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汇总七、案例分析题张某多年来一直从事服装加工制作生意,2004年12月5日招收了李某在自己家中为自己制作大衣的钮扣,双方达成口头协议:李某按张某的关于钮扣制作规格、交付时间等要求加工制作钮扣,张某按李某完成零件的数量支付报酬。
李某按协议的约定,按期交付加工制作的大衣钮扣,但张某一直未按协议支付报酬。
此后,李某多次向张某索要欠款,张某都以暂时没有现钱为由拒绝支付。
于是李某将张某诉至法庭o试分析:七、案例分析题答题要点:1.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一方的劳动者,必须要具有劳动法上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即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o我国《劳动法》第 15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因此,我国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16周岁o在本案中,林某尚不满16 岁,因此没有劳动法上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不能作为劳动合同的一方。
2.在本案中,因为林某尚不满16岁,县城餐厅与之签订劳动合同的做法是违法的,双方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因此,林某不必交纳所谓的500元的违约金。
第六章劳动合同七、案例分析题~IS某1998年12月8日与某制药厂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自1998年12月10日起至2003年12月10日止O合同约定:任何一方提前解除合同,应支付违约金o违约金按每年500元累计计算o 2001年7月28日,郭某以帮助其母工作为由向该厂提出书面辞职,并声明按合同约定赔偿厂方1000元,厂方不同意。
郭某于8月30日要求该厂办理解除合同手续,并离厂而去。
18天以后,郭某回广办理解除合同手续时,该厂以郭某提出辞职未经批准擅自离岗旷工为由,对其作出除名决定。
郭某不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仲裁委员会受理后,经调查,上述情况属实。
t式乡女丰斤:该厂对郭某的除名决定是否合法?为什么?七、案例分析题答题要点:该药厂对郭某的除名决定不合法。
1.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18条规定,对职工予以除名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职工经常无正当理由旷工;二是经批评教育无效。
此案中,职工郭某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2.郭某提出与该药厂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
《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2条对这一规定作了明确的解释,即: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口超过30日,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如果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可见,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无需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o本案中,郭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巳提前30日用书面形式通知厂方,也表明了按照合同约定赔偿违约金的态度,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
郭某依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办事,离厂不属旷工行为,该厂不能对其按旷工予以除名o第七章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七、案例分析题2月5日,李某等5人作为某企业工会委托的代表与企业代表进行集体谈判,经多次协商就集体合同草案达成一致意见,该5名代表对草案无意见,于是便于2月10日代表职工与企业签署o集体合同签订后,企业一直忙于其他事务,职工代表只好于2月20日将集体合同一式二份及说明书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劳动行政部门于3月 10日,电话通知企业一方集体合同某些条款需要修改口3月30日,双方将修改后的集体合同报送劳动行政部门重新审查,劳动行政部门一直未提出异议。
试分析:1.上述集体合同签订程序中,有哪些是不合法的?2.该集体合同何时生效? 七、案例分析题~J西要点: 1.违法程序有:(1)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因此,该5名代表未提交讨论便签署的行为不合法;(2)集体合同签订后,应由企业一方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比准,因此,职工代表报请审查的行为不合法;(3)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在7日内报请批准,因此,2月10日签署,20日才报送的行为不合法;(4)报请审查的集体合同应是一式三份及说明书,本案中只有两,份,也不合法;(5)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在15日内做出审查决定,因此,2月20日报送审查,3月30日才作出审查决定的行为不合法:(6)经审查发现问题,劳动行政部门应制作《集体合同审查意见书},因此,本案中仅电话通知的行为不合法;(7)制作《集体合同审查意见书》后,应及时送达集体合同双方代表,因此,本案中仅通知企业一方的行为不合法;(8)双方代表在收到劳动行政部门的审查意见书后,对其中无效或部分元效的条款应进行修改,并于15日内报送劳动行政部门重新审查,因此,3月10日接到通知,3月30日才再次报送审查的行为不合法。
2.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本案中,3月30日再次报送审查,4月14日该集体合同生效D第八章就业保障和职业教育七、案例分析题~IS某1998年12月8日与某制药厂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自1998年12月10日起至2003年12月10日止O合同约定:任何一方提前解除合同,应支付违约金o违约金按每年500元累计计算o 2001年7月28日,郭某以帮助其母工作为由向该厂提出书面辞职,并声明按合同约定赔偿厂方1000元,厂方不同意。
郭某于8月30日要求该厂办理解除合同手续,并离厂而去。
18天以后,郭某回广办理解除合同手续时,该厂以郭某提出辞职未经批准擅自离岗旷工为由,对其作出除名决定。
郭某不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仲裁委员会受理后,经调查,上述情况属实。
t式乡女丰斤:该厂对郭某的除名决定是否合法?为什么?七、案例分析题答题要点:该药厂对郭某的除名决定不合法。
1.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18条规定,对职工予以除名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职工经常无正当理由旷工;二是经批评教育无效。
此案中,职工郭某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2.郭某提出与该药厂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
《劳动法》第 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2条对这一规定作了明确的解释,即: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口超过30日,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如果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可见,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无需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o本案中,郭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巳提前30日用书面形式通知厂方,也表明了按照合同约定赔偿违约金的态度,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
郭某依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办事,离厂不属旷工行为,该厂不能对其按旷工予以除名o第九章工资法七、案例分析题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李某系某单位职工,该单位在征得工会和劳动者同意后,在2004 年4月最后一周,每天延长工作时间2小时,共有5天延长工时。
因生产经营需要,在业务十分繁忙的情况下该单位决定周六、周日也继续加班。
此后便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单位声称愿意留下工作的职工可以继续工作,于是,李某又利用假日工作了3天o据了解,李某每月的标准工资为3000元,每天工作5小时。
请计算:李某4月份包括"五一"假期至少应该拿到多少工资?七、案例分析题李某每月工资3000元,每天工作5小时,则平均每天100元,每小日寸20元o1.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小时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因此,每天延长2小时,一周应拿加班工资20x150%x5x2=300元。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日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因此,周六周日工作应拿工资100x200%x 2=4005G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日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o因此,劳动节3天应拿工资100x300%x3=900元。
因此,李某一共应拿工资3000+300+400+900=4600元o第十章工时和休假七、案例分析题许某是天景商贸公司的一名销售员,2004年8月,由于业务繁忙,公司多次要求许某加班,并且威胁许某如不加班则公司将会把他辞退。
许某在8月份有20个工作日工作时间达到10个小时,并且连续两个周末没有得到休息。
在月底领取工资的时候,许某发现公司没有支付给他应有的加班费,只是给予了少量的误餐费o许某在进行一番协商无果之后,无奈之下将天景商贸公司告上了法院o 试分析:1.天商贸公司要求许某加班的行为是否合法?2.天商贸公司应当如何支付许某加班工资?七、案例分析题答题要点:1.该公司的行为不合法。
根据劳动法规定,延长劳动时间应当遵循协商的原则,征得劳动者本人的同意,而不应当以胁迫或者威胁的手段口并且,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3 小时,每月合计不得超过36小时;{劳动法》第38条还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而本案中许某在2004年8月的加班时间明显已经超过了《劳动法》的限制,侵害了劳动者的休息权。
2.根据《劳动法》第44条的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天景商贸公司应当遵照此条规定给劳动者许某支付加班工资o第十一章职业安全卫生七、案例分析题黄某是某炼钢厂的锅炉工,2003年8月经招工录用到该厂工作,上岗前未经专门的技能培训即马上投入工作。
2004年2月,由于操作环节上的失误,黄某所在炼钢车间的锅炉发生爆炸,正在炉前工作的黄某当场被炸成重伤,经抢救诊断,70%以上的皮肤均为一级烧伤。
黄某家属要求炼钢厂支付黄某的医药费,并给予经济上的赔偿。
炼钢厂在支付完黄某的抢救费用后便拒绝支付其他费用,理由是黄某的受伤完全是因为他个人违反有关操作规程所致,应当由自己负责。
由于治疗费用高昂,黄某家里无力支付,便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炼钢厂支付医药费并给予经济补偿口经法院调查,上述情况均属实口试分析•该案法院应当如何处理?七、案例分析题答题要点:《劳动法》第52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D "第55条规定: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