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文勘测工(技师)

水文勘测工(技师)

(A)规划时(B)实施中()开始前(D)完成后
{B} D
{A}雨量站如有变动,应将变动情况{.XZ}填入考证簿。
(A)事前(B)及时(C)一年后(D)半载后
{B} B
{A}公历逢“{.XZ}”年份,应全面考证雨量站情况,修订考证簿。
(A)5(B)6(C)7(D)8
{B} A
B-A-A-002 G3 5雨量站考证簿的编制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等于
{B} B
{A}在山区,降水观测场不宜设在陡坡上、峡谷区和风口处,要选择相对平坦的场地,使承雨器口至山顶的仰角不{.XZ}30°。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等于
{B}A
B-A-A-001 G3 5降水观测场地查勘
{A}降水观测场地查勘前,要做的工作有{.XZ}。
{A}{.XZ}内容属于雨量站考证簿应记载的。
(A)测站沿革(B)观测仪器
(C)观测场地的自然环境(D)委托观测员等方面情况
{B} ABCD
B-A-A-002 C3 5雨量站考证簿的编制
{A}雨量站如有变动,应将变动情况及时填入考证簿。
{B}√
{A}雨量站如有变动,应将变动情况在年底填入考证簿。
{B}×
《水文勘测工》理论知识题(技师相关知识)
B-A-A (相关知识—降水、水面蒸发观测—观测作业)
B-A-A-001 B 3 5降水观测场地查勘
{A}降水观测场地查勘范围,拟设站地点2~3{.XZ}。
(A)dm2(B)cm2(C)m2(D)km2
{B} D
{A}降水观测场如不能完全避开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的影响时,雨量(计)离开障碍物边缘的距离不应{.XZ}障碍物顶部与仪器口高差的2倍。
{A}陆上水面蒸发场遮挡率计算考虑的要素有{.XZ}。
(A)障碍物高度(B)障碍物与蒸发器的水平距离
(C)折实系数(D)障碍物两侧方位角之差占整个圆(3600)的百分数
{B} ABCD
B-A-A-004 C3 5陆上水面蒸发场障碍物遮挡率
{A}场地四周各障碍物遮挡率之和,即为场地总的遮挡率Z,用式 计算。
{A}简答选择蒸发场的宏观考虑。
{B}选择蒸发场,首先必须考虑其区域代表性。场地附近的下垫面条件和气候特点,应能代表和接近该站控制区的一般情况,反映控制区的气象特点,避免局部地形影响。必要时,可脱离水文站建立蒸发场。
B-A-A-004 B 3 5陆上水面蒸发观测场障碍物遮挡率
{A}蒸发场场地周围某障碍物遮挡率△Z用式{.XZ}计算。式中:H——障碍物高度,m;L——障碍物与蒸发器的水平距离,障碍物各点与蒸发器的距离是不等的,应取平均值,m;B——障碍物两侧方位角之差占整个圆(3600)的百分数;C——折实系数,以小数计,取小数点后两位。
(A) (B)
(C) (D)
{B} D
{A}蒸发场场地周围某障碍物遮挡率计算中,折实系数是指障碍物的实际遮挡面积与障碍物整体面积之{.XZ}。如一般建筑物均无孔隙,其折实系数为1;而各种树木、篱笆等往往有一定孔隙,其折实系数就小于1,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A)和(B)比(C)积(D)差
{B} B
(D)仪器之间的距离,南北向不小于3m,东西向不小于4m,与围栅距离不小于3m
{B}ACD
B-A-A-003 C3 5蒸发场设置要求
{A}陆上水面蒸发场,选择场地应考虑用水方便。水源的水质应符合观测用水要求。
{B}√
{A}陆上水面蒸发场,高的仪器安置在南面,低的仪器顺次安置在北面。
{B}×
B-A-A-003 D 3 5蒸发场设置要求
(A)可(B)应(C)最好(D)应避免
{B} D
{A}陆上水面蒸发场离较大水体(水库、湖泊、海洋等)最高水位线的水平距离应大于100{.XZ}。
(A)km(B)m(C)dm(D)cm
{B} B
{A}陆上水面蒸发场没有气象辅助项目的场地应不小于12m{.XZ}12m。
(A)×(B)+(C)-(D)÷
{B} A
{B}√
{A}当场地四周全部被高度与距离之比为1的密实障碍物所包围时,其遮挡率为50%。
{B}×
B-A-A-004 D 3 5陆上水面蒸发场障碍物遮挡率
{A}原有蒸发场不符合要求如何处理?
{B}原有蒸发场不符合要求的,应采取措施加以改善或搬迁。如受条件限制,无法改善或搬迁,其遮挡率小于25%的,仍可在原场地观测。但必须实测障碍物情况,并在每年的逐日蒸发量表的附注栏内,将遮挡率加以说明。凡遮挡率大于25%的,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改善或搬迁。
{B}×
B-A-A-001 D 3 5降水观测场地查勘
{A}简答降水观测场地查勘内容。
{B}查勘内容包括:自然地貌地形及高程高差特征;植被和农作物,河流、湖泊、水工程的分布;居民点和交通、通信、邮电、当地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降水障碍物的分布等。
B-A-A-002 B 3 5雨量站考证簿的编制
{A}雨量站考证簿应在查勘设站任务{.XZ}及时编制。
B-A-A-002 D 3 5雨量站考证簿的编制
{A}简答雨量站考证簿内容。
{B}考证簿内容有:测站沿革,观测场地的自然环境,平面图,观测仪器,通信、交通、委托观测员等方面情况。
B-A-A-003 B 3 5蒸发场设置要求
{A}蒸发场{.XZ}设在陡坡、洼地和有泉水溢出的地段,或邻近有丛林、铁路、公路和大工矿的地方。
(A)了解设站目的(B)收集设站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和通信等资料
(C)雨量站考证簿的编制(D)结合地形图确定查勘范围
{B} ABD
B-A-A-001 C3 5降水观测场地查勘
{A}降水观测场地查勘范围,拟设站地点2~3 km2。
{B}√
{A}原有降水观测场地如受各种建筑影响已不符合要求时,可维持现状,凑合应用。
{A}陆上水面蒸发观测场附近的丘岗、建筑物、树木、篱笆等障碍物所造成的遮挡率应小于10{.XZ}。
(A)%(B)m(C)dm(D)cm
{B} A
{A}陆上水面蒸发场凡遮挡率大于25{.XZ}的,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改善或搬迁。
(A)dm(B)m(C)%(D)cm
{B} C
B-A-A-004 G3 5陆上水面蒸发场障碍物遮挡率
{A}陆上水面蒸发场设有气象辅助项目的场地应不小于16m(东西向){.XZ}20m(南北向)。
(A)+(B)-(C)×(D)÷
{B} C
B-A-A-003 G3 5蒸发场设置要求
{A}{.XZ}内容属于陆上水面蒸发场仪器安置的要求。
(A)相互之间不受影响观测方便
(B)蒸发场设置后,要编制考证资料
(C)高的仪器安置在北面,低的仪器顺次安置在南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