹往会之河上③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
④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⑤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⑥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A、①②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④⑥
学生疑难及
意见反馈
邓文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