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播音教程第一章新闻播音1.新闻六要素: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结果(how)2.新闻播音定义:广播电视发布的新闻,通过播音员的有声语言传达出来的播音创作,被称为新闻播音,这里特指消息的播音3.如何坚持新闻真实性?①认真开展新闻队伍的行业自律活动,将培养提高新闻队伍素质和改进作风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②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新闻价值定义: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要素的总和,是新闻工作者用以衡量客观事实能否构成新闻的标准。
5新闻价值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6新闻敏感定义:是新闻工作者重要的职业能力之一,即迅速准确的识别新闻事实的能力(新闻眼、新闻鼻)7新闻敏感的表现:①及时发现新闻线索②准确判断新闻价值③预测可能发生的新闻事实8新闻工作者的四项职业修养:①政治修养②思想修养③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修养④业务能力修养(政治判断力、社会交往和活动、身体、环境适应力)9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①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③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④维护新闻的真实性⑤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⑥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10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①叙事要清楚(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处理好句子,组织好句子,注意层次的转换和呼应)②新鲜感强(事件新,政策新,形式新,听众新,思想新,角度新等)11新闻播音的语言特点(表达特色):①朴实无华,以叙述尤其是以概述为主,无拖腔甩调,语气平实,无浓彩重抹②准确清晰,语音规范,字正腔圆(当然不是蹦字)语句规整,层次清晰,语意集中。
③简洁明快,“感而不入”概述为主,音色明亮,语式常扬、不悠荡,不拖腔④平稳顺畅无大起大伏,无大停大连,重音少而精,少停多连,少吸勤补,换气无声。
12新闻播音的语言样式:①宣读式(播读式)规整性要求最强,口腔控制力度最大,气息控制最沉,语流速度最慢②播讲式(播报式)语言规整简练,流畅自如,可以说它是一种介于口语谈话和宣读中间的语言样式③谈话式又叫说新闻、聊新闻。
主持人手中往往只有提纲。
13说新闻(谈话式)文稿的口语化处理:①词语处理。
把生涩呆板的书面文字换成通俗易懂的口语,注意符合新闻语体的特点。
②句式处理长句改短句,不用倒装句,欧化句。
③语音处理考虑平仄相间,朗朗上口,入耳动听。
④语序调整把兴趣点、关注点、背景提前。
⑤交流感和讲述感从故事性的个案切入,适当的细节描述。
⑥强记信息要点和叙述的逻辑顺序,重新组织语句,注意叙事层次的流畅抱团和推进,不要为偶尔的“磕巴”所困扰。
⑦状态专注积极,松弛自信有活力。
第二章评论播音1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
2新闻评论特点:①强烈的新闻性②鲜明的政治性③广泛的群众性④深刻的思想性⑤严谨的论理性3新闻评论的功能:引导、监督、表态、深化。
4新闻评论的意义:①新闻评论对新闻所报道的重要事件和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议论,可以明确地指出新闻报道的思想政治意义,深化报道的主题,进而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②有的评论还可以根据新闻报道中提供的事实,从某些侧面或角度,借题发挥,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启发读者。
③和新闻报道比较,新闻评论的宣传应该更全面、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5新闻评论的结构方式及结构要求:归纳式,演绎式,并列式,递进式。
布局合理,层次明晰,逻辑顺畅。
6评论播音的特点:评论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广播、电视宣传中的评论性稿件,大多属于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
评论播音特点是观点鲜明,逻辑严密,以理服人。
7评论播音工作者的基本素养:①强烈的政治思维②准确的角色定位③扎实的理论根基④敏锐的新闻嗅觉⑤旺盛的求知愿望⑥良好的职业道德8社论的定义:社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编辑部对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发言的权威性言论。
它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对中央带有事关全局的新部署、新精神、新政策进行传达和阐述。
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和指导性。
同时,重大政治活动、重要节日也应发本台评论。
9社论的分类:从形式上分,可以划分为①倾向型社论②鼓动型社论③解释型社论④褒贬型社论⑤立论型社论⑥驳论型社论10评论员文章的播报特点:从播音语言表达的角度讲,评论员文章与社论(本台评论)的区别是,社论(本台评论)的有声语言表达应体现面向全局、指导全局的高度,评论员文章(本台评论员文章)则应着重体现所评事件的个性特征。
11播报特点:既应突出严肃庄重的特点,又忌端架子教训人,且因篇幅长,所以播讲的难度较大。
所播的社论特点不同,对表达有不同要求。
12评论员文章的分类:类型作者内容配发新闻事件或典型报道本报评论员文章评论员或媒介内各部门负责人重大思想理论问题、重大问题特约评论员文章媒介之外的党政机关、理论学术界的负责人或专家、权威观察家评论记者、编辑、评论员新闻事件、时事问题、形势问题13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基本要求:①权威性与接近性的统一②政论性与新闻性的统一③面向领导与面向观众的统一④严肃庄重与通俗平易的统一14短评的定义: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便的编辑部评论。
15短评的特点:①短小精悍②新鲜独到③生动灵活④就实论虚⑤表达思想16短评的写作要求:①论题具体,一事一议②长话短说,议在深处③源于报道,高于报道17述评的特点:①评述结合,以评为主。
述评集新闻报道和评论的职能于一身,指明事物的发展趋势,述评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个性的新闻题材一般要对新闻事实进行比较全面的、多角度的介绍。
②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述评以事实为根据,述评的评,或者说它所讲的道理,就是在对这些事实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加以阐明的,述和评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③由述而评,以评统述。
述评摆事实和讲道理兼而有之。
述评更注重材料和观点的统一,述评中对新闻事实的叙述服务于观点,或者说接受观点的统率。
18思想评论特点①政治性和思想性②现实性和针对性③理论性和逻辑性④集中性和单一性19编者按语的定义:不是独立的新闻评论文体,而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专用的对新闻稿件所加的评价、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也是新闻媒介的编者最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20编者按语的功能:①提示说明:对作者情况、背景材料在内的相关资料加以说明和解释,以帮助受众了解新闻。
②评价表态:对一些需要调动舆论的力量予以针砭或弘扬的事物、现象或做法,编者按语可以直截了当的褒贬评价,起到明辨是非的作用。
③提醒建议;对尚未造成影响的不良现象或潜在问题,对尚未引起注意、尚未形成风气的新生事物或新鲜做法,可以通过编者按语予以提醒建议,以唤起全社会的关注。
④强调补充:对于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可以通过编者按语的形式加以突出强调,以引起受众重视。
21编者按语的写作要求:①立足依托,有所超脱②迅速及时,轻便灵活③言简意赅,点到为止④明快犀利,讲究分寸。
第三章通讯播音1通讯播音的定义: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的反应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的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2通讯播音语言特点:①亲切朴实感②从容畅叙感③真切参与感④起伏流畅感⑤由己达人感3通讯播音的特性:①思想性②逻辑性③生动性④技巧性4通讯体裁的特点:①内容真实②讲求时新性③通讯比消息篇幅长,容量大,报道深入。
④通讯稿件倾向鲜明,作者感情色彩浓重⑤通讯表现方法比消息丰富、灵活⑥通讯比消息写的口语,叙述舒展、详尽,生动。
5通讯体裁的社会功能:通过尽量详尽具体,形象生动的新闻报道,来深入宣传那些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典型人物、典型事物。
6播通讯的特定目的:通过尽量详尽具体,形象生动的新闻报道,来深入宣传那些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典型人物、典型事物,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
7通讯的分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等9人物通讯播音的定义:人物通讯,是通过方方面面刻画一个人物,特别是通过人物处在典型矛盾冲突中的思想行为,表现这个人物的思想品格,揭示人物的精神境界。
10人物通讯播音的分类:①传记式。
其特征是较完整的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②特写式。
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
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的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
③群像式。
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11事件通讯播音的定义:是以报道典型事物为主的通讯,通过详细描述一件事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特别是通过一些感人的情节,细节描绘,说明一个问题表现一定思想意义。
12文艺播音稿件的三种形式:串联词、解说词、评介稿。
13文艺稿件的循环准备过程:①稿件是认识原作的向导。
②原作是理解稿件的基础。
③领会编辑意图,实现对稿件的再认识。
14文艺广播稿件的特征:①形象感更强是基础与依托②情感性更强,是灵魂。
③更具生动性,形神兼备④独具装饰性由心理与生理所致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和情感色彩的声音。
15主持人节目播音定义:以节目主持的身份在固定的广播、电视节目中,对听众、观众进行的播音创作活动。
播音员在节目播出中处于主导地位。
既是主持人,又是播讲人。
播音员的主要职责是传播信息、介绍知识、评介问题。
回答受众问题、进行任务专访、组织受众讨论。
设计、组织、串接一次节目的各个部分。