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动机结构与维修工作页

发动机结构与维修工作页

发动机结构与维修山东巴伐利亚职教师资培训中心一、检查气缸压缩压力测量气缸压力时,发动机油温至少为30℃,节气门应在全开位置。

将高压线从分电器中抽出并搭铁。

压缩压力测试仪检查气缸的压缩压力。

起动机开关一直开到测试仪器上不再显示压力上升。

1、气缸盖表面平面度检查用的量具是什么?2、气缸盖外观检查:顶目状态气缸盖外观螺栓螺纹螺母3、气缸盖平面度极限值:气缸盖平面度4、气缸盖平面度实际上测量值:气缸盖平面度5、气缸盖总体判定:更换新件进行修磨、清洁继续使用1、气缸体表面平面度检查用的量具是什么?2、气缸体外观检查:顶目状态气缸体外观螺栓螺纹螺母3、气缸体平面度极限值:气缸体平面度4、气缸体平面度实际上测量值:气缸体平面度5、气缸体总体判定:更换新件进行修磨、清洁继续使用四、气缸盖与进排气歧管的接合面的平面度检查1、气缸盖与进排气歧管的接合面检查用的量具是什么?2、气缸盖与进排气歧管的接合面的外观检查:3、气缸盖与进排气歧管的接合面的平面度极限值:4、气缸盖与进排气歧管的接合面的平面度实际上测量值:5、气缸盖总体判定:6、如果气缸盖及缸体表面的平面度达不到要求会发生什么?五、配气机构1、进、排气门的修理尺寸注意:进、排气门不得采取机械加工,只允许手工研磨。

研磨气门时旋转与上下方向应始终保持一致,然后小心清除所有的磨屑。

如果气门座圈加工良好,气门又是新的,则不一定要研磨。

2、用什么量具检查气门杆的弯曲度?3、气门杆的弯曲度表针摆差限度:。

4、气门杆的弯曲度表针摆差实测值:5、气门杆的弯曲度表针摆差超过限度时:进气门修理尺寸检查气门杆弯曲度6、使用千分表和V型铁,测量每个气门头部的径向圆跳动量:。

气门头部的径向圆跳动量不得大于7、气门头部的径向圆跳动量实际测得值:气门头部的径向圆跳动量注意:如果气门头部的径向圆跳动量超过规定限度,不许校正,应更换新气门。

8、测量每个气门头部的径向圆跳动量的目的是什么?9、更换气门杆油封(在已装好的气缸盖上进行)的步骤:10、液压挺杆的自由行程检查方法与步骤:11、气门弹簧变弱对发动机工作有何影响?12、弹簧自由长度及弹簧预负荷检查:13、弹簧的垂直度:使用直尺和平台,检查每个弹簧的垂直度,气门弹簧终端和直尺之间的间隙。

间隙超过限度的气门弹簧必须更换。

13、气门导管检查气门导管前,用精铰刀除去积炭。

实际测量值:如果磨损超过极限值,则应更换气门导管。

六、凸轮轴1、检查凸轮轴的同轴度用顶针支起凸轮轴,在平台上用百分表检查凸轮轴的同轴度。

凸轮轴同轴度允许极限值为实际测得值检查凸轮轴的同轴度2、检查凸轮轴的轴向间隙凸轮轴轴向间隙允许极限值为实际测得值凸轮轴的轴向间隙检查,测量凸轮轴轴向间隙时,先拆去液压挺杆,装好1号和5号轴承盖。

3、凸轮轴过度磨损或弯曲发动机工作时有何现象?4、凸轮轴磨损发生在哪些部位?5、凸轮轴凸轮型面的磨损:用千分尺测量每个凸轮的高度,如果测量的实际尺寸在规定的限度以下时,要更换凸轮轴。

测量值:6、凸轮轴轴颈的磨损:使用千分尺对凸轮轴每个轴颈两个位置在两个方向上测量轴颈的直径尺寸;使用内径千分表在两个位置各两个方向上测量缸盖安装凸轮轴的每个孔径。

根据测得的尺寸,计算出径向配合间隙,如果有一个径向间隙超过使用限度,就要更换凸轮轴。

如有必要,更换缸盖。

七、检查气缸直径1、标准值及测量要求:使用50~100mm的量缸表检查气缸直径,检查结果与标准尺寸(见表)的偏差最大为0.08mm。

检查时应在上中下三个位置上,进行横向(A向)和纵向(B向)垂直测量。

用量缸表检查缸径气缸的测量部位活塞与气缸配合尺寸磨损尺寸活塞/mm 气缸直径/mm标准尺寸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搪磨后气缸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应不大于0.005mm。

各缸直径之差不得超过0.05mm。

将活塞倒装入气缸中,在气缸壁与活塞之间垂直活塞销方向插入厚0.03mm、宽12~15mm的厚薄规,再用拉力计(弹簧秤)检查拉出厚薄规时的拉力,其值应为98~245N,拉力过小或过大,则表明气缸搪磨过量或不足。

气缸与活塞的配合间隙标准磨损极限值为2、实际测得值:汽缸测量位置上中下最大差值1 AB2 AB3 AB4 AB4、活塞检查活塞直径。

在活塞下部离裙部底边约15mm、与活塞销垂直方向处测量。

活塞直径与标准尺寸最大偏差量为检查活塞直径实际测量值:八、活塞环1、检查活塞环侧隙。

活塞环侧隙是指活塞环与环槽的间隙,用厚薄规检查活塞环侧隙。

2、检查活塞环开口间隙。

活塞环端隙是指将活塞压入气缸后,活塞开口的间隙,测量时,将活塞环垂直压过气缸约15mm处,用厚薄规检查活塞环端隙。

检查活塞环侧隙检查活塞环开口间隙活塞项目测量值结果1 第一道气环开口间隙第二道气环开口间隙油环开口间隙应为2 第一道气环开口间隙第二道气环开口间隙油环开口间隙应为3 第一道气环开口间隙第二道气环开口间隙油环开口间隙应为4 第一道气环开口间隙第二道气环开口间隙油环开口间隙应为九、连杆1、检查连杆轴向间隙连杆的轴向间隙磨损极限值连杆连杆的轴向间隙测量值1234检查连杆轴向间隙2、检查连杆径向间隙检查连杆径向间隙时,可用塑料间隙测量片对装好的发动机进行检查。

具体测量方法如下:①拆下连杆轴承盖,清洁连杆轴承和轴颈。

②将塑料间隙测量片沿着轴向置于轴颈和轴承上。

③装上连杆轴承盖,并用规定力矩紧固螺栓,不要转动曲轴。

④拆下连杆轴承盖,测量压扁后塑料间隙测量片的厚度,与规定值相比较。

⑤径向间隙在装配完毕的发动机上进行检查,则螺栓允许重复使用一次,但须在螺栓头上打标记,有此记号的螺栓下次必须更换。

连杆的径向间隙标准磨损极限值连杆连杆孔径连杆轴径连杆径向间隙12343、连杆衬套的选配发动机在大修时,在更换活塞、活塞销的同时,必须更换连杆衬套,以恢复其正常配合。

连杆衬套与连杆小头要有足够的过盈量,以保证衬套在工作时不走外圆。

分别测量连杆小头内径和新衬套外径,其差值就是衬套的过盈量。

测量连杆小头内径连杆衬套与应为连杆连杆衬套与连杆小头过盈量1234新衬套的压入可在台虎钳上进行。

压入前,应检查连杆小头有无毛刺,以免擦伤衬套外圆。

压入时,衬套倒角应朝向连杆小头倒角一侧,并将其放正,同时对正衬套的油孔和连杆小头油孔,确保润滑油畅通。

测量衬套外径连杆衬套油孔对准连杆油孔4、活塞销与连杆衬套的配合在常温下应有0.005~0.010mm的间隙,接触面积应在75%以上。

配合间隙过小,可将连杆夹到内圆磨床上进行磨削,并留有研磨余量。

再将活塞销插入连杆衬套内配对研磨,研磨时可加少量机油,将活塞销夹在台虎钳上,沿活塞销轴线方向扳动连杆,应有无间隙感觉。

加入机油扳动时无“气泡”产生,把连杆置于与水平面成75°角时应能停住,轻拍连杆徐徐下降,此时配合间隙为合适。

经过镗削加工的衬套,应能用大拇指把活塞销推入连杆衬套内,并有无间隙感觉。

检查活塞销与连杆衬套的配合十、检查曲轴弯曲量用V形铁将曲轴两端水平支承在平台上,使百分表的测量触点垂直抵压到第三道主轴颈上。

转动曲轴一周,百分表指针所指示的最大和最小读数差值的一半即为曲轴的直线度误差,超过规定限度,应进行压校或更换曲轴。

十一、曲轴的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的圆度和圆柱度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曲轴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的圆度和圆柱度。

超过标准要求时,可用曲轴磨床按修理尺寸法对轴颈进行修磨。

1、曲轴主轴颈圆度和圆柱度曲轴主轴颈1测量位置 1 2 最大圆柱度AB圆度2、连杆轴颈圆度和圆柱度3、曲轴径向间隙已装好的发动机可用塑料间隙测量片检查径向间隙。

塑料间隙测量片的测量范围如表所示。

表塑料间隙测量片的测量范围测量范围色别型号0.025~0.076mm 绿PG-10.050~0.150mm 红PR-10.100~0.230mm 蓝PB-1(l)拆下曲轴轴承盖,清洁曲轴轴承和曲轴轴颈。

(2)将塑料间隙测量片放在轴颈或轴承上。

在曲轴轴颈上放置塑料测量片(3)装上曲轴主轴承盖,并用规定力矩紧固,不得使曲轴转动。

(4)拆下曲轴主轴承盖,用测量尺测量挤压过的塑料测量片的厚度。

轴承径向间隙应标准为0.03~0.08mm、极限为0.17mm 超过磨损极限时,应对相应轴承进行更换。

4、检查曲轴向间隙将曲轴撬向一端,用厚薄规检查第三道主轴承的轴向间隙(配合间隙)。

轴承轴向间隙标准为极限为检查曲轴轴向间隙轴承轴向间隙测量值轴向间隙超过极限值时,应更换第三道主轴承两侧的半圆止推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