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装饰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欣赏世界各地有关装饰柱的图片,了解他们的文化和造型特点。
了解装饰柱的功能与作用,学习装饰柱的设计、制作方法与步骤,并于同学合作完成装饰作品。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立体造型设计的意义及设计要领,运用绘画、泥塑等造型手段表现心目中的装饰柱形象,理解美的设计来自于生活中的需要。
学会用所学知识装扮生活,陶冶情操。
培养学生设计,制作及装饰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了古朴精美的华表,接触到深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都要珍爱传统文化,让世界知道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
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设计,提高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装饰柱的设计要素,即柱体造型和装饰纹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具有特色的装饰柱。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设计制作出形象新颖别致、色彩鲜艳的装饰柱。
教学策略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编辑本课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装饰柱艺术设计与生活中的紧密联系。
使学生了解装饰柱中包含的文化和历史,感受装饰柱给我们带来的美的享受,同时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设计时需要进行整体思考,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设计,设计时还要关注材料,一定要考虑材料的性能。
利用点、线、面组合,探求包括对材料形、色、质等心理效应。
通过学生实践进行有主题的设计,使用各种材料来表现主题。
在设计实践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建立是本课的关键。
创新设计就是要体现个人的特色,本课围绕创新进行课堂设计,较好地完成了创新这一设计理念的表达。
在讲授时,通过欣赏世界各地的装饰柱,了解它们的造型特点、表现内容、色彩关系等各方面,让学生打开自己的眼界,再通过教师的演示示范,如何做装饰柱的柱体、柱身的色彩、柱身的花纹及其象征的含义,学生可以选择卡纸制作、泥工、剪纸、绘画等不同的方式来展现,很大的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会用所学知识装扮生活,陶冶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