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教材的把握与驾驭
通过对新教材的实施,使我深深体会到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给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对不同的答案开展讨论,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结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数学素养,不仅要学会数学,更要会学数学,下面我谈谈对实施新教材的几点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如在探究“周长一定的情况下,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大,圆的面积最大”的问题中,我由一则小故事引入。
——古时国王为了奖励作战的勇士,每人发给一根同样长的绳子,以用绳子圈地作为奖赏,你能不能想个办法使得用这根绳子圈出的地最多,以这个问题为主线,展开讨论学生兴致很高,教学效果也较好。
2、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有助于知识点的教学,如在讲不等式组的概念中,由描述三人的身高的关系引入,使学
生充分理解不等式组及解集的意义,有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
3、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建模思想的渗透。
从身边的生活实例出发,学生比较有兴趣,有利于理解并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有助于教学建模,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如在“7.3实践与探索问题中由按条件20张纸怎样分配使得做出包装盒最多”,由学生大胆猜想,不断完善,逐步理解题意,从而列出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分散了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们应用到新的现实情境中去,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实践与探索课和每章的课题学习,一定要精心设计,既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又要使教学活动有目的、有层次地进行,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所具有的性质。
讨论交流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为了加深概念的理解,再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最后通过图案的设计,使学生完整地经历了“做数学”的过程,并从中使得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发展。
总之,通过一年的课改实验,使我感到新教材给予老师和学生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把空间真正还给学生,使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成为教学中的一块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