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表达之逻辑推理(实用)

语言表达之逻辑推理(实用)


判断对错
7.司法体系是需要警察来维护的,如果警 察不尽职,就不可能有一个良好的司法 体系。所以,如果警察尽职了,就会有 一个良好的司法体系。 8.最近,老王身体一直不太好,家人猜测 他患的病是肺癌或者冠心病,或者是糖 尿病。经X光透视检查,老王患了肺癌, 所以老王没有患糖尿病和冠心病。
(二)因果关系
一、熟悉概念——推理是什么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 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有以下三种常见的形式: 1.归纳推理 2.演绎推理 3.类比推理
1.归纳推理
即从多个具体的现象中总结出一个一 般的规律,是从个别到一般。它包括简 单枚举法(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 两种。
简单枚举法往往会犯以下逻辑错误:
条件/基础/前提/必要假设);
……是……必不可少的
3.充分必要条件
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 事物情况B; 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 没有事物情况B, A就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 例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
逻辑学和数学中一般用“当且 仅当”来表示充分必要条件。其它 常见的表示充分必要条件的说法
2.必要条件
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 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B; 如果有事物情况A, 而未必有事物情况B, A就是B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 简称必要条件。 例1:你没买彩票就不可能中奖。 例2:水分不充足,庄稼就不能茁壮生 长。
必要条件关联词
①只有……才…… ②除非……否则…… ③必要条件式表达: ……是……的必要条件(先决
有些推断的前提本身是虚假或谬误的, 有的遗漏了所涉其他对象而导致结论片 面或偏颇,有的则是前提与结论之间存 在强加因果或颠倒因果的问题等等。
2.演绎推理
即从一个一般的规律到个别的具体 现象的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 演绎推理有三段论、假言推理、选 言推理、关系推理等。 最常用的演绎推理形式是“三段 论”。

三段论有大小前提和结论 三部分。 • ①大前提:包含大项的前提。 • ②小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 • ③结论:推出的新判断。 • 一般地说,在关联词“所 以”、“因此”,“由此可见” 等等后面的是结论;
• 例 1: • 凡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大前提) • 抢劫行为是犯罪行为 ,(小前提) • 所以,抢劫行为是违法行为。(结论)
快来测测你的逻辑思维能力
1. 张红、李聪、王敏,一个是江苏人,一个是浙 江人,一个是广东人。浙江人比李聪年龄小,张 红和浙江人不同岁,王敏的年龄比广东人大。 根 据上述断定,可以推出: A .张红是江苏人,李聪是浙江人,王敏是广东 人 B B.张红是广东人,李聪是江苏人,王敏是浙江人 C.张红是浙江人,李聪是广东人,王敏是江苏人 D .张红是浙江人,李聪是江苏人,王敏是广东 人
三段论 • 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 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推出另一个性 质判断为结论的间接推理。 • 这个定义注意三点:一是三段论全由 性质判断组成;二是两个前提必须有 一个共同项(相同的概念);三是三 段论是间接推理,因为它的前提是两 个判断组成。 ★三段论容易犯的错误有:偷换概念、 前提错误、判断矛盾等。
3、寓言《自相矛盾》中,卖矛盾的人吹 嘘自己的矛是天下最尖锐的,无盾不入, 自己的盾是天下最坚固的,无矛不可挡。 于是就有人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会怎样, 显然,这一问就让他陷入了两难之境。 ☆卖矛盾的人如果说矛会刺破盾,那么他 说自己的盾最坚固这句话就是假话。同理, 他说盾可以挡住矛,那么他说自己的矛最 锐利这句话就是假话,因此他说的那两句 话使他陷入一个两难境地,无法同时成立。
《新亮剑》P180
解题步骤: 1、全面分析材料具体内容
(2017年全国卷Ⅱ第21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 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 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
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
• 例 2: • 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大前提) • 人民教师也是知识分子,(小前提) • 所以,人民教师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结论)
• 例 3: • 坐在教室里的都是学生,(大前提) • 他坐在教室里, (小前提) • 所以,他是学生。 (结论)
• 一个家庭里的夫人和女佣 争抢一个孩子,都声称是 自己的孩子。主审官认为 这个案件的逻辑是:真心 爱孩子的妇女才是孩子的 母亲,请问该如何巧妙设 计考验两人来判案?
• 乙和丁的说法是矛盾的,故必有一 假。 •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那么 甲和丙则都为真,罪犯是乙。
逻辑推理
有趣的思维形式
二难推理
• 什么是二难推理?
• 二难推理在前提中提出两种可能, 然后由这种可能推理出两种结论, 对方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一种结论, 都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 地。
1、孙悟空在第三次打白骨精时,实际 上就面临了二难,请说说。 • ☆ 根据前面两次的经验,如果孙悟空第 三次把白骨精打死,他就可能被师傅赶 走,但如果不打死白骨精,师父就会被 白骨精吃掉。所以,打白骨精或者不打 白骨精,所引起的两种后果,或者孙悟 空被师父赶走,或者师父被白骨精吃掉, 都是孙悟空所不愿接受的。
2、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中, 上从皇帝、大臣,下到普通百姓都陷入 了一个二难境地中,是哪两难?
• ☆他们要么承认自己看不见,根据骗子 预先设好的前提,那就等于承认自己是 不称职或者愚蠢的人;要么宣称自己看 得见,但这又违背了事实,是一种说谎 的行为。他们没有人去质问骗子所预设 的前提是否正确,只是在这个“二难推 理”中选择,最终他们选择了后者。
解题步骤: 1、全面分析材料具体内容
(2017年全国卷Ⅱ第21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 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 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
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
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一种事物或一些条件的存在导致另 一种事物的产生,其中前者是因,后者 为果。
因果关系常犯的错误有: 强加因果和因果颠倒
牛刀小试
因为今天下雨了,所以我们 还是照常来到了学校。
强加因果
因为赵文成绩一直很优秀, 所以他学习刻苦。
因果颠倒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手机是今天人类常使用的现代发明,可以满 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改变了人、社会,甚至世 界。作为工具的手机,几乎进化成人类身体的一 部分,手机里的信息,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 部。没有手机的日子,会让人陷入恐惧的深渊。 ① 手机不一定能够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 手机里的信息不一定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没有手机的日子不一定会让人陷入恐惧的深渊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没有手机的日子,会让人陷入恐惧的深渊。” 这个推断是强加因果,“没有手机”和“陷入 恐惧的深渊”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错误分析:
①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是避免发生火灾的必 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发生火灾 的原因还有天干物燥、吸烟、气温过高导 致汽车自燃等),却使用了表示充分条件 的关联词……就……
②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是避免环境污染的必 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为环境污染 的原因还有工厂“三废”排放、汽车尾气 排放等),却使用了表示充分条件的关联 词只要……就……
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
\
这则材料可以分为三部分: ①通过对普洱市、九寨沟县等改名后知名度获得提高、 经济发展较快的实例得出结论“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 的发展”; ②介绍“我市”因为“名字不响亮”严重影响了经济 发展的情况; ③材料认为如果“我市”更名就能够促进经济腾飞。
二、明确关系——常考哪些复句关系 从2017年三套全国卷的第21题来 看,逻辑推理题所选材料一般都比较 容易理解,且比较贴合实际,设题时 往往涉及以下复句关系。 1.条件关系 2.因果关系
(一)条件关系
分句之间的关系是条件和结果的 关系,偏句提出一种真实或假设的条 件,正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所产生的 结果。 常见的形式有三种: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还有“需要且只需要”、“唯一条件”
条件关系复句常犯的错误: •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关系混淆
“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 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 优美。”(2017年全国卷3) 这句话含有以下推理: ①限制燃放就一定能避免发生火灾;
②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
1.在索莱岛上,有四个草屋,每个草屋的 门上挂着一块牌子。第一块牌子上写着: “所有的草屋中都没有食物。”第二块牌 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没有猎枪。”第三 块牌子上写着:“所有的草屋中都有食 物。”第四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有 草药。”索莱岛上的游客发现,四块牌子 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 由此可以推 出: A.四个草屋中都有草药 B.四个草屋中都有食物 C.第三个草屋中有猎枪 D.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
主审官在庭院里用灰画一个 圈,把孩子放在中间,谁拽出孩 子孩子就判给谁。真心爱孩子的 人肯定不愿把孩子拉伤。即
大前提:真心爱孩子的才是孩子母亲
小前提:一个女人爱孩子 结论:这个女人是孩子的母亲
3.类比推理
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 性也相同的推理。简称类推、类比。 例如: 杂志对于( )相当于( )对于农民。 A.报纸 果农 B.传媒 农业 C.书刊 农村 D.编辑 菠菜 我们难以直接从题目中断定两词之间的关系, 只能逐项代入,然后类比两词之间的关系,进 而作出判断。通过代入发现“杂志对于编辑相 当于菠菜对于农民”,两者间都是“产品和生 产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答案是D。 类比推理的常见错误有:前提错误、属性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