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现状概述一. 顺义区概况顺义区位于北京市东北,地处北纬40°00′—40°18′,东经116°28′—116°58′之间。
东邻平谷,北连怀柔、密云,西接昌平、朝阳区,南临通州区、河北省三河市。
总面积1021平方公里,2004年全区总人口55万,下辖19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426个行政村。
城区距北京市区30公里。
全国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航空港——首都国际机场就座落在境内。
京承、大秦铁路,京平、京密公路纵横穿越全境,发达畅捷的公路、铁路网将顺义与周边市、区(县)紧密相连。
顺义区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地属燕国,汉时属渔阳郡,唐初于此置顺州,明初改为顺义县。
新中国成立后属河北省通州专区,1958年3月划归北京市。
199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顺义撤县设区,称顺义区。
改革开放以来,顺义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连续三次跻身于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在全国80个基本实现小康县(市)中位居前列。
98年,被评为国家级城郊型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市)、全国明星县(市)等。
2000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2.9亿元人民币,财政收入14.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为78.4亿元人民币。
⑴城镇建设顺义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1平方米。
101国道、机场高速路、六环路、顺平路、京承高速路等主要干线公路的形成,使顺义区形成完善的公路网络。
全区电话装机量达到24万门,电话普及率达到33部/百人。
天然气用户达到2.6万户。
日供水能力达到12万吨。
污水处理场和垃圾消纳厂投入使用,城市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0.4平方米。
⑵对外经济贸易2001年,全区三资企业达到550家,已成为全市重要创汇基地之一。
空港、林河两个市级工业区远期已经成为顺义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⑶第三产业全区形成了由城区商场与遍布城乡的连锁店、专卖店、便民店及各类集贸市场和商业网点组成的满足了多层次的消费需求的商业服务设施系统。
旅游业快速发展,北京乡村高尔夫俱乐部、北京国际高尔夫俱乐部、绿色度假村、北京乡村赛马场等一批旅游设施建成。
旧城改造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房地产发展迅猛、教育、文化、体育、社区服务、信息等新兴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⑷现代农业顺义地处京郊平原,农业资源丰富,是北京市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属全国领先地位,先后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区,被科技部确定为全国A 类城郊型高效农业示范区。
⑸区镇工业全区工业迅猛发展,目前全区工业企业发展近千家,包括燕京啤酒、北京醇白酒、鲲鹏食品等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和产品。
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已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的17.8%和42.8%。
工业区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国家级开发区(天竺出口加工区)、市级工业区(空港和林河工业区)、区级工业区(金马等7家)和镇级工业区(张镇等5家)四级工业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 马坡组团情况马坡位于北京市东北的顺义区中部,南距顺义区政府所在地4公里,西南距北京市区东直门32公里。
辖域面积35.1平方公里,呈近似长方形,南北长约3.6公里,东西宽约7.8公里。
作为顺义卫星城的马坡组团,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构成更加合理。
目前已经发展成一个以非农产业发展为主的城镇,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接近50%,第二产业产业所占比重42%,各项综合经济指标居顺义区19个镇第三位。
马坡组团现有耕地面积18404亩,人均耕地0.8亩。
粮食总产量967.6万公斤,蔬菜总产量1150万公斤。
产蛋量1630吨,鲜鱼商品量566吨。
果品总量700吨。
马坡组团现状工业主要有电子、纺织服装、木器加工制造、印刷和机电工业。
旅游业也已成为马坡组团的支柱产业。
现有北京乡村高尔夫俱乐部、北京乡村乐园、马坡垂钓宫、碧波垂钓宫等休闲度假设施。
马坡组团还建有7个别墅区,另外阿奇夏米尔电子有限公司和马坡西部的万亩丰产园也接待参观游客。
根据2002年《顺义卫星城马坡组团(顺义新城)总体规划》(2002——2020)》,将马坡组团顺义新城的城市性质确定为:北京市重要的休闲健身、旅游度假基地,承接北京市区人口扩散的生活居住组团,顺义卫星城重要组成部分,顺义区政治文化中心。
马坡组团作为顺义卫星城的一部分,今后将承担以下职能:①北京高中档休闲健身、旅游度假基地;②北京专项体育运动比赛训练中心;③北京市远郊高中档居住组团;④顺义区政治文化中心;⑤马坡组团辖域内工业集聚地。
未来马坡组团产业发展重点为:①旅游业:发挥潮白河旅游资源优势和奥运场馆建设优势,进一步招商引资,建设休闲、度假旅游设施,提高休闲度假旅游业在北京京郊区中的地位。
进一步发展餐饮、住宿、购物、交通、文化娱乐旅游服务业,提高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②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都市型农业,建设畜牧业、蔬菜、花卉、水产种养殖生产基地。
与休闲度假旅游业协调发展,发展观光农业、养殖业,种植业特色农产品观光园。
③工业:发展无污染型高新技术产业。
积极与市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工商企业协作,培育发展机电、电子、食品等行业,逐步建立主导产业。
三. 白各庄村概况⑴地理位置石家营村位于顺义区西部,西北距顺义马坡镇7.4公里。
东距向前村1.9公里,南距毛家营村0.4公里,西南距市良种繁殖场2.8公里,北部0.5公里与赵全营乡马家堡接壤。
⑵地形地貌石家营村位于潮白河冲击平原上,地势平坦,略成西高东低倾斜,土壤为潮湿土,平均海拔35米,高差在5米范围之内。
⑶气候条件石家营村所在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多年平均气温为11.5℃。
多年平均全年日照时数为280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2%。
多年年平均无霜期为195天,初霜期在10月下旬,终霜期在4月上旬。
⑷河流水系村东有小中河流过,属北运河水系,但水量较小。
⑸自然灾害石家营村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雹灾和地震。
⑹历史沿革石家营村所属的顺义区在周代以前为冀州地,春秋、战国时属燕国。
汉朝期始设为县,分属狐奴、安乐两县,属渔阳郡。
以后曾多次更名、撤、置,在三国时期和晋朝初年,曾一度将安乐县县治迁至马坡的衙门村。
唐朝开始设为顺州,后又改为郡,以后又多次更迭,名称、辖属也多次变化。
石家营村所属的马坡镇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舜帝时期,以有4000年的历史,是顺义县所知最早的村庄。
明代由于本地设为养马场,同时有大批山西移民来此建村,马坡的人口发展开始加快。
明代石、杨二姓移民至此成村,故名石杨营,后因杨姓人渐少,改为石家营。
现村中以石、胡二姓居多。
四. 石家营村经济社会发展概况⑴国内生产总值2004年底,石家营村国民生产总值万元,第一产业占%,第二产业占%,第三产业占 %,可以看出石家营现在是一个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村庄,第三产业欠发达。
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在周边工厂及农场工作所得,人均年收入8842元。
除此,村委会依靠统一管理集体土地的财政收入也对村民生活给予一定补助。
⑵劳动力结构村内现有农业户数133户,每户人口2~3人左右,且以老年人居多。
全村共有农业人口357人,但多在周边工业企业或马坡镇工作,人口增长有老龄化趋势。
(具体人口劳动力结构详见附后的专项调查报告。
)⑶工业概况仅有少量村办企业和一个奶牛收购及简易加工厂,其余工业企业均为在租用的乡村集体土地上自行建设的加工企业。
⑷对外交通石家营村东侧紧邻陈衙路,北临花园北路,通过此两条路可在东、南两方向与京密高速路相连。
交通便利。
⑸社会服务设施有可满足村民日常生活和文化娱乐需求的以村委会为单位的村办医务诊室、健身房、图书阅览室以及多功能会议室等公共服务设施。
第二章规划背景、规划年限、范围一. 规划背景⑴时代背景奥运申办成功,加入WTO后,CBD热潮涌动,北京一跃而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2008年奥运会的部分运动项目也将在顺义马坡潮白河两岸展开,政府将投资25个亿建设马坡奥运社区,在潮白河水系两岸修建一条跨河的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公园,这个水上奥园将站地约3平方公里,是北京乃至亚洲最大的单项体育运动场馆。
这些场馆建立以后将成为马坡的主要的旅游资源,吸引大量的游客来此休闲娱乐,必将带动周边村庄住宅、交通、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增长。
⑵政策背景①十五界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工作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的转移农村富于劳动力,避免向大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和国民经济更快增长。
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已列入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是国家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
②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两个趋向论断的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构筑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善农村居民点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编制本规划。
二. 规划依据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⑵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⑶国务院对《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修编成果的批复⑷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学习贯彻国务院批复精神和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大会上讲话。
⑸《顺义卫星城马坡组团(顺义新城)总体规划(2002~2010年)》⑹《北京东、西部发展带协调规划》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⑻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⑼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⑽建设部《村镇规划编制办法》⑾《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⑿《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以及顺义区、马坡镇政府相关文件。
三. 规划期限2006年~2010年(为近期整治规划)四. 规划范围保持原有石家营村域范围,整合用于居住的村庄建设用地,满足近期本村村民的居住用地要求, 预留石家营远期作为中心村的发展用地,详见土地利用规划图第三章石家营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一. 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石家营村今后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按照构建和谐和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改善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石家营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现有的发展基础,抓住机遇,贯彻发展当地经济的方针,以第三产业、特别是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发展都市型农业,发展观光农业、养殖业,种植业特色农产品观光园,把石家营村建设成为马坡组团未来发展的现代化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