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课件节奏朗诵教学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教案课件节奏朗诵教学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第七讲节奏朗诵教学的设计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讲主要讲解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节奏朗诵教学的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节奏朗诵教学。

教学内容:
一、音乐本体中节奏基石的支撑,
节奏基石就是由语言中最短小的,具有一定音乐意味的字、词拼成的最小节奏单元。

节奏基石在音乐教学中实际上就是一个最小形态的固定节奏型,通常语言的节奏练习就从这里开始进行。

节奏基石到底是什么样的节奏组成的呢?显而易见,是四分与八分音符的节奏组合Χ Χ ┃ Χ ΧΧ ┃ Χ ΧΧ Χ┃,并且长度一般是两拍为一个单位。

大家按照出示的这个节奏谱,读一下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字词是不是这样的呢。

二、音乐表现中多声组合的体验,
在奥尔夫的教学中不论是语言朗诵还是歌唱、律动、器乐合奏等,通过多声方式来体验音乐,运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就是卡农。

卡农 Canon,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卡农的所有声部都模仿一个声部,从不同的时间段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轮唱就是一种卡农。

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旋律是导句,以后模仿的都是答句。

观看视频
三、音乐表现中音乐要素的运用及情感的体现。

固定音型就是在作品中持续重复的短小音型。

观看多声部合奏部分视频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四、音乐要素的运用。

著名的哲学家苏珊·朗格曾说:“音乐是情感生活的音调摹写。

”他认为音乐上的强弱、快慢、高低、休止等和人的情感的流动、冲突、抑制、解决在逻辑上
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那么,为了让孩子们很好地体验到丰富的音乐情感,可以改变音乐要素中的高低、快慢、音值或者语气语调等要素来增强音乐的情感体验,比如小猫叫就要有小猫的可爱长声,喵,青蛙的叫声就要有它短促、活泼轻快的呱呱呱的这种感觉。

观看视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