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时代教师的专业标准研究

新时代教师的专业标准研究

新时代教师的专业标准研究
发表时间:2020-03-31T02:26:15.604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02期作者:费秀斌薛玉堂郑喜风[导读] 学科素养是教师对该门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教师胜任该门学科的基本要求。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桦林镇天局小学741315
摘要:新时代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最为关注的话题。

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学科知识、教学方法、教学理论知识结构、为人处事、道德素养等等,每一个层面的素养都有其不同的标准和要求,教师要对当前的教师专业素养缺陷,围绕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对教师的要求展开实践研究。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素养好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的素质自然也会很优秀,所以,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大方向。

一、对学科素养标准制定与贯彻的实践研究
学科素养是教师对该门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教师胜任该门学科的基本要求。

在教师入职之前,教育主管部门就要制定好学科专业素养标准,将符合要求的教师筛选出来。

学科素养标准主要包括:任教学科知识掌握程度、应用能力、解题方法执行能力等等,考核的方式一般是通过卷面的形式来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以小升初考试真题,或者模拟题为主,要求参与竞争的准教师们达到符合教师要求的基本标准,确保教师队伍里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完成最基本的教学工作。

在工作后,由于教材的不断更新,知识和社会联系密切,知识也会有较大的变动,这时候学校要开展相关的学术活动,指导教师学习新教材、新方法,探索教学的新路径,摒弃一些陈旧老套的知识,接纳新知识,课堂上尽量用新方法解题,让学生的思维和时代接轨。

其次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不仅仅是停留在考试内容、教材内容上,还应该涉及到社会生活和生产,从社会生活和生产的角度出发搜集和学科知识相关的素材并且展示给学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最后教师还需要广泛的阅读与本学科相关的书籍,如教育学和心理学书籍,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做到终身学习。

教育学和心理学内容是教师管理学生的重要法宝,提高自身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素养,是展开有效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新路径。

二、对教师心理心态素养标准制定与贯彻的实践研究
小学教师每天面对的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希望学生在学校能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有一个快乐阳光的童年,既然学生要乐观、阳光、积极,那么老师首先必须也要做到乐观阳光。

倘若教师有不良情绪,那么展示在学生面前的也将会是一个负面教材,因此对教师制定心理心态素养标准非常重要。

教师心理素养标准内容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看法、对生活的态度、对物质和金钱的价值观、情绪的控制能力等等。

标准是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正确对待教育事业,理解教育事业的本质。

教育事业在社会发展的价值体现,要多给教师展示我国近年来对教师的福利待遇提升,以及本校学生升学情况和课后兴趣小组活动开展情况,让教师从心中提高对教育事业的崇敬之情,提高对教育事业的认同感。

关于生活方面的标准是,要求教师能够正确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多和家人沟通交流。

身为教师应该要有包容之心和换位思考的态度,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的乐趣,和家人和睦相处,每天面带微笑,将生活中积极阳光的一面展示给学生;对物质和金钱的价值观上,教师要以教育是社会服务性工作为理念,懂得教育是一项神圣的职业,教育是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不能有太多的物质和金钱欲望,要以教好书为目标,认真地将教书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心尽责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才会体现出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学生才会学习、敬佩教师;情绪控制能力对教师的标准就是,教师可以在房间或者独居的时候发泄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向他人发泄不良情绪,更不能够在集体中发泄情绪,这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还会让学生疏远教师。

学校可以设置教师心理发泄室,让教师有一个发泄场所。

情绪控制体现一个教师的成熟程度和涵养。

教师心理心态素养包含多个层面,教师的心理情绪和对生活教育的态度都会直接展示给学生,因此在心理心态素养标准制定和约束方面要严格要求。

三、教师道德素养标准制定与贯彻的实践研究
道德素养最能体现一个人做人的涵养。

教师是社会中的人,学生虽然现在在学校学习,将来也一定会走向社会,因此教师的道德素养会将社会上的各种风气带给学生。

为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教师必须自己要树立良好的道德准则,要将社会好的一面展现给学生。

道德素养标准包括:教师语言规范标准、教师行为规范标准、教师思想标准、教师为人处事标准等等。

语言上,教师要文明用语,用标准规范的普通话和学生交流,不能随意辱骂学生,尽量少使用网络用语;行为上,教师要做到言出必行,行为要符合社会道德准则,不可以因为一时冲动而动手打学生;思想上,教师要健康向上,心系学生教育为本,不将教育作为赚钱的资本,不将社会的不良风气带入课堂;为人处事方面,教师不能够有高高在上的样子,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好学习和心理缺陷学生的思想工作,及时和家长沟通,通过有效的途径和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在工作上要待人热情,和同事、学生友好相处。

参考文献
[1]刘洪静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70。

[2]付秀丽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J].新课程(小学),2019,(10),227。

[3]陈飞小学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9,(13),8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